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羟考酮和芬太尼用于全麻诱导对患者咳嗽发生率的影响

2020-04-23吴纯斌温习兵夏季林黄国平

实用医院临床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羟考酮全麻苏醒

吴纯斌,温习兵,夏季林,黄国平

(1.陕西省安康市中心医院麻醉科,陕西 安康 725000;2.陕西省安康市妇幼保健院麻醉科,陕西 安康 725000)

芬太尼是全麻诱导期间的常用药物,与其他麻醉药物复合使用可增加麻醉效果[1]。但目前临床证实,阿片类镇痛药物用于全麻诱导中常可引发咳嗽,而麻醉期咳嗽的发生可引起颅内压及腹部压力的升高,造成术中血流动力学波动,对于本身存在高血压、冠心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来说,血液动力学波动可增加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风险,且咳嗽也可增加术后恶心及呕吐发生率,因此,寻找合适麻醉诱导方案,提高手术安全性及舒适度,降低诱发呛咳反应的发生非常重要[2,3]。盐酸羟考酮是一种蒂巴因衍生物,可与 μ及κ阿片受体相结合发挥作用,对于内脏痛、癌痛及不同类型的神经病理性疼痛均有广泛的应用[4,5]。目前盐酸羟考酮也被逐渐用于麻醉诱导中,但其麻醉效果及对血液动力学的影响、呛咳反应的发生情况仍有待进一步研究证实。本研究比较了全麻诱导期使用羟考酮及芬太尼的效果及安全性,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7月至2018年12月我院收治的拟行全麻手术的184例患者。入组标准:年龄18~65岁;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6]为I~II级;排除标准:存在全麻手术禁忌证者;合并哮喘、肺炎、慢性咳嗽等呼吸道疾病者;近期存在上呼吸道感染者;近期使用支气管扩张剂、激素治疗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羟考酮组及芬太尼组各9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患者及授权委托人对本研究知情并签署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表1 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患者进入手术室进行生命体征监测、建立静脉通路。麻醉诱导:芬太尼组患者给予丙泊酚2.0 mg/kg及芬太尼3.0 μg/ml静脉注射;羟考酮组患者给予丙泊酚2.0 mg/kg及盐酸羟考酮0.1 mg/kg,芬太尼及羟考酮均稀释至5 ml,以1 ml/s的速率静脉推注,观察呛咳反应,给予米库氯胺2.0 mg/kg,待肌松完全,行气管插管,控制通气潮气量为8~10 ml/kg,呼吸频次为12~15次/分,BIS 40~60。术中持续泵注丙泊酚及瑞芬太尼,间断注射米库氯胺维持肌松。于进入手术室前(T0)、麻醉诱导后1 min(T1)、插管后1 min(T2)、插管后10 min(T3)、拔管后1 min(T4)时记录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aO2)、通气量(MV)及呼吸频率(RR)等指标。记录呛咳发生率及严重程度[7],严重程度按照呛咳频率分为轻度(1~2次/min)、中度(3~4次/min)、重度(≥5次/min),记录患者术后麻醉苏醒时间、不良反应等。

1.3 统计学方法统计学软件采用SPSS 19.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行重复测量数据方差分析、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及率表示,行χ2检验。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两组血流动力学比较芬太尼组T1时间点MAP、HR等指标较T0时间点升高(P< 0.05),T2~T4时间点与T0无明显差异(P> 0.05);羟考酮组T1时间点时MAP、HR明显低于芬太尼组(P< 0.05)。见表2。

表2 患者不同时间点血流动力学变化情况

*与T0比较,P< 0.05;#与芬太尼组比较,P< 0.05

2.2 两组呼吸参数比较T1时间点两组MV、RR及SpO2降低(P< 0.05),羟考酮组T1时间点MV、RR等呼吸参数指标均明显高于芬太尼组(P< 0.05)。见表3。

表3 患者不同时间点呼吸参数比较

*与T0比较,P< 0.05;#与芬太尼组比较,P< 0.05

2.3 术后苏醒情况分析两组苏醒相关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患者术后清醒情况比较 (min)

