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天津市第一中学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

2020-05-07天津市第一中学薛洪国

天津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劳动学校课程

■天津市第一中学 薛洪国

坚持“五育”并举,促进全面发展,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是党和国家交给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和时代责任。劳动教育作为“五育”中的一个方面,受到了基础教育乃至社会各界越来越多的关注。天津一中有着“与国同生,党哺育下得繁荣”的光荣历史,“五育”并举一直是学校办学思想的重要内容。上世纪80年代,以韦力校长为代表的老一代一中人,从办学历史中提炼出了学校的校训。其中“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自理自学的能力”,都与劳动教育的本质要求相契合。步入新时代,我们在高质量办好新时代人民满意的卓越教育的过程中,进一步梳理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体系,将碎片化和间断性的劳动教育元素进行整合和完善,形成了“一核三层五度”的特色劳动教育模式。

一、赋予丰富的文化内涵,提升劳动教育的认知高度

认知高度是影响工作水准的先决条件。我们在不断学习新时代党和国家文件精神的同时,也高度重视学校优良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认真开展有关学生发展需求的调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对劳动教育形成了具有哲学思考、时代特征、育人功能和学校底蕴的理解与思考。

从哲学层面上看,劳动不仅是人的生存方式和生产方式,更是增强和彰显人本质力量的方式。劳动教育就是让学生懂得在劳动中实现自己的价值,让学生懂得“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在共建中共享”的人生哲理并付诸实践。从时代特征来看,党和国家对人才培养指明了新的方向。新时代的劳动教育应当聚焦学生的关键能力,即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通过劳动教育,为学生提供学以致用的环境、沟通协作的平台、激发创意的空间和未来生涯的指导。从育人功能来看,劳动教育应当实现动手与动脑、规范与自由的统一。劳动教育应是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善于思考、学会创造的教育,更应关注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从学校底蕴来看,我们把“自理自学的能力”作为学生做人成事的基石,把“勇争第一,追求卓越”作为学生的精神底色,把“礼貌、诚实、感恩、爱心、责任、自尊、自强、乐群、善学、尚新”作为学生应具备的综合素质。学校坚持文化元素引领下的劳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在劳动中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意识;重视培养学生敢于拼搏、乐于奋斗的精神;重视培养学生服务尽责、善始善终的品质,最终涵养其受益终生的劳动积极性和发展内驱力。

二、架构完备的课程支撑,拓展劳动教育的深度广度

一切先进的教育理念,最终都要通过课程转化为特定的教育内容和形式。我们在扎实落实国家课程的同时,秉持两项原则,逐步架构劳动教育课程体系。原则一:劳动教育要实现由“课”到“育”的飞跃。它不是专属于哪一个学科、哪一个处室的工作,而是要以专门课程为抓手,辐射到各门课程、各项活动中。原则二:劳动教育要实现生活性劳动向创造性劳动的飞跃。我们既要关注学生的自理能力、生活常识等方面的教育,更应该让学生意识到劳动的最重要价值在于让自己和他人的生活变得更美好、更新颖、更便捷。围绕这两项原则,我们在完善课程支撑的过程中,从以下方面进行了探索。

首先,抓好劳动实践类课程的开设与开发。学校严格按照国家规定课程计划落实劳动实践类课程。初中阶段的劳动技术课程、信息技术课程和生活科学课程,高中阶段的信息技术和通用技术课程,以及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共同构成学校劳动实践课程的基本框架。在完整开设课程的前提下,我们坚持基于学校实际,力求使教学内容承载更多的教育功能,使教学形式更贴合学生的兴趣特点和能力基础,建设必修内容和选修内容有机结合的课程体系。如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培养学生劳动观念和技术素养的重要渠道,我们以学科核心素养为指导,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教材中活动案例的优长和不足,综合考虑学生实践动机、一般实践能力因素、专项实践能力因素和情境实践能力因素,提出练习、作业、项目“三层次”实践教学模式,有效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在此基础上,教师们精心设计了基于3D打印技术的“三维设计与制造”校本课程,完成了区级课题的研究,在学术和实践领域都取得了突破。

