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童装类教材建设探讨

2020-05-06

纺织服装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版型童装教材内容

刘 欢

(岭南师范学院 美术与设计学院,广东 湛江 524000)

随着我国二孩开放和人们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儿童及父母对童装的需求日益增加,对童装的审美要求也越来越高。在这样的背景下,童装类专业方向成为服装专业的一个热门方向,相应的课程教材也受到重视。童装类教材是提高童装专业教学质量的重要部分,是教师传授知识和学生接受知识的重要材料,起着承载上课安排与内容、确定教学大纲及进度、输送教学知识和信息的功能,直接影响到服装院校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方案的实现。本文所述的童装类教材主要针对服装院校的本科专业。童装类教材是针对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服装设计与工艺类教材,这是一个与成人群体截然不同的消费群体。然而目前市场上到处充斥着损害儿童健康的面辅料、成人化模式下不合理的服装设计与版型以及不符合儿童身心舒适的服装等。而传统童装类本科教材存在诸多问题,致使培养的童装类人才缺乏对儿童各阶段身体及心理特征的了解,严重影响了国内童装类专业教育及童装行业的发展。

一、 童装类教材存在的问题

笔者对国内童装类教材出版情况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国内童装类专业教材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是童装设计类教材。目前国内各出版社出版的童装设计类教材有好几本,如东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童装设计》《童装设计表现技法》,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系列童装设计》等。第二类是童装结构与工艺类教材。这类教材比较多,有15本左右,如中国纺织出版社出版的《童装结构设计与应用》,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童装版样100例》《图解童装纸样设计》等。除了上述童装类教材外,童装科普类书籍也较多,如童装手工编织类《亲手给宝宝织童真毛衣》《3~6岁贴心毛衣》《萌娃的百变造型毛衣》,其他科普类的有湖北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传统服饰·儿童服装》等。国内出版的教材内容覆盖我国童装类专业的基本知识,尤其是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教材,如销量居前的童装结构与工艺教材《童装版样100例》和《看图学艺——图解童装纸样设计》,其内容新颖、涵盖面广,包含一年四季的时尚童装。这些教材包括了童装企业经验丰富的技术人员对童装版型的研究成果,尤其是在童装结构纸样方面,内容较深且具有较强的实践性。虽然我国童装类本科教材出版量逐年增加并越来越专业化,但童装类教材仍然存在一些问题。

1. 内容更新较慢

笔者在童装课程教学过程中发现,由于国内童装类教材内容更新较慢,新知识不足,所以真正适合教学的高质量教材较少,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常常需要补充很多资料。如目前《童装设计》教材已出到第三版,但其内容更新不多,基本以理论为主,缺乏童装企业实训环节内容。这些童装类教材仅能满足教学的基本要求,其中的某些理论知识已经被市场淘汰,并未做到与时俱进,缺乏创新知识点。

2. 对儿童群体的分析不够深入

随着儿童意识成长和正面管教教育影响,与以往由父母决定购买的情况相比,当代儿童自身决定购买的情况在增加。好的童装设计不仅仅起到美化的作用,更是引导儿童健康成长的载体,能引导儿童想象思维、抽象思维、推理思维等的发展,有着隐性的教育功能。因此在进行童装设计时要遵从儿童的内心需求,抛开成人化的影子,摒弃不合理的版型、面料、染料,避免不良设计和色彩引发儿童的不良性格和行为。总之,童装类教材的编写须对童装穿着对象——儿童这一特殊群体进行深入分析,包括儿童不同阶段的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知识。童装类教材只有明确其针对性,教材内容才能体现服装专业童装类人才培养的应用价值,才能具有指导市场的实用性和科学性。

3. 重理论轻实践

服装类专业的实践性特点决定了应把产学研一体化模式作为服装类教材建设的指导原则,将生产、教学和科研充分结合,保证理论与实践相辅相成,以提高教材的适用性[1]。童装类教材的理论性主要集中在设计类教材,而结构与工艺类教材则更强调实践性。目前大部分童装设计类教材都存在理论性内容过多、实践性较弱的情况,虽然理论知识是设计类教材的基础,但由于服装专业特点,在教材编写过程中应加强其实践性,尤其是提倡创新思维的童装设计类教材。如果童装设计类教材只是纯理论或实践环节薄弱,将使学生无法直观地学习和掌握课程内容并降低其学习兴趣,影响对专业知识及技能的掌握,导致服装类专业人才培养跟不上市场实际需求。

二、 童装类教材编写的建议

童装类教材是根据新时代服装市场产业细分,从服装类教材的分支形成更细化的教材。设计科学合理的教材内容,提高童装类教材编写质量,直接影响童装类本科人才的培养。笔者根据国内教材编写状况和存在的问题,提出童装类教材编写的几点建议。

