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大疫情期间全封闭管理下社区配送模式优化—以襄阳市为例

2020-04-29蔡晓冉朱辛格

物流技术 2020年3期
关键词:零散商务局襄阳

蔡晓冉,朱辛格

(1.湖北物资流通技术研究所,湖北 襄阳 441002;2.华中科技大学,湖北 武汉 430000;3.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湖北 武汉 430000)

1 研究背景

居民基本生活物资得到保障是国家稳定、社会和谐的基础。2020年1月爆发“新冠肺炎”以来,各地采取了一系列防控措施抑制疫情扩散。根据疫情防控需要,襄阳市于2020年1月26日发布了《关于设立防控点从严控制人员流动性的紧急通知》,在各小区门口设立防控点,对居民实行全封闭管理,除特殊情况外,在各行政区域内实行居民出行严格管控措施。由于疫情升级转变过快,居民没有任何防范措施,没有储备生活物资,随着社区防控工作以及政府交通管制的升级,生活物资缺口加大,居民购买需求增多,特殊时期全封闭管理下新的配送模式—社区配送模式应运而生。襄阳市于2020年2月4日推出社区配送模式,在实际配送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存在一些问题。在通过研究分析,提出了社区配送模式优化方案。

2 配送模式的转变

襄阳市疫情期间的配送模式主要分为两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2月4日至2月9日,该阶段配送模式为居民零散配送模式。参与主体主要为商务局、居民、配送企业(商户)。市商务局联系配送企业(商户)并对其信息进行公布,居民与配送企业(商户)直接联系配送。2020年2月10日襄阳市商务局官方微信公众号上发表了一篇名为“扩转!襄阳市区第一批移动“菜篮子”社区配送电话来啦!”的文章,标志着配送模式进入第二个阶段—社区配送模式。第二个阶段具体时间为2月10日至全封闭管理模式解除为止。在这个阶段,配送模式的参与主体增加为商务局、社区、居民、配送企业(商户)。市商务局公布配送企业(商户)信息后,居民以小区为单位集中统计上报给社区,再由社区联系配送企业(商户)进行配送。

2.1 居民零散配送模式存在的问题

2.1.1 信息公布滞后导致订单囤积,配送耗时长

(1)组织配送工作周期长。随着疫情防控措施的加强,居民逐渐认识到此次疫情的严重性,不外出储备生活物资。那么如何满足他们对日常生活必需物资的需求呢?襄阳市商务局于2月4日研究推出了移动“菜篮子”配送服务,这是首次由政府机关牵头对居民生活物资组织实施配送的模式,但由于距全封闭管理之日(2020年1月26日)已过去了10 天,组织配送企业(商户)并对其信息进行公布的工作滞后,居民生活物资需求非常迫切,市商务局信息公布后造成订单量激增,订单囤积现象严重,配送工作组织花费周期长,导致配送滞后,配送时间增加。

(2)设置交通防控卡点导致运输时间增加。2020年2月16日襄阳市发布了《襄阳市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通告》(第12号),加强了城区内的交通管控。该通告要求自2020年2月17日7 时起,除抗疫车辆、公务用车、公共交通、医护人员用车、运输生活必需品车辆和救护、消防、抢险、环卫、警车等特种车辆外,其他车辆一律禁止在城区内道路通行[1]。在此通告实施前,襄阳市已在汉江一桥、长虹大桥、卧龙大桥、东津大桥以及城区4个高速路口等主要交通要道设立了交通防控卡点。各类交通防控卡点的设置,限制了跨区域运输工作,不仅降低了通行速度,且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运输路线,延长了订单运输配送时间。

2.1.2 参与配送的企业(商户)数量不足且分布不均。根据襄阳市统计局发布的《襄阳市2018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透露的2018年底的数据显示,襄阳市常住人口已达到566.9 万人,生活物资需求量大。同时,根据疫情防控工作需要,襄阳市各城区以行政区来划分管控范围,在各城区之间设立了交通防控卡点,各区之间交通设限。而在市商务局2月5日首批公布的移动菜篮子企业(商户)信息表中,仅有29家企业(商户)参与配送,其中樊城5家,襄州区10家,高新区4家,襄城区2家,东津新区8家,鱼梁洲(经开区)0家。2月8日,襄阳市商务局更新了配送信息表,各城区配送企业(商户)数量未发生变化。截止到2月9日,襄阳市各城区社区数量与配送企业(商户)数量配比情况见表1。