2.4 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芬太尼组呛咳、恶心呕吐、咽喉疼痛、呼吸抑制发生率高于羟考酮组(P< 0.05)。见表5。

表5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n(%)]

3 讨论

全麻术中呛咳的发生可引起交感神经反应,机体应激反应增加导致血液动力学剧烈波动,对于气道高反应患者这种情况的发生可引发心脑血管事件;另外,剧烈咳嗽也可对声带及气道造成一定损伤,引发术后呕吐、咳嗽、恶心、咽部疼痛等不良反应,降低患者舒适度[8]。

本研究结果显示,芬太尼组患者麻醉诱导后1 min出现血流动力学指标及呼吸循环指标的剧烈变化,而羟考酮组这一变化幅度低于芬太尼组,且呛咳方面芬太尼组发生率较高,证实芬太尼应用于全麻诱导可引起呛咳及血液动力学、呼吸功能稳定性的变化,而盐酸羟考酮这一效应较小,这一结果与唐作垒[9]、田立刚[10]等研究结果类似。目前临床上使用的芬太尼为枸橼酸盐制剂,枸橼酸可直接作用于快速适应性肺牵张感受器引起咳嗽,也可通过刺激C类纤维传导,引发支气管收缩导致咳嗽;另一方面芬太尼作为阿片受体,可与 μ受体结合激活C类纤维,作用于支气管引起咳嗽[11]。羟考酮是半合成纯阿片受体激动剂,直接作用于支气管树的 μ及κ阿片类受体发挥镇咳作用,也可作用于延髓孤束核;另外也有研究证实,盐酸羟考酮具有一定免疫抑制作用,可有效抑制炎症反应及组胺的释放,抑制机体应激反应,提高术中生命体征及呼吸的稳定[12]。

全麻术后苏醒情况及不良反应是考量麻醉用药安全性的重要指标,目前临床常见的麻醉后不良反应主要为恶心、呕吐、呼吸抑制等,本研究中羟考酮组患者及芬太尼组术后苏醒时间等比较差异均未见差异,而羟考酮组在降低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及总体不良反应方面有一定优势。刘帆等[13]研究证实,与麻醉诱导使用芬太尼比较,羟考酮用于麻醉诱导术后恶心呕吐、呼吸抑制发生率更低;本研究发现羟考酮在降低术后恶心呕吐方面存在一定优势,其原因可能为羟考酮的κ受体激动剂作用可作用于胃肠道平滑,降低恶心呕吐的发生,另外 μ受体作用较为轻微, μ受体引发的中枢受体兴奋作用较小,呼吸抑制发生率相对较低。既往有研究证实羟考酮在全麻苏醒期镇静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乔娇[14]等证实盐酸羟考酮可降低全麻患者苏醒时间及术后镇静情况;而高玉蓓[15]等人证实羟考酮在促进全麻术后苏醒期躁动方面无显著效果,本研究中结论未体现这一点,与前人研究存在一定差异的原因可能为麻醉诱导用量的差异及研究对象体质差异所致,且本研究样本量尚较为缺乏,盐酸羟考酮全身麻醉诱导对患者术后苏醒期的影响仍有待多中心大样本研究证实。

芬太尼等阿片类药物在全身麻醉诱导中极易引起咳嗽,咳嗽的发生是造成术中血液动力学波动的重要原因,将盐酸羟考酮用于全麻诱导中,可降低咳嗽发生率,提高术中血液动力学及呼吸功能的稳定性,减少术后不良反应的发生。

猜你喜欢

羟考酮全麻苏醒
腹部神经阻滞联合静吸复合全麻在中老年腹腔镜手术中的应用
骨科全麻围术期腹胀便秘的中医护理方案效果评价
小剂量右美托咪定复合瑞芬太尼对全麻拔管期呛咳的影响
视频宣教对全麻患者麻醉术前焦虑及配合程度的影响研究
植物人也能苏醒
羟考酮临床应用的新进展
羟考酮自控静脉镇痛在剖宫产术后的应用效果
盐酸羟考酮的药理学和临床应用
盐酸羟考酮负调控LncRNA LINC01857抑制宫颈癌细胞Siha增殖、迁移及侵袭
绿野仙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