APP下载

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的婴幼儿实施优质护理的效果和护理质量分析

2020-05-07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针管婴幼儿输液

何 雪

(常州市妇幼保健院急诊输液室,江苏 常州 213000)

静脉输液属于临床治疗中最常见的手段,而婴幼儿年龄较小且耐受力较差,记忆在输液治疗过程中出现移动、抓挠情况,不仅导致输液渗漏还会增加穿刺难度,而反复穿刺又会给患者带来较大的痛苦,所以给予静脉留置针进行输液治疗至关重要[1]。静脉置留针具备“导管柔韧、对血管刺激小”等优势,因此已被临床广泛应用,可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工作负担并提升工作效率;同时借助静脉留置针可减少反复穿刺次数。但静脉留置针留置时间长,因此在置针过程中需做好患儿的护理工作[2]。为体会对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婴幼儿实施优质护理的干预价值,特将我院2019.2-209.12内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婴幼儿114例纳入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遵从“平衡序贯法”分组,择我院2019.2-209.12内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婴幼儿1 1 4 例分为对照组(56例):男女患儿分别为29、27例,年龄0.5-3岁,平均年龄(1.75±0.53)岁。观察组(58例):男女患儿分别为30、28例,年龄1-3岁,平均年龄(2.00±0.36)岁。两组患儿一般资料用统计学分析,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护士严格核查患儿病历,与家属反复确认患儿疾病,备好所需药物后将输液期间的注意事项详细告知家长,做好巡视,及时发现并处理输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观察组:优质护理:(1)定期组织我科室护理人员开展专业学习,强化自身穿刺技术,要求护理人员在实际工作中规范自身行为,正确判断并沉着冷静的应对穿刺过程中出现的意外情况;严格掌握静脉留置针的要点及注意事项。(2)肢体语言沟通: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要求护理人员语气温和并保持微笑,避免大幅度的摆弄患儿肢体,防止刺激和伤害患儿。接触患儿时密切注意其表情变化,根据变化情况可适量增加肢体接触次数,减轻患儿恐惧心理,拉近护患距离。熟练掌握操作技能,输液时必须找好适宜的穿刺角度,把握好力度,尽量保证一次穿刺成功。与患儿沟通过程中可以采用蹲下姿势,避免对患儿造成压迫感。(3)并发症护理:①出血:若患儿留置针处渗血过多,则需及时更换敷贴,借助无菌纱布吸收伤口处渗血。指导患儿留置针后24h减少运动,对插管部位进行活动限制。②针管感染:置管过程中若患儿出现发热症状,应考虑是否为针管感染,若为针管感染则需立即拔管,控制好针管留置时间。③针管阻塞:一旦发现针管堵塞,立即借助肝素进行冲管,避免针管阻塞从而对治疗效果产生严重影响。留置针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针管是否阻塞。④液体渗漏:穿刺时尽量避开硬结、瘢痕血管,提升自身的穿刺技术,确保一针见血,穿刺成功后针头妥善固定,此外还需对药物进行处理,若为刺激性药物,输入前借助生理盐水冲管并有效缩短留置时间,密切关注留置针状况。

1.3 观察指标

护理前后患者穿刺疼痛情况[3]:借助儿童疼痛行为量表(FLACC)中文版进行评价,内含面部表情、腿部活动等多项内容,每条目分值0-2分,评分高表示疼痛剧烈。

护理质量[4]:量表自制由家长进行打分,分别从基础干预、服务态度、语言沟通以及专业穿刺几方面进行对比,单项分值0-25分,得分高、护理质量高。

不良反应发生率[5]:主要从液体渗漏、皮下血肿、静脉炎几方面进行对比。

1.4 统计学内容

统计软件:SPSS 22.0,建数据库并分析,研究所涉及的计量资料借助完全随机设计的“t”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研究所涉及的计数资料借助“x2”展开检验并作出处理,数据遵从正态分布原则,以“P<0.05”视为研究存在统计学显著。

2 结 果

2.1 护理前后患者穿刺疼痛情况

护理前两组患者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较低,穿刺疼痛较轻,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患者穿刺疼痛情况

2.2 护理质量

观察组家长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1。

2.3 不良反应发生率

观察组(n=58):液体渗漏2例,皮下血肿1例,无静脉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1%,对照组(n=56):液体渗漏7例,皮下血肿3例,静脉炎2例,不良反应发生率高达21.4%,P<0.05(x2=6.5892)。

表1 护理质量

3 讨 论

静脉留置针是目前临床治疗中的常见技术,具备“操作简便”等优势,并且适用于机体任何部位穿刺,可有效减少频繁穿刺带给患者的痛苦并减轻工作人员压力,因此临床应用较为广泛[6]。而出于临床实际需要,留置针放置的时间一般都比较长,而受留置针材质等因素的影响,长期放置留置针极易导致患者穿刺部位出现感染以及导管堵塞等多种并发症,情况较严重时甚至会发生静脉炎,从而对患者生命健康造成直接威胁[7]。而此研究纳入的对象属于婴幼儿,患儿年龄小且耐受性较差,所以在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期间配合度较低,加之患儿血管较细,若穿刺次数较多极易刺破血管从而增加输液治疗难度;因此对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实施护理干预至关重要。

临床研究指出:优质护理是目前临床减轻因静脉留置针输液反复穿刺造成患儿疼痛的有效措施之一,经研究证实,对患儿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期间开展优质护理,可有效减少对患儿血管造成的刺激,而长期留置可有效降低头皮针穿刺带给患儿的痛苦,同时静脉留置针操作简便且快捷,可有效降低护理人员工作量并提升工作效率[8]。

此研究结果显示:(1)经护理后观察组患者儿童疼痛行为量表评分较低,穿刺疼痛较轻,家长护理质量各指标评分明显较对照组高,P<0.05。(2)观察组液体渗漏2例,皮下血肿1例,无静脉炎发生,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5.1%,明显比21.4%的对照组低,P<0.05。证实了对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婴幼儿实施优质护理的干预价值。提示,优质护理是临床对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患儿开展的主要护理模式,同时也是预防并发症的有效体系;经临床研究证实,在医疗诸多领域应用优质护理均获得良好效果[9]。优质护理以患者为中心并从细节出发,严格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对其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体现以人为本护理理念的同时全面提高护理质量。

综上所述,对接受静脉留置针输液治疗的婴幼儿实施优质护理价值显著,是提高护理质量、减少输液治疗时不良反应发生的根本,值得临床推广并借鉴。

猜你喜欢

针管婴幼儿输液
图形创意作品赏析
自灸也能预防输液发热反应
我们真的懂孩子吗?——一个教育工作者谈0-3岁婴幼儿早期教育
六合丹防治输液性静脉炎的Meta分析
用针管作画的小护士
图解婴幼儿窒息紧急处理
逆境商 从婴幼儿开始培养
新型回弹皮套式瓶塞穿刺器用于静脉输液
输液时短细管中为什么没有药液流出
颈枕输液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