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实践第一原则在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中的运用研究

2020-05-03李智慧刘然高爱民

青年时代 2020年4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大学生

李智慧 刘然 高爱民

摘 要:实践的观点是辩证唯物论与认识论的基本观点。实践作为人类社会有意识的、能动的改造客观世界的活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方式,“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所坚持的实践第一的原则,指尊重和保障大学生参与高校办学治校理教等各项实践活动的权益,注重发挥和运用大学生实践中的创新精神和聪明才智,并把实践作为检验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针政策是否科学正确、是否符合实际的根本标准。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党的群众路线

一、党的群众路线包含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哲学意蕴

党的群众路线是马克思主义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体,实现三者内在有机统一的前提、基础和途径就是人民群众的实践。而这一内在的统一性,就实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与党的群众路线之间的直接联系。群众路线作为党的根本工作路线、领导路线,体现了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中“实践与认识”二者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蕴含了“实践-认识-实践”的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意蕴,进而把马克思主义群众史观和实践的本质作为马克思主义世界观与方法论的两大理论特质。马克思主义认识论认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对于整个人类活动的认识而言,其基础和根源来源于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作为认识发展的重要途径,推动了人类认识的发展。而党的群众路线中“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则正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的强调与贯彻。“实践出真知”,在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了解实际情况和意见建议,是最具说服力的。这也正是毛泽东所强调的:要坚持实事求是与开展调查研究的一致性。而“到群众中去”的过程,也正是“到实践中去”接受实践检验的过程。对于党制定形成的路线方针政策到底是否科学正确、是否符合人民群众的意愿、是否真正反映人民群众的真实情况,除了党自我评判和检验之外,最关键的还是要回到人民群众的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

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和根本宗旨决定了党除了工人阶级和人民群众利益之外没有自己任何的私利。因此,党的一切理论与实践是否真正符合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人民群众是最有发言权的,因为人民群众的实践能够对此做出最客观、最公正、最公平的评价。把党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回到群众中、接受人民群众实践检验,不仅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价值观灵魂,更是彰显出所蕴含着的“群众实践第一”的内在精神意蕴,是对“实践是检验真理唯一标准”这一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基本原理的自觉运用。人民群众实践第一的观点,作为党的群众路线中所包含的认识论意蕴,充分凸显了人民群众在党的一切工作价值评价中的主体地位,具体体现了党把人民群众的实践作为评判衡量全部事业和价值的根本标准。

二、党的群众路线中蕴含着深厚的智慧观思想

党的群众路线中的智慧观体现在,注重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力量、尊重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3件大事,经过90多年奋斗、创造和积累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成就,都是“一切依靠人民群众”的结果。党团结带领广大人民群众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需要非凡的胆识、高超的智慧和无穷的力量。而这种智慧和力量,正是来源于人民群众在丰富实践基础上所产生的理论认识和实践成果。历史证明:正是我们党一贯坚持“一切依靠群众”,注重从人民群众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所以党才能够源源不断地从人民群众认识成果中汲取理论滋养,并及时将其上升为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正是坚持“一切依靠群众”、从群眾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党制定的正确路线方针政策才得到了人民群众的坚决拥护,进而又变成伟大的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中的“从群众中来”,内在地凸显了中国共产党作为价值创造和力量获取的方法选择。因为人民群众作为党生存发展的重要基础和依靠,是我们党智慧和力量的源泉。在党的历史上,历次整党整风运动中,对命令主义、本本主义、经验主义、尾巴主义、形式主义等均有所指。而反对这些“主义”,其根本出发点就在于批判和纠正脱离人民群众实践的做法,尊重人民群众实践主体与认识主体的地位,激发调动起人民群众在实践中所蕴藏着的无穷智慧和力量。拜人民群众为师,“甘做小学生”走到群众实践中、向人民群众学习,是党的群众路线中所包含的重要认识论意蕴,使党汲取智慧与力量、增强能力与本领,深深扎根于人民群众创造性实践之中的高度历史自觉。

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具体体现为:勇于摸索、敢于探索,勇立潮头、坚持创新,始终走在时代发展最前沿。

