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医药治疗慢性病在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临床运用

2020-05-07杨素琴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97期
关键词:中医药差异糖尿病

杨素琴

(北京市丰台区新村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北京 100070)

前 言

2型糖尿病在现阶段是比较常见的慢性病之一,主要的患者为中老年人。随着经济的高速发展,我国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有了全面的提升,饮食的改善以及劳动强度减弱,让我国糖尿病的发病率逐年增加。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9年,我国成年人2型糖尿病总体患病率大约为12.8%,糖尿病患者约为1.16亿人。患者在患病的过程中缺乏对自身的有效治疗,导致患者的病情经常会出现一定的变化,患者需要长期依靠药物进行治疗。2型糖尿病属于中医“消瘅”、“消中”等范畴。中医药在我国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为了提高我国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卫生资源的利用效率,本次我们将分析研究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于2型糖尿病的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中医治疗效果的临床优势。

1 对象和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是2019年1月-2020年1月,研究对象是研究1年时间内本院门诊治疗的56例2型糖尿病患者,数字随机分组方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平均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在对照组患者中,有男性15例,女性13例,年龄在48-66岁区间,平均(57.24±4.12)岁。在观察组患者中,有男性13例,女性15例,年龄在47-67岁区间,平均(57.35±4.33)岁。患者均满足美国糖尿病学会(ADA)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确诊为2型糖尿病。两组患者肝肾功能均为正常。对比和分析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发现,差异不具有统计学含义(p>0.05)。

1.2 研究方法

1.2.1 对照组患者口服盐酸二甲双胍片(格华止,中美上海施贵宝制药有限公司),餐后服用,起始 500 mg/次,3 次/日。根据患者的病情调整药量,最大剂量在 2000mg/日,即每日服用不得超过 4 片。阿卡波糖片(拜糖平,拜耳公司),餐时与第一口饭嚼服,50-100mg/次,3 次/日。持续治疗2个月后进行疗效观察。

1.2.2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患者给予盐酸二甲双胍片和阿卡波糖片的基础上,使用中医药自拟方药治疗,具体方剂为:先后取山萸肉15g、炒山药15g、熟地黄15g、黄芪15g、玉竹15g、麦冬15g、丹皮10g、茯苓10g、甘草6g。并随证稍加减。用水煎煮并取出四百毫升的药汤,每日早晚各服用一次,一日一剂。连续服用两个月,即为一个完整的疗程。

叮嘱对照组和观察者患者均需要注意在日常的生活中做好自身的自我管理工作,低盐低脂糖尿病饮食,适量活动。并且由医院方面定期的对患者进行回访,记录患者血糖的情况。结合患者年龄与受教育情况为其讲解2型糖尿病的症状表现、治疗方法、并发症危害等,使患者掌握依照治疗计划服药的重要性,确保其有较高的治疗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及统计学方法

1.3.1 观察指标

比较对照组和观察组的FBG、2hPBG、HbA1C水平,血糖值和HbA1C均采用本院化验室指标,即血糖值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测定,HbA1C采用微粒色谱法测定。

1.3.2 统计学分析

SPSS22.0软件分析和处理数据,计数资料用(%)表示,计量资料用(±s)表示,组间对比进行x2检验和t检验,P<0.05时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两组FBG、2hPBG、HbA1C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差异显著(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根据结果分析,观察组患者的血糖得到了有效的控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表1 两组FBG、2hPBG、HbA1C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FBG、2hPBG、HbA1C水平比较(±s)

注:两组FBG、2hPBG、HbA1C水平在治疗前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FBG、2hPBG、HbA1C水平较治疗前均显著改善(P<0.05)。治疗后观察组FBG、2hPBG、HbA1C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组别 FBG(mmol/L) 2hPBG(mmol/L) HbA1C(%)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 治疗前 治疗后观察组 10.54±3.51 6.99±1.42 13.45±1.34 8.91±1.42 8.2±1.3 6.2±0.24对照组 10.68±2.41 7.2±1.24 13.24±1.45 9.64±1.12 8.32±1.2 6.5±0.56

3 讨 论

现代中医学认为患者出现2型糖尿病最根本的诱发原因是因为患者的饮食紊乱,情志失调导致的消渴,多因气阴两虚,燥热偏盛,发病部位在胃、肾、肺。和患者先天不足,肾元的亏损具有较强的联系性。对于出现2型糖尿病最根本的致病原因是因为肾虚,在2型糖尿病的发展过程当中患者肾虚起到直接的推进作用,糖尿病治疗时间较长,久治不愈最终导致患者阴虚燥热现象的发生。另饮食失调可致脾胃受损,脾胃积热内蕴,化燥伤津。方中熟地黄可以起到补肾清热的作用,山茱萸涩精固脱,补益肝肾,与熟地共为君药。黄芪益气固表,山药补益脾胃,茯苓渗湿利水,玉竹滋阴润肺,养胃生津,麦冬滋阴润肺,生津止咳,丹皮清热凉血,甘草调和诸药。

和常规的治疗模式进行对比,中医药治疗的临床治疗效果更好,对两组FBG、2hPBG、HbA1C进行分析,中西医综合治疗模式的临床应用价值更高,使用中医药治疗具有非常良好的效果,具有临床推广价值。中医药通过个体化辩证治疗,使用多种治疗方法治疗疾病,达到阴阳平衡,全面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中医药差异糖尿病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相似与差异
糖尿病知识问答
糖尿病知识问答
中医药在恶性肿瘤防治中的应用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促进中医药振兴发展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从《中医药法》看直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