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辅助鼻内镜治疗慢性鼻-鼻窦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2020-05-07孙桂芳李法谦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消融术等离子鼻窦炎

孙桂芳,李法谦

(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人民医院,山西 晋中 030600)

慢性鼻-鼻窦炎(CRS)是以鼻塞、流涕、头痛、鼻肿大以及嗅觉下降为临床表现的常见耳鼻咽喉科疾病,此病不仅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对其生活、睡眠等造成极大干扰,情况严重者还会引发各种并发症,故掌握有效的措施尽快治疗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治疗慢性鼻-鼻窦炎多以鼻内镜手术为主,此手术能有效切除鼻息肉,缓解临床病症,但是此手术的复发率高,并发症多,导致手术效果不理想,为了进一步提高手术效果,本研究提出对我院收治的慢性鼻-鼻窦炎患者采取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辅助鼻内镜治疗,探讨此技术的治疗效果及作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12年3月~2015年3月前来我院就诊的66例慢性鼻-鼻窦炎患者为调查主体,按照随机双盲法为分组原则均匀分成两组,对照组(n=33例)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区间21~68岁,平均(45.77±5.44)岁,病程5个月~7年,均值(3.52±1.22)年;观察组(n=33例)中男18例,女15例,年龄区间23~68岁,平均(46.02±5.53)岁,病程6个月~7年,均值(3.56±1.28)年。2组资料对比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P>0.05。

纳入标准:经鼻内镜和鼻窦冠状位CT检查确诊;存在不同程度的鼻塞、流涕和嗅觉减退等症状;近期内无鼻部手术史;患者对研究知情并自愿同意参与。排除标准:隆鼻手术史;过敏性鼻炎及哮喘病史;手术禁忌症;恶性肿瘤;心肝肾功能不全者;精神失常。

1.2 方法

对照组行鼻内镜手术治疗,指导患者行仰卧位,头偏向一侧,术前清理鼻毛,清洗、消毒鼻腔及周围皮肤,对患者行全麻,在鼻内镜的引导下切开钩突前缘黏膜,将钩突骨质分离出,钳取骨质,结合患者的实际情况分别摘除息肉、开放筛泡,清理病变组织,如果是中鼻甲息肉者可保留内侧面,切除外侧息肉;若为鼻道内息肉必须彻底切除[1]。术后检查切除情况,清理切除组织送检。观察组在鼻内镜基础上行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采用等离子手术系统处理中鼻甲,利用鼻内镜处理双侧下鼻甲,准确对双侧下鼻甲行消融切除术,将等离子刀头刺入黏膜后,待黏膜发白时退出,清理息肉组织后,使用等离子刀头电凝止血,然后处理肥厚的中鼻甲病灶,息肉清理完毕后行双侧下鼻甲骨折外移,术毕在鼻腔内填塞止血海绵和凡士林纱布条,填塞至止血后,取出填塞物,每天及时更换,加强抗生素治疗[2]。

1.3 观察指标

①手术疗效:治愈是临床鼻症状已消退,鼻腔通气良好,鼻内镜检查窦口开放良好,鼻腔内无脓性分泌物;有效是临床症状明显好转,夜间睡觉偶尔存在不通气情况,鼻内镜显示窦口存在少量分泌物,黏膜轻微水肿;无效是临床症状改善不明显,鼻腔通气困难,鼻内镜显示有大量脓性分泌物,甚至有肉芽组织形成。②Lund-Kenned评分标准:主要对患者的黏膜水肿、鼻腔浓涕和鼻窦按压痛等进行评分,每项0~4分,总分24分,分值越高症状越严重;③视觉模拟评估表(VAS):测评患者术前术后的疼痛程度,评分范围0~10分,分值随疼痛加重而增加。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3.0统计软件计算数据,定性资料的描述形式用(%),检验用x2,持续性变量资料的描述形式用(±s),行t检验,P<0.05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手术效果比较

观察组治疗后的临床总有效率远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悬殊,P<0.05,详见表1。

表1 手术效果比较(n,%)

2.2 VAS评分和Lund-Kenned评分对比

治疗前的各评分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和Lund-Kenned评分低于对照组,统计结果P<0.05,见下表2。

表2 VAS评分和Lund-Kenned评分对比(±s)

表2 VAS评分和Lund-Kenned评分对比(±s)

组别 例数(n) VAS评分 Lund-Kenned评分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33 4.22±1.87 1.26±0.43 19.85±4.77 4.75±1.36对照组 33 4.34±1.79 2.55±0.69 19.92±4.84 9.66±2.18 t - 0.2663 9.1148 0.0592 10.9774 P - 0.7909 0.0000 0.9530 0.0000

3 讨 论

近年来,慢性鼻-鼻窦炎的患病率逐年上升,其发病率最高可达20%,导致近年来鼻窦炎发病率增高的原因主要与我国的雾霾和沙尘天气、环境、空气污染等相关,临床有关慢性鼻-鼻窦炎的发病机制尚未明确,其致病因素除环境外,还与自身免疫力、遗传、过敏反应、微生物感染等相关,在中老年及儿童时期的发病率较高,对其生活、学习和工作造成的影响极大[3]。

慢性鼻-鼻窦炎的复发率较高,现阶段治疗此病多以鼻内镜手术切除,此技术是利用高分辨视角的冷光源内镜进行微创治疗,术中可最大程度清除病变,改善鼻窦通气功能,临床在此基础上联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会使得治疗效果更显著,此技术工作原理是在较低温状态下,使用等离子射频能量对靶定组织的蛋白质进行消融、凝固和坏死,直到病变组织被完全吸收后进行瘢痕修复止血,此低温原理对达到快速止血效果,不会对鼻腔正常组织造成损伤,同时还能保留患者完整的鼻腔鼻窦生理功能,两种方法辅助治疗,相互发挥各自优势,在减少损伤的情况下准确切除病灶组织。单纯采取鼻内镜手术治疗所能缓解鼻症状,改善鼻通气,但是此手术治疗后的病情易复发,影响其治疗效果,而结合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准确扩大气道腔内径,减轻对鼻粘膜的创伤,其低温优势不会烧伤鼻粘膜组织,有效保护鼻腔粘膜神经功能,提高鼻嗅觉能力。

综合上述,临床选择低温等离子射频消融术辅助鼻内镜治疗不仅能精确切除病灶,解除鼻塞、流涕症状,还能保留鼻腔的正常功能,值得临床采纳。

猜你喜欢

消融术等离子鼻窦炎
神秘的 “物质第四态”
慢性鼻-鼻窦炎患者血清IgE、IL-5及HMGB1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张赞臣的鼻窦炎神方
低温等离子切除扁桃体术后出血原因研究
慢性鼻窦炎伴鼻息肉药物保守治疗一例
低温常压等离子技术在肿瘤学中的应用
冷冻球囊导管消融术治疗心房颤动的术中护理
鼻内镜下低温等离子射频治疗鼻腔血管瘤
臭氧消融术治疗腰间盘突出的疗效分析
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与射频消融术后心房颤动复发关系的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