表1 襄阳市各城区社区与配送企业(商户)数量表

由表1 可以看出,除东津新区外,襄阳市各城区社区数量远大于配送企业(商户),配送能力面对庞大的需求量显得不足。同时,各城区配送企业(商户)分布不均,除鱼梁洲(经开区)以外,襄城区参与配送的企业(商户)最少,其次是樊城区、高新区、襄州区、东津新区。

在第一阶段,居民生活物资配送模式均采用的是配送企业(商户)对接个人的模式,由于配送耗时长、参与配送的企业(商户)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配送企业(商户)在与个人购买者对接时面临配送地点数量多且配送时间分散等情况,使得本就配送压力巨大的配送企业(商户)面临更大挑战。

总之,由于公布信息滞后、配送耗时长、参与配送的企业(商户)数量有限且分布不均,交通受限、配送地点数量多且配送时间分散等因素,在人力资源严重缺乏的情况下,使得本就配送压力巨大的配送企业(商户)面临更大挑战。

2.2 社区配送模式现状与问题

2.2.1 配送工作落实不够。2月10日起,襄阳市商务局积极组织引导社区与超市、菜市场、农产品批发市场对接,首次以社区为单位开展移动“菜篮子”小区配送上门服务,并公布了第一批移动“菜篮子”社区配送电话。2月14日,襄阳市商务局全力推进移动“菜篮子”城区全覆盖工作,6 个城区(管委会)共196个社区完成全覆盖。196 个社区共有2 155 个小区,已覆盖2 139个小区,覆盖率99.26%。覆盖率虽然得到进一步提高,但是在实际配送落实中却不理想。一方面是配送企业(商户)挑客人,设置配送门槛,如另收配送费、限制配送区域、限制起配量、起配金额等。另一方面,部分社区与小区、配送企业(商户)的对接工作不到位导致配送工作执行力大打折扣。由于采取社区对接模式,社区工作人员的执行力决定了配送工作的落实情况。执行力强的社区联系的配送企业(商户)更多、配送企业(商户)类型更丰富,执行力不足的社区表现情况参差不齐,对有物业公司管理的小区社区对接情况相对较好,对老旧小区、单位家属院、三无小区等对接情况欠佳。

2.2.2 配送服务质量不稳定。通过微信群销售,货品量、库存、品类不够透明,导致订单货品缺失、同品类货物替换等情况的发生。在订单统计、货品打包、运输过程中不够专业,导致配送错误、货品损坏等情况的发生。由于监管不够,以配送费、服务费(不足起配量时收取)等名义加收额外费用的现象时有发生。社区仅按照襄阳市商务局公布的名单进行对接,而没有采取就近对接的原则,使得配送企业(商户)在位置优势上存在差异,距离较远的小区享受到的服务质量不如距离近的小区。

3 社区配送模式优化方案

3.1 确定模式构建的主体要素

优化配送模式首先需要确定构建最优模式的主体要素,并明确各主体要素在各配送环节中的作用。结合疫情防控工作网格化管理的特点,优化的配送模式应包含以下三个主体:

(1)商务局。商务局在模式构建中的作用至关重要。其要制定疫情期间配送方案,将工作落实在实处,与大型商超、连锁超市、专业物流配送公司形成联动,指定这些企业的相关负责人在疫情期间的责任,并做好与有关交通部门的协调工作以应对配送需要。此外,还要统计、引导其他配送企业(商户)积极参与疫情期间的配送工作。其一,要统计、研判具备配送资质及能力的配送企业(商户),做到网格化配置,保证社区各网格全覆盖。其二,要统计研判不具备配送条件但能提供物资的企业和个人,引导他们与专业物流配送公司做好对接。在对配送企业(商户)的统计上,可通过调研社区超市、农贸市场等的配送条件,采用配送企业(商户)自行提出申请、社区补充上报配送企业(商户)需求等相结合的方式。针对配送服务,要联合市场监管局等其他相关部门对其进行监管。

