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生单双粒播种及适宜密度研究

2020-04-25裴瑞杰方丽孙天洲陈浩

信阳农林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单粒主茎结果枝

裴瑞杰,方丽,孙天洲,陈浩

(南阳农业职业学院,河南 南阳 473000)

在花生的生产中,合理密植可充分利用光能,是实现高产的重要栽培措施之一[1]。长期以来,科研工作者[2-3]针对不同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多,但对花生单双粒播种方式下,不同密度对花生植株性状及产量影响的研究较少。通过研究单双粒播种方式及其不同密度条件对花生产量和植株性状的影响,确定适宜的播种方式及密植度,为花生高产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1.1.1 供试品种 珍珠豆品种远杂9102。

1.1.2 试验概况 试验地点位于南阳市农科院溧河试验基地,前茬为小麦,土壤类型为砂姜黑土,中上等地力。2014年5月15日播种,生长期间喷灌一次,中耕一次,田间管理措施同常规生产,9月15日收获。

1.2 方法

1.2.1 试验处理与田间设计 播种方式:单粒穴播、双粒穴播。播种密度:1.0、1.25、1.5、1.8、2.1万穴/亩。试验按以上播种方式和播种密度二因素交叉设计,每品种共设10个处理,1次重复,随机排列,小区面积13.34m2,行长6 m,5行区,定行定穴播种,具体设计详见表1。

表1 播种方式与播种密度二因素试验处理表

1.2.2 植株性状调查及产量测定 花生生长期间调查各处理的生育时期、长势长相、病虫发生情况等。成熟期在各小区选取10株(双粒播种的全部选双株的5穴)进行室内考种,调查植株性状,主要包括主茎高度、第一果枝长度、总分枝数、结果枝数、单株结果数、测定单株果重、百果重、百仁重、饱果率等项目。收获时每小区实收2 m2进行测产,并调查实收株数,测定单株生产力并计算小区产量和亩产量等。

1.2.3 统计方法 将试验数据运用成对比较假设测验的方法,分析比较在不同播种密度的情况下,单粒播种与双粒播种各性状及产量的差异。

2 结果与分析

表2 花生不同密度单双粒播种对植株性状及产量的影响

2.1 不同处理对主要植株性状的影响

2.1.1 对主茎高度和第一对侧枝长度的影响 图1结果表明,不同播种方式对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对侧枝长度有一定的影响。在供试密度范围内,单粒播种和双粒播种条件下的主茎高度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有降低的趋势,而第一对侧枝长度也随着播种密度的增大有缩短的趋势。单粒播种条件下,1.5~1.8万穴/亩时,主茎高度值和第一对侧枝长度值相对较小,双粒播种条件下,1.5~2.1万穴/亩时,主茎高度值和第一对侧枝长度值相对较小。从表2可以看出,不同密度下单粒播种时的植株主茎高平均为28.90 cm,而双粒播种时的植株主茎平均高为25.32cm,其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同时,单粒播种时的植株第一对侧枝长度平均为33.44cm,显著长于双粒播种时的植株第一对侧枝长度。

图1不同处理对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对侧枝长度的影响 图2不同处理对花生单株果数的影响

2.1.2 对单株分枝数和结果枝数的影响

表3花生单双粒播种对总分枝数和结果枝数的影响单位:个

处理单1单2单3单4单5双1双2双3双4双5分枝总数10.610.09.69.48.211.010.29.49.68.8结果总数9.69.49.49.27.210.29.89.09.08.4

由表3知,两种播种方式下,随着密度的增大,花生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都有下降的趋势,在1.0万穴/亩时,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最多,此时,单粒播种的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分别是10.6个和9.6个,双粒播种的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分别是11.0个和10.2个。单粒播种时,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最多相差都是2.4个;双粒播种时,不同密度条件下的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的相差也不大,最多相差分别是2.2个和1.6个。由表2知,单粒和双粒两种播种方式的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都没有显著的差异,即单双粒播种方式对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没有明显的影响。