在抗日战争时期,运动战、麻雀战、地雷战、地道战等战略战术的广泛运用,打得侵略者落花流水,有利地扭转了我军在装备水平和军队数量方面敌强我弱的被动局面,为赢得抗战胜利可谓立下汗马功劳。改革开放后不久,在全国农村开展的以包产到户为主要形式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乡村集体经济和乡镇企业,在较短时间内对解放和发展被束缚的生产力、推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迅速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特别是作为人民群众发明创造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邓小平支持下使之上升为国家的改革战略,在今天依然是我国农村的经济体制和重要的经济组织形式。无论是抗日战争年代出现的形式各样的战略战术,还是在改革开放后不久出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及乡镇企业等新型事物,都是广大人们群众在丰富实践中的发明创造,都是在丰富实践基础上对客观规律的正确认识,都是人民群众伟大智慧和宝贵经验的现实写照。实践已经证明,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艰难困苦的环境下带领团结全国各族人民群众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各个历史时期都紧紧地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坚持群众路线,善于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善于及时把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创造发明和在认识层面积累的经验智慧上升到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群众路线作为党的领导方法、工作方法,是党在长期实践基础上做出的经验总结,也是由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性质和宗旨所决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过程,正是对人民群众首创精神的发现、集中和运用的过程。也就是说,党制定的正确方针政策,是经过了“从群众中来”这个环节、获取的基于人民群众实践基础上的、反映了客观世界的真理性认识。党的群众路线恰恰蕴含了对人民群众在伟大实践中形成的创造精神和智慧经验的尊重,是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对历史唯物主义的坚持和创造性运用。只有我们党尊重了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使其汲取源源不断的力量、攻坚克难,制定出科学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历史辉煌。

三、实践第一原则注重发挥大学生的创新智慧和才能

实践观点作为马克思主义认识论中的一个重要观点,奠定了主观与客观、思维与存在相统一的现实基础。人民群众实践中蕴藏着宝贵的智能资源,蕴含着无穷的智慧和力量。这些都是党的群众路线内在精神意蕴的具体体现。从这个角度讲,党的群众路线内在包含的“群众实践第一的观点、注重从人民群众伟大实践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内在精神意蕴,对今天我们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有着十分重要且深远的启示意义。

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坚持实践第一原则,就需要我们注重青年大学生群体所特有的“天然特质”和“创造潜能”。青年大学生精力旺盛、充满朝气、富有理想,“我们是未来的党,而未来是属于青年的。”大学生正处于青年时代,对世界充满憧憬,有着很强的求知欲望,积极上进,容易接受新思想、新观念。尤其在信息化时代,青年大学生乐于探索和体验从未经历过的事情,往往比成人更容易体察到外界社会的瞬息变化,能够较快地与时代同步伐、共频振。“我们是跟旧的腐朽事物进行忘我斗争的党,而青年总是首先投身到忘我斗争中去的。”毛泽东早在1922年就指出过青年具有对事物“敏锐感觉”的特点,具有“很大革命性”。青年大学生敢想敢干、敢于创新。毛泽东多次对青年这种精神予以高度赞扬,并强调要相信青年、争取青年、团结青年。胡锦涛在接见共青团十五大代表时曾指出,青年是最具有创造活力、创造潜力和创造热情的群体。党的群众路线视域下创新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方法坚持实践第一的原则,还需要我们要注重发挥大学生在参与办学治校理教等各项实践中的聪明才智和创新精神;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高校各项具体工作实践中去,充分发挥大学生群体独具优势的创新智慧和才能;在尊重大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不断增强青年大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主人翁”精神,充分运用好大学生在参与办学治校理教等各项实践中的创新创造精神;不断创新大学生参与性治理的体制机制,完善大学生参与高校议事和决策的规则与程序,为大学生顺畅参与高校各项事务扫清障碍、提供平台,等等。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新大学生之歌
如何创新文化企业思想政治工作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专业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基于微课视角下的高职院校思想政治课教改探讨
高职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的问题探析
高职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改革与人文教育的结合
大学生实习如何落到“实处”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