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习近平的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

2020-05-03杜璇任蓓蓓

青年与社会 2020年5期
关键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

杜璇 任蓓蓓

摘 要:习近平同志的娴熟的政治技术和高超的政治艺术是习近平政治智慧的重要特征之一。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面临严峻的国情、党情和世情,提出了一系列有力举措,体现了伟大的政治智慧。政治技术是一种规范化、程序化和制度化的治国理政实践活动,而政治艺术是一种灵活性、开放性、包容性和创新性的政治实践经验。这种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的巧妙融合,促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进程,加快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步伐。

关键词:习近平;政治技术;政治艺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党的十八以来,习近平同志在治国理政中彰显了高瞻远瞩和敏锐独到的执政风格,他对整个国家有着顶层设计的战略眼光和战略部署。在习近平治国理政中,刚柔并济的执政风格分别彰显着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

一、何为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

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作为政治实践活动中的核心部分,是两种独特的政治现象和手段。政治技术是政治家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和表现,具有一定的稳定性、操作性和规范性,政治技术是政治发展过程中的要具备的必要条件和重要工具。成功的政治技术应包含两层意思:一是政治技术必须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二是政治技术的应用结果必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为实际的效率、效果和效益的提高。而政治艺术是政治家在政治实践活动中不必过于坚守以往的模式和套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灵活的融会变通,进而更加适应社会发展的,促进国家进步人民幸福。政治技术带有很大的灵活性和创新性。是政治家带有创造特点的表达方式,更好地在政治实践活动中发挥主观能动性。

二、习近平深刻敏锐的政治技术和高超睿智的政治艺术

在习近平同志的政治智慧中,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是他治国理政的鲜明特征。政治技术是政治家在政治实践活动中的运用和表现,作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特征之一来讲,富有很强的严谨性、规范性和程序化。而政治艺术是政治技术的升华,它与政治技术相伴而生。如果说政治技术是规范性的实践形式,那么政治艺术就是富有感染力和创造力的实践表达。

(一)深刻敏锐的政治技术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科学指导思想,将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理论等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优秀成果作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养分,充分汲取精华,严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遵循本质规定性、坚持持续发展性,根据中国国情、党情和世情,表现出的一系列治党治国治吏的规范性实践活动。

其一,社会主义初心不动摇。十八大以来,我国依然处于并且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纵观我国社会主义发展历程可以看出,只有持续坚持社会主义的发展方向和发展理念,才能实现中国民族的伟大复兴。因此,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方法论为科学指导,充分吸收了革命先辈的精神哺育,并结合当今中国国内外现状情形,提出了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习近平同志在作十九大报告时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一直以来,无论是战争年代还和平年代,人民群众的幸福康健一直都是共产党要实现的奋斗目标,人民的利益诉求,也是共产党要前进和发展的方向。因此,坚持社会主义初心不动摇,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最首要的规范性和严谨性。

其二,治党理国规范化。习近平同志说过:“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就是要适应时代变化, 既改革不适应实践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又不断构建新的体制机制、法律法规, 使各方面制度更加科学、更加完善,实现党、国家、社会各项事务治理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要更加注重治理能力建设,增强按制度办事、依法办事意识,善于运用制度和法律治理国家,把各方面制度优势转化为管理国家的效能,提高党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水平。”理国规范化,就是根据国家制定法律法规对国家进行法治,而非人治。法治,本身带有一种程序化和强硬性,治理国家带有强制性和严谨性。十三届人大会议上,习近平主席手抚法典庄严宣誓,明确了宪法在我国至高无上的立法地位,任何人任何組织不得动摇宪法在国家发展战略过程中的地位,这也体现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规范化和程序化。而对于治党而言,治党先治吏。“老虎苍蝇一起打”,“剜除毒瘤”,这是习近平治党治吏的决心和担当。现如今我国的政治生态在这种彻底的反腐打腐过程中逐步变得透彻和健康,这是治党的重中之重。治党规范化,讲究一个“刚”字和“硬”字,是强调纪律和制度的强制性。总的来说,习近平治党治国一直遵循着一种程序性和规范化。

(二)高超睿智的政治艺术

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相伴而生,可以说,政治艺术是政治技术的哲学升华,政治技术是政治艺术的理论实践前提。政治艺术是带有灵活性、创造性、创新性、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政治表达方式,相比政治技术规范性和程序性有一定升华。但是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共同构成习近平治国理政必不可少的政治智慧。十九大以来,习近平同志高瞻远瞩不断地创新创造,从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到中国标准2035,我国有了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这一切都归于习近平不墨守成规的创造性。

其一,伟大复兴的可持续性。2012年11月2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首次提出中国梦的概念之后,他在一系列重要讲话中深刻阐明了中国梦的定义、基本内涵、奋斗目标和实现路径,逐步使得中国梦成为一系列系统的治国战略。党的十八大以来,世情、国情和党情不断发生深刻变化,我国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和挑战。从国内看,改革开放在各方面都取得重大进展,使我们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但前进道路上还有不少困难和问题,如经济下行压力较大、社会矛盾明显增多、反腐败斗争形势严峻等。在这样一个历史节点,我们需要凝聚人心、团结全部力量,去攻坚克难,为更高的目标而奋斗。中国梦概念的提出,就是一份政治动员令,是集结号也是冲锋号。从国际看,中国逐渐强大了,但国际社会特别是某些发达国家还没有做好接受这个事实的准备。我们需要明确亮出自己的目标和价值诉求,提出中国梦概念实际就是这样一种主动的创造性的表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走中国道路就是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不动摇,弘扬中国精神就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和改革创新精神不松懈,凝聚中国力量就是坚定中国自信不妥协。这是程序化和创造性的有机结合。