2.2 不同处理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

2.2.1 对花生单株果数的影响 花生的单株果数和饱果率是影响花生产量的重要因素。从图2可以看出,“单5”和“双5”两个处理的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最少,即不管是单粒播种还是双粒播种,在2.1万穴/亩的密度条件下,其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最少,而密度较小时则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相对较多;表2表明,单粒播种和双粒播种对单株总果数和饱果率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两种播种方式的单株饱果数分别为17.80个和14.52个,达到差异显著水平,即单粒播种的单株饱果数显著高于双粒播种的单株饱果数。

2.2.2 对花生果重的影响 由表4知,在不同密度条件下,单粒播种的百果重最高是处理“单2”,为207.3 g,最低是“单3”,为191.6 g,变化幅度为15.7 g;而双粒播种其百果重最高是“双3”,为215.5 g,最低为“双4”,为199.5 g,变化幅度为16 g;单粒播种和双粒播种百仁重的变化幅度分别是0.4 g和2.2 g。由表2知,单粒播种和双粒播种在百果重和百仁重上没有显著的差异,即对花生的果重没有明显的影响。

表4不同处理对花生果重的影响单位:g

处理单1单2单3单4单5双1双2双3双4双5百果重196.0207.3191.6205.3204.9203.3202.4215.5199.5208.9百仁重80.181.080.280.380.480.681.982.183.079.9

2.3 不同处理对花生单位面积产量的影响

由图3知,在供试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的增大,单粒播种和双粒播种的单株生产力表现为下降的趋势。在单粒播种方式下,密度为1.8万穴/亩时,产量最高,在双粒播种方式下,密度为1.5万穴/亩时,产量最高;在1万穴/亩时,两种播种方式的产量都最低。因此,适宜密植可使花生植株各产量要素协调发展,提高产量。由表2知,单粒播种的平均单株生产力为25.16 g,双粒播种的平均单株生产力为14.00 g,呈现极显著差异。表明单粒播种平均单株生产力要远远高于双粒播种的平均单株生产力;但就两种播种方式而言,其产量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图3不同处理对花生产量的影响

3 结论

3.1 不同播种方式对花生主茎高度和第一对侧枝长度有影响。单粒播种时的植株主茎高度值和第一对侧枝长度值都显著大于双粒播种。种植密度较大时,花生植株主茎高度值和第一对侧枝长度值相对变小。

3.2 随着供试密度的增大,两种播种的花生单株分枝数和单株结果枝数都有下降的趋势,但影响不明显。

3.3 在供试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大,单株总果数和饱果数减少。单粒播种和双粒播种对单株总果数、饱果率、百果重和百仁重的影响没有显著差异,但单粒播种的单株饱果数显著高于双粒播种的单株饱果数。

3.4 在供试密度范围内,随着密度增大,单株生产力有下降趋势;单粒播种平均单株生产力要远远高于双粒播种的平均单株生产力;但就两种播种方式而言,其产量没有达到显著差异水平。

3.5 单粒播种时,密度1.8万穴/亩时,植株发育良好,产量各要素协调,产量最高。双粒播种时,密度1.5万穴/亩时,植株发育良好,产量各要素协调,产量最高。

4 讨论

花生单位面积产量和株数、每株果数以及果重等因素有关系。仅仅有较高的单株生产力,但株数过少,也不能高产。反之,若单株生产力过低虽有较多的株数而总果数不多,也不一定增产,所以在单位面积上建立一个大小适宜、个体生育与群体发展协调的群体结构,是花生高产栽培的核心。

花生单双粒播种产量没显著差异。这一研究结果为生产上减粒增穴技术的推广提供了理论依据。同时单粒播种对种子的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否则在播种之后很容易出现缺苗或者断垄的现象,不利于花生的高产栽培。实际生产中,在保证种子质量的情况下,实行单粒播种是节本增效的重要方法。

猜你喜欢

单粒主茎结果枝
不同来源小麦品种主要产量性状的比较分析
金荞麦收集系株型相关性状遗传变异分析
家蚕种质资源单粒缫丝成绩评价
玉米单粒播种子质量标准实施我国精量化播种步入规范化新时代
甘蓝型油菜双主茎YD 4899的选育及表型性状比较分析
具有单粒精量播种功能的玉米播种机设计与研究
家蚕单粒缫丝质评价体系初报
种植密度对烟草主茎中化学成分运输与储存的影响
大扁杏枝条种类研究
中梨一号二主枝水平棚架整形修剪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