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的现状与评价

2020-04-22李娜娜陈均烽

贵州农业科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重点保护环境质量公园

张 庆, 李娜娜, 陈均烽

(四川省林业和草原调查规划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湿地公园是指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合理利用湿地资源、开展湿地宣传教育和科学研究为目的,按照有关规定予以保护和管理的特定区域。湿地公园建设是开展湿地生态保护的有效途径,是衡量国家或地区生态保护发展水平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指标之一[1-3]。马湖国家湿地公园(E103°45′47″~103°47′41″,N28°22′50″~28°26′30″)位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雷波县,海拔1 090~1 265 m,地处金沙江下游,于2016年被国家林业局列为国家湿地公园试点单位,其面积828.45 hm2,包括整个马湖与其入湖河流及与其相连的稻田、库塘和环湖森林,涉及雷波县的黄琅镇和西宁森林经营所。马湖常年蓄水4.81亿m3,占金沙江流域水量的0.3%,且水体质量好,达地表水质量Ⅱ类标准,在维护金沙江水源水生态安全上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且为动植物的栖息和繁衍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基础[4-6],公园内生长着较多具有重要保护价值的动植物资源,尤其具有代表性的是我国I级濒危野生保护植物——莼菜[7]。

弄清湿地资源状况是湿地公园管理、保护和开发的基础,对研究和保护湿地资源多样性,协调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等具有重要意义[8]。张鹏等[9]对贵州麻阳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河流湿地资源进行了调查,摸清了河流湿地资源现状;曹明等[8]对云南兰坪箐花甸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进行调查与评价。但不同区域的湿地资源不同。通过对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与面积、湿地资源的调查,对该公园的湿地资源做出评价,以期为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生物多样性、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

数据资料,来自四川省林业勘察设计研究院《四川雷波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总体规划》(2015年)和《四川雷波马湖国家湿地公园资源调查报告》(2015年)。其中,公园范围与湿地类型采用地形图和近期高分辨率卫星影像图作为工作底图,利用GPS 辅助定位现地勾绘,采用 Arcgis求算湿地面积;湿地动植物资源,组织专家进行实地调查;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通过野外调查、访问,并查阅相关文献资料。

1.2 方法

采用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的方法对湿地公园的湿地资源进行评价。定性评价主要是根据对湿地公园湿地资源现状的调查数据,对生态系统的脆弱性、湿地物种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的稀有性和生态系统的典型性进行评价;定量评价是参照《国家湿地公园评估标准》(LY/T 1754—2008)[10](表1),对湿地公园的湿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和景观资源进行评价。其中,湿地环境质量评价指标包括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和噪声环境质量等,各指标定量评价分值按指定环境质量要素评价获得,总分值(H)由各项指标评分值累加获得。自然植被采用《中国植被》分类系统和《中国湿地植被》分类系统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划分[11-12],栽培植被按照《四川植被》的栽培植物分类方法进行划分[13]。

表1 湿地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和景观资源的评价指标及标准

续表1

项目Item评价指标Evaluation index评价标准Evaluation standard标准分值/分Standard score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性、愉悦度、完整度和奇异度等一般1.6>X≥1.2自然和人文景观的丰富性、愉悦度、完整度和奇异度等较差1.2>X≥0合计满分15湿地环境资源水环境质量达GB3838-2002中Ⅲ类水标准及以上10≥X≥8 Wetland 达GB3838-2002中Ⅳ类水标准8>X≥6 environment 达GB3838-2002中Ⅴ类水标准及以下6>X≥0 resources土壤环境质量达GB15618-2008中一级标准7≥X≥5.6达GB15618-2008中二级标准5.6>X≥4.2达GB15618-2008中三级标准4.2>X≥0空气环境质量达GB3095-2012中一级标准3≥X≥2.4达GB3095-2012中二级标准2.4>X≥1.8达GB3095-2012中三级标准1.8>X≥0噪声环境质量大部分区域达GB/T3096-2008中0类标准3≥X≥2.4大部分区域达GB/T3096-2008中1类标准2.4>X≥1.8大部分区域达GB/T3096-2008中2~4类标准1.8>X≥0合计满分23

2 结果与分析

2.1 湿地资源现状

2.1.1 湿地类型与面积 按照《全国湿地资源调查技术规程(试行)》的湿地分类系统,公园湿地包括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人工湿地3类。从表2看出,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面积为770.80 hm2,占公园总面积的93.04%。其中,河流湿地为永久性河流湿地型,面积为4.54 hm2,占湿地面积的0.59%;湖泊湿地为永久性淡水湖湿地型,面积为707.32 hm2,占湿地面积的91.76%;人工湿地分为库塘湿地型和稻田/冬水田湿地型,面积分别为29.10 hm2和29.84 hm2,分别占湿地面积的3.78%和3.87%。

2.1.2 湿地景观与文化资源

1) 马湖。马湖是与我国长白山天池、云南抚仙湖、新疆喀纳斯湖齐名的四大高山深水湖泊之一,也是四川三大天然湖泊之一。湖水东、西、南三面环山,北面为玄武岩、石灰岩碎块堆积而成的天然石坝。湖面南北长4.9 km,东西平均宽1.5 km,水域面积707.32 hm2,常年蓄水量4.81亿m3,呈现湖光山色和四季迥异的湿地景观。

表2 马湖国家湿地公园的湿地类型

2) 人文景观。湿地公园有以孟获殿和黄琅古镇为代表的文化资源。孟获殿于明万历17年修建而成,寺中供奉彝族英雄人物孟获,是中国唯一的一座彝族寺庙。黄琅古镇坐落在马湖之滨,已有2 000多年的历史,是田园水乡之镇。古镇的建筑蕴含着彝族文化的元素和符号,富有古代场镇建筑特点。