1. 提高教材的前沿性与时代性

提高教材内容的前沿性体现在及时更新教材内容。各出版社每年虽出版一定量的新教材,但很多教材基本上内容不变。先进的教材需要加入更多新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删除既保守陈旧又缺乏实际意义的内容,改变以往教材内容落后于生产实际的状况。在现在“学时少、标准高”的情况下,要将新的科学技术成果充分运用到教材、教学中去,才能对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童装结构与工艺类教材可运用高科技将不同阶段体型的儿童版型进行细化,如婴儿期服装版型可具体到婴儿期不同生长月份阶段。另外,高科技带来的新工艺仍是国内童装类教材编写所缺乏的内容,如印花工艺及刺绣工艺的分类及各自优势,可适当增加相关内容。也可适当增加童装手工编织类教材,如在童装手工编织科普类书籍的基础上增加引导市场的新款式织法和版型,尤其是创意款式,适当增加服装大师经典童装款的织法和版型案例分析,同时加大手工技术难度,以此来提高教材的纵向深度。

2. 教材编写内容的创新

由于服装行业的时尚性特点,好的服装类教材一定具有创新性,童装类教材亦如此。童装类专业培养的人才是面向童装市场,从设计、策划、版型、制作、销售到买手等全面的综合性人才。童装类教材内容应具有创新性,与时俱进,紧跟童装市场的发展,体现时尚性,甚至是实现教材引导市场实际生产。

(1) 童装设计类教材。童装设计类教材需站在企业和儿童健康美育的双重立场上,而非一味地推崇成人化童装。童装设计类教材的编写要注意扭转童装设计人才的思路,勿走入学科培养的误区。应及时增加童装设计类教材的知识覆盖面,目前童装设计类教材普遍缺乏考虑儿童心理、人体工程学、历史人文、区域民族等方面知识,如加入对儿童心理发展研究内容,可强化童装设计新风格,做到完善和创新教材内容。如图1所示为笔者指导学生设计的在儿童喜爱的动物图案中尝试加入摇滚音乐风格的童装作品,是将狗、翅膀和蝙蝠元素相结合,以解构设计为辅进行表现的一系列混搭摇滚之感的童装。图2为笔者指导学生运用鱼元素尝试将文艺与解构两种风格在童装风格上进行创新,天然针织棉布料和斜纹梭织棉混纺面料结合浅蓝灰色调的运用,体现了儿童纯净的心灵。另外,加入儿童人机功能、童装面辅料再造、企业产品开发实践等内容,增强教材内容的横向覆盖面。这些内容紧跟行业和市场,尤其是企业产品开发实践内容是童装设计类教材内容的重点,重视教材中的实践环节内容,以培养满足市场需求的应用型本科人才。

图1 趣味+摇滚风格童装作品

图2 文艺+解构风格童装作品

(2) 童装结构与工艺类教材。为了使教材达到理论适度、内容实用的目的,行之有效的方法是推进院校与企业联合编写教材[3]。童装结构与工艺类教材需顺应时代,融入企业最新资讯和技术,提高教材的实践性,科学指导学生对专业知识的实际运用,实现教材知识指导实际生产。国内较好的童装结构与工艺类教材为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书籍,其版型部分包含了一些童装企业的实用技术,而有些书籍中的童装版型部分内容比较陈旧,跟不上现代儿童的审美需求。外文书版型部分内容具有较强的时尚性和市场性,如日文书籍《婴幼儿的日常手作服》等,这类书籍的市场销售量较大,其读者广泛,可供服装类本科专业教材编写时参考。

另外,童装结构与工艺教材对0~1岁不同阶段的婴儿服装版型缺乏细化研究,普遍把0~1岁的婴儿服装版型归为一类,实际上0~1岁即0~12个月的婴儿有着不同体型生长变化,因此可据此对其服装结构版型进行明确细分,学生按照这样的教材做出的童装更能贴近市场实际需求。

(3) 在科普类书籍基础上升级教材。随着手工服装爱好者的增加,出版的科普类童装书籍也日益增多,尤其是国外童装书籍。为了提高童装类教材的深度和专业性,可适当增加童装手工编织类新教材。此类教材要注意区别所针对的学习者,教材一般面对的是专业学习者,而科普类书籍则除了针对专业学习者外,还有社会业余爱好者。如学习者是本科专业学生,那么此类教材需提高童装手工织法的难度,增加创意款织法案例,以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总体可偏向于思维创造。另外,国内此类教材的内容相对陈旧,编写时可借鉴国外教材。国外童装类书籍之所以有较高市场占有率,与国外服装文化发展及教材编写水平较高相关。