(2)社区。社区在模式构建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通过网格化管理,以社区书记为责任人,网格员为主要负责人,与各小区对接,统计需求。根据商务局提供的配送企业(商户)信息与其对接,确定能为本网格内小区提供配送服务的企业(商户),并结合实际上报需求。尤其是三无小区,社区应发动小区党员,成立临时党支部,组织志愿者,组成居民自治小组,为社区精细化管理做好基础。如,2月5日在市商务局公布配送企业(商户)信息之时,鱼梁洲(经开区)配送企业(商户)数量为0(见表1),由于1月26日以来已经实行居民出行严格管控措施,为了解决防疫期间居民生活物资保障问题,社区已提前与市商务局取得联系,通过市商务局与四季青农贸城联系沟通,推出平价“蔬菜包”免费配送上门服务,于2月4日晚上已经确保该社区居民足不出户吃到了新鲜的平价菜、放心菜,比商务局公布信息的时间还要早一天。

(3)配送企业(商户)。主要包括三类:可自主配送的大型商超、连锁超市、社区超市;提供配送服务的专业物流公司及电商平台;零散配送商户。配送企业(商户)是配送模式构建的核心要素,组织可自主配送的大型商超、连锁超市、社区超市参与配送是构建社区配送模式的基础,同时需要依靠专业的物流公司、电商平台及大型农贸市场、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水产品种养殖基地形成疫情时期常态化的配送模式,与可自主配送的大型商超、连锁超市、社区超市形成互补。零散配送商户则起到补充的作用,在一定范围内有针对性的进行配送服务的补充。如,淘大集公司在连山鼎府小区(现入住居民3 000余户)开展窝家网购试点,居民在平台自行选购所需商品,网上下单、网上支付结算、次日集中配送,每单货物均配备了订购清单,满足了客户个性化的采购体验,快捷方便又放心。截止2月6日晚,该小区在淘大集电商平台注册用户已达1 500 多户,订单300多单。连山鼎府小区是该公司第一家试点小区,因试点效果较好,目前已陆续有多个社区、小区与该公司进行了社区生鲜配送对接。淘大集电商平台社区配送服务点逐步拓展,电商平台优势逐步凸显。

3.2 建立“集中—零散”相结合的社区配送体系

3.2.1 集中配送。在疫情期间采取集中配送的方式可以大大提高配送效率,节约时间成本和人力、物力成本。根据集中配送的特点,适合集中配送的物资主要为农产品和水产品。在集中配送中,除了商务局、社区外,参与配送环节的各方应包括具备自主配送能力的大型商超、大型农贸市场、有一定规模的农产品、水产品种养殖基地以及大型专业物流公司、电商平台,由他们形成一条完整的集中配送链,如图1所示。在配送方式的选择上,既可以采用大批量配送(以社区为单位),也可以小批量配送(以小区为单位),还可以搭配固定品种进行“混搭”配送。

图1 集中配送模式流程

3.2.2 零散配送。零散配送可以满足居民个性化需求,适合零散配送的物资主要为日用品、婴幼儿用品等特殊物资。在零散配送中,除了商务局、社区外,参与配送环节的主要为零散配送企业(商户),形成的配送链环如图2所示。

图2 零散配送模式流程

3.2.3 “集中—零散”配送。集中配送与零散配送各有优势,也存在一定的不足,“集中—零散”配送模式将二者的优缺点形成互补,既可以满足居民批量需求,也增加了多样化选择。“集中—零散”配送模式根据物资品类的不同以及需求总量所产生的运输、投放的特点以及差异,将物资品类大体分为两类,即农产品和水产品类、日用品和婴幼儿用品等特殊物资类。农产品和水产品类具有需求总量大、存放周期短等特点,采取集中配送为主的模式可以缩短配送周期,提高配送效率,不仅在短时间内覆盖了更大的配送范围,还提高了物资的新鲜程度。日用品和婴幼儿用品等特殊物资类的产品相对来说需求量少且难以达成统一,采用零散配送的模式可以满足多样化需求。“集中—零散”配送模式流程如图3所示。

图3 “集中—零散”配送模式流程

4 结语

社区配送模式优化的实现需要商务局、社区、配送企业(商户)的共同努力。而其中社区的作用尤为重要,连接着居民和配送企业(商户),要重视社区在配送模式中的作用,加强社区工作的落实,保障居民在特殊时期的物资配送需求。

猜你喜欢

零散商务局襄阳
襄阳市中小学优秀自制教具展评活动圆满结束
市区联动,打造丝绸产业新窗口
写到雪
神秘的包裹
郭靖夫妇为什么没能守住襄阳
谱写时代新篇——襄阳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星星看得见我们
商务局外向型经济发展规划
凌絮裙摆
凌絮裙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