其次,抓好劳动实践类活动的课程化、序列化。依托学校、家庭、社会、学生自我“四位一体”的德育工作模式、对照“十项育人”内容,以学生自管会、班委会和社团等为主体,开展了一系列以热爱劳动、服务他人为主题的活动,并将其整合到“三分支八系列”德育课程体系中,成为助力学生成长的阶梯。如学校为了突出“学生是班级建设的主人翁”中蕴含的劳动观和集体责任感,已经推行“三风赛”评比制度24年,推行学生自主管理委员会制度16年。班集体的每一个生活角落、每一个细节管理,都落实在学生的肩头;自管会中的学生干部,更是承担着营造整洁环境、建立公共秩序、督促规范落实、维护集体荣誉的责任,辛勤地工作在年级日常生活和重大活动的各个岗位上。每一项劳动都有专门的评价指标来衡量其工作质量,这个指标既是对技能的检验,也是对劳动观念和集体意识的考量。伴随学生三年时间的“三风赛”和自管会,成了检验劳动教育成果最简便、最常规的方式。

最后,促进劳动教育与创新型人格培养的结合。我校具有27年理科实验班的办学经验,推进了学生创新型人格培养工程的建立和完善。在此过程中,我们把对学生创新型人格的培养作为全体学生的培养方向。创意要在生活中产生,创新要在劳动中实现。为此,我们注重劳动教育和创新型人格培养的有机结合。在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舞台上,我校学生几乎在每一届都能获奖。这背后是学校把学生动脑设计、动手制作的能力和3D 打印技术、机器人兴趣活动、实用新型的设计发明、学生社团活动、理化生的创新实验有效整合并逐步上升为课程的持续努力。

三、提供精干的师资队伍,保证劳动教育的温度精度

优质的教育最终要通过优秀的教师来实现。对综合性强,而又没有中高考驱动的劳动教育而言,教师的重要性更为明显。教育家型的教师,应当具备正确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想、高尚的师德师风和实施“强力教学”的教育教学能力。这一理念始终贯穿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过程中,并逐渐在实践过程中,形成了秉持学校精神,扎扎实实、刻苦钻研的文化自觉型校本教研模式。

在学校里,虽然没有专门的劳动教育教研组,但共同参与劳动教育的团队和个人却不在少数。由德育处和各级部引领的德育工作团队,以强烈的精品意识,认真抓好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等活动的设计和实施,从晨扫到值周、从安全到纪律、从社团活动到校级大型活动,每一个细节中学生的认真劳动、尽责付出,都体现着教师的悉心指导。

除了德育工作团队外,我们在劳动教育的战线上,还看到很多闪光点。如承担了多年劳技课、在青少年科技活动届颇具影响力的张志强老师,是学校劳动技术教育的重要开拓者。还有学校通用技术学科的新星张君老师,自2007 年到2017 年,在踏踏实实的钻研中成长为天津市通用技术学科的领航教师。另一位深受学生爱戴的“大咖”丁兆轩老师是一位多才多艺的干将,不仅带领着学生在劳动与创造的舞台上大显身手,收获了众多国家级、市级奖项,还锻炼出一批活跃在校园文化生活中的技术小骨干和富有创造力的小能手。

新时代给教育提出了很多新课题。日新月异的技术革命和生产生活方式的变化,促使劳动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必须不断更新。我们在硬件建设和改进以及新课程与原有工作模式、课程体系的对接上还有很多需要探索和完善的地方。如果我们能不断更新劳动教育的理念,扎实建设劳动教育的优质师资队伍,那么我们的工作也必然会具有强大而持久的内驱力。

猜你喜欢

劳动学校课程
劳动创造美好生活
《无机化学》课程教学改革
快乐劳动 幸福成长
数字图像处理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与探索
软件设计与开发实践课程探索与实践
为什么要学习HAA课程?
热爱劳动
拍下自己劳动的美(续)
学校推介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