其二,政治战略的创造性。“我们一定不负重托,不辱使命。”这是习近平总书记上任伊始作出的庄严承诺。五年来,习近平站在中国发展的制高点,大力改革顶层设计,使得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新的高度,同时在国际历史舞台稳站脚跟,迎来了历史性的飞跃。十八大以来的五年,是党和国家发展进程中很不平凡的五年。如今,党和国家站在第一个百年计划即将完成的交汇点,面对扶贫攻坚克难的实在成果,面对发生改变的社会矛盾,面对依然持续增长的人均GDP,面对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物质水平,机遇和挑战并存。2021年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愿望不再遥远,政治、经济、文化、科技以及军事的迅猛发展,是习近平大力整改反腐倡廉和实在助贫的成果。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所指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发展战略,表征了在2020年我国要实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目标。这一目标实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现代化的新形态,体现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现代化强国的自信形象,彰显了我党伟大的政治谋划和使命担当。十八大以后,“新三步走战略”的框架基本形成。在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中,蕴含着“新三步走战略”。“新三步走”战略实则是“四个全面”政治战略的实现和可持续发展。习近平以马克思主义政治方法论为理论支撑,充分汲取了的革命先辈的精神哺育,将“四个全面”从政治思想和政治策略上升成为哲学意蕴的治国战略,是政治创造性和灵活性的具体表现,表征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伟大精神内涵。

其三,因地制宜的灵活性。首先,在脱贫攻坚方面,习近平采用根据不同地区不同贫困情况的考察和了解,针对脱贫攻坚的难易程度采用适宜的措施,比如说要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改变简单给钱、给物、给牛羊的做法,多采用生产奖补、劳务补助、以工代赈等机制,不大包大揽,不包办代替,教育和引导广大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实现脱贫致富。习近平总书记说过:“脱贫攻坚不获全胜决不收兵”。可以见得,全体人民解决温饱和基本生活,是实现第一个一百年计划的基本条件。十八大以来,脱贫攻坚是重中之重,难中加难,多得是难啃的“硬骨头”,多的是难做工作的人民,但是在习近平总书记看来,越是难解决越要不断攻克,保证每一户家庭都能解决基本问题,都能提升生活质量。小康不是少数人的小康而是全体人民的小康,解决贫困问题要用特殊的方式因地制宜,而不是利用传统老旧的方式,这是习近平灵活性和多变性的政治表现。

其四,社交大国的包容性和开放性。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在外出访问时提出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设想和规划蓝图,此后的五年,在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下,使得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带一路”建设从设想变为现实,并且为多国人民所受益。在“一带一路”的发展过程中,不仅仅给各国带来经济受益的同时,也加深了各国之间的友好往来,使得各国共同建设成为一张有力的经济网。习近平同志说过:“中国愿同沿线国家一道,构建“一带一路”互利合作网络、共创新型合作模式、开拓多元合作平台、推进重点领域项目,携手打造“绿色丝绸之路”、“健康丝绸之路”、“智力丝绸之路”、“和平丝绸之路”,造福沿线国家和人民。”这是一个开放包容而又自信的外交大国形象。五年来,我国的各个领域迅猛发展,无论是经济、政治、科技、文化和军事领域均取得良好成果,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同时,中国也在不断发挥着中國作用。今天的中国以一个和气行于人、锐气行于事的自信面貌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世界各国纷纷借鉴中国前进经验,而中国也为世界提供中国方案。

综上所述,习近平的政治技术和政治艺术相伴而生,相辅相成,互不分割,共同构建成为习近平伟大精髓的政治智慧。正是这种特殊的政治表达方式准确地表征了习近平治国理政的坚定信念,是这种发自内心的自信锻造了一个巍然耸立的大国形象,传承和发扬了中国精神。

参考文献

[1] 王立民.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的哲学思想[J].世界哲学,2016(01).

[2] 方盛举.政治技术与政治艺术[J].云南行政学院学报,2007(05).

[3] 石云霞.习近平依法治国思想研究[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5(02).

[4] 欧健.习近平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这安利的逻辑理路[J].社会主义研究,2016(03).

[5] 林志友.论习近平的中国共产党人担当思想[J].社会主义研究,2017(05).

[6] 边海晶,周莹,张渝新.习近平政治思想研究[J].公共管理,2017.

[7] 阎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政治智慧[J].党政研究,2018(02).

[8] 胡绪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与现代性的中国方案[J].东北师大学报,2019(02).

基金项目:文章为陕西省高等学会2017年度高等教育科学研究项目《云教学背景下高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思政课教学改革建设研究》的成果,项目编号:XGH17288。

作者简介:杜璇(1991- ),女,汉族,山西临猗人,硕士,助教,研究方向: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任蓓蓓(1982- ),女,汉族,陕西子长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学生管理、学生党建。

猜你喜欢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习近平
习近平总书记寄语广大少年儿童
当代青年的“小目标”,该如何实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中国梦关系探究
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工作发展方向
论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途径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中的运用
习近平总书记在清镇职教城考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