除了以上童装类教材外,也可适当增加童装新教材类别,如童装立裁教材。当前新兴的童装买手和童装陈列类教材以及国内各民族、各朝代的童装文化类教材,这些教材在国内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出现,尤其是与民族童装文化相关的教材。也可将其与手工编织类教材相结合,如满族童装创意手工编织。通过新教材编写,提高我国童装类专业教育水平,使学生能够掌握更多专业知识。另外,随着社会需求的发展,也可增加高端童装版型教材或高端童装立裁类教材,童装类教材需做到与童装市场同步发展。

国内教材在编写时可参考国外童装类书籍,如Tuttle Publishing出版的童装类书籍,日本文化服装学院的童装书籍,以及意大利出版的童装书籍等,通过借鉴优秀外文专业类书籍来提高教材编写内容的针对性和先进性。

3. 童装类教材编写对作者的要求

编写高质量教材的前提条件是作者具有高水平,服装院校教师是服装类教材的主要作者,因此要努力提高我国服装专业教师的整体素质,特别是要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能力和理论水平,建立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双师型”教学队伍,才能保证作者的水平[4]。

作者是提供教材内容的核心,是教材质量的重要保障。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实践性强是应用型本科教材的基本特征。这就要求作者队伍既要有扎实的理论知识,又要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强的岗位技能[5]。另外,在组建教材编写团队时,应尽量吸纳经验丰富的童装企业总策划人员、设计总监或实操性强的技术人员。如编写适应新型行业的童装买手教材,可适当加入具有实际操作经验的企业童装买手,这些人员是最了解童装行业最新流行色彩、面辅料、工艺、款式与图案等第一手资讯的人群。编写者要及时收集市场反馈的第一手真实资料,以保证教材能及时反映服装行业的时尚前沿性,从而不被市场所淘汰,这样的教材将更符合童装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因此,教材编写作者队伍应由理论知识扎实的教师和经验丰富的企业人员共同组成,这样编写的教材既具有丰富的科学理论知识,又有较强的实践知识。

三、 童装类教材的出版形式

1. 数字化出版

要充分利用网络技术,同时运用传统纸质教材出版与数字化教材出版。互联网的快速发展,给服装类专业教学带来了优质便捷的信息资源,结合童装类学科特点,丰富各种教材的出版形式,充分利用各种数字化媒体教学资源。如将二维的文字、图片等静态媒体与三维的声音、视频等数字资源媒体结合起来,使教材内容多样化;将最新信息技术融入童装类学科教学过程,增强学生对课堂教学的直观感受,提高学生学习注意力,提高教学效果,从根本上改变传统纸质教材的不足。数字化教材出版将纯粹的纸质书发展到多媒体形式的立体化状态,扩大了教材的信息覆盖面,增强了教师与学生实践互动环节,更符合服装类本科人才培养要求,实现了教材编写的目的。

2. 装帧设计的创新

教材的装帧设计直接影响教材的整体效果,一本优秀的童装类教材既要具有高水平的内容,还需有突出教材内容的装帧设计。童装类教材的装帧设计要符合童装特点,如体现童装教材趣味的封面,重点可从趣味图片、色彩上进行设计;体现童装类教材中的某种风格,可从选定童装教材封面的图片结合字体设计风格、文字排版来进行设计;甚至是在教材的装帧设计中结合儿童触觉感官特征,如用某种突出肌理感的材质来体现教材的针对性,做到童装类教材的装帧设计区别于其他专业教材。好的装帧设计让人感觉与内容协调,选用或设计有特点的图片无形中在视觉上可增加学习者对教学内容的肯定,并加深学习者对教材内容的理解和记忆。

四、 结语

随着童装产业的转型和快速发展,童装类专业教学中的新理论需与企业的新技术一并同行,新教材编写需不断创新与升级。童装类教材编写要适合服装院校本科人才培养需求,结合国内童装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考虑儿童这一特殊消费群体的生理和心理成长特征,以达到服装专业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此外,童装类教材编写要注重作者队伍、教材内容及教材出版形式创新等,使教材在童装人才培养中发挥重要作用。

猜你喜欢

版型童装教材内容
整合教材内容,为写作教学提供更多方向
中英高中地理教材内容的比较及启示
紧身衣服装面料与版型设计的匹配应用方法初探
浪漫剪裁
中国童装看即墨
IN-SIGHT童装概念店
舞蹈系成功召开“天津民间舞项目研究
——教材内容”展示与研讨会
学案教学的几种有效方法
东西方服装版型的共性与区别
用场景模式卖童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