2.1.3 植物资源

1) 植被类型。湿地公园内的植物区系组成属泛北极植物区,中国-日本森林植物亚区-四川盆地亚地区。在我国植被区划中,马湖湿地植物区系为亚热带东部湿润常绿阔叶林区-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地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地南部中山植被地区-黄茅埂东侧植被小区。从表3看出,湿地公园内的植被可分为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35个群系。其中,4个植被型组依次为针叶林、阔叶林、灌丛及灌草丛和浅水植物,分别包含1个、2个、4个和3个植被型。杂草型湿地植被型下的群系最多,为10个;其次是禾草型湿地植被型,含有8个群系;暖性针叶林型、竹林型和沉水植物型最少,各有1个群系。

2) 植物种类。马湖湿地公园有高等植物113科263属338种。其中,苔藓植物8科9属9种,蕨类植物15科17属24种,种子植物91科238属306种(含祼子植物5科5属5种,被子植物85科232属300种)。与全国相对应的科属种相比较,马湖湿地公园高等植物科数占全国的比例达24.62%,属和种占全国的比例分别为7.21%和1.16%。

马湖湿地公园有湿地植物43科76属95种,其中,藻类5科6属6种,维管植物有38科70属89种,占我国湿地维管束植物总科数(135科)总属数(433属)总种数(1459种)的25.92%、15.47%和5.89%,表明,马湖湿地公园的湿地维管植物科属种均较为丰富。湿生植物中的水生植物直接生长在水中,包括挺水植物、浮叶植物、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等4种类型,其余湿生植物一般不直接生长在水中。湿地公园及周边生长的挺水植物主要有睡菜(Menyanthestrifoliata)、空心莲子草(Alternanthera philoxeroides)、石龙芮(Ranunculussceleratus)、水蓼(Polygonumhydropiper)、水芹(Oenanthejavanica)和鸭儿芹(Cryptotaeniajaponica)等;浮叶植物主要有莼菜(Braseniaschreberi)和眼子菜(Potamogetondistinctus)等;漂浮植物主要种类有田字苹(Marsileaquadrifolia)、满江红(Azollaimbricata)和浮萍(Lemnaminor)等;沉水植物主要金鱼藻(Ceratophyllumdemersum)和菹草(Potamogetoncrispus)等。根据《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分别为银杏(Ginkgobiloba)、珙桐(Davidiainvolucrata)和莼菜;国家II级保护植物1种,为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其中,莼菜属睡莲科莼菜属多年生宿根草本水生植物,是第三纪植物区系的孑遗珍稀种源,中国传统名贵且药食兼用植物,被列为国家一级濒危野生保护植物,属国有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种质资源,有21 世纪生态蔬菜之称。马湖是我国少有的莼菜天然产区,湿地公园北部有29.10 hm2的种植地,其收获季节的欢乐场面成为湿地公园内的独特景观。

2.1.4 动物资源 通过实地调查并结合历史资料查阅,马湖湿地公园内有兽类5目11科30种,鸟类17目48科166种,两栖动物1目3科9种,爬行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5科13种。从表4看出,兽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1种,四川省重点保护种1种,中国特有种1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3种;野生鸟类,有国家Ⅱ级重点保护种8种,四川省重点保护种6种,中国特有种2种;两栖动物,有中国特有种3种,主要分布区在中国的物种4种;爬行动物,有中国特有种2种,以中国为主要分布区的6种。

注:“II”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Ⅲ”为四川省重点保护动物。

Note: II means the class II protected animal in China. Ⅲ means the key protected animal in Sichuan Province.

2.2 湿地资源评价

2.2.1 定性评价

1) 生态系统的典型性。湿地公园地处金沙江下游,马湖湖面海拔1 100 m,平均水深66 m,最大水深134 m,蓄水4.81亿m3(占金沙江流域水量的0.3%),水质达地表水质量Ⅱ类标准,是中国西南山地典型的高山深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

2) 生态系统的稀有性。湿地公园为我国I级濒危野生保护植物莼菜现仅有的2处天然产区之一(另一处为杭州西湖);湿地公园还拥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银杏和珙桐,国家II级保护植物连香树,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青鼬,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豹猫,国家II级重点保护野生鸟类鸢、雀鹰和普通鵟等8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鸟类小鸊鷉、普通鸬鹚和栗苇鳽等6种,中国特有种灰胸竹鸡和橙翅噪鹛;具有物种的稀有性。

3) 湿地物种的多样性。湿地公园区域共有湿地植物43科76属95种;公园内有兽类5目11科30种,鸟类17目48科166种,两栖动物1目3科6属9种,爬行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5科12属13种,湿地公园的物种较为丰富。

4) 生态系统的脆弱性。目前,马湖湿地生态系统维持在稳定的水平,保证了周边绝大多数活动的开展,包括源源不断的水产品输出、优美的自然景观、清新的空气和洁净的水源等,然而湿地一旦遭到破坏,都或多或少地导致生态系统的变化,特别是水文,当其受到人为活动干扰时,生态系统稳定性受到一定程度破坏,进而影响生物群落结构,改变湿地生态系统。湿地公园湖滨区现有的农家乐产生的生活污水均未经处理直排马湖湖体,对水体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因此保护马湖湿地生态系统迫在眉睫。

2.2.2 定量评价

1) 湿地生态系统。对湿地公园生态系统从生态系统典型性、湿地面积比例、生态系统独特性、湿地物种多样性和湿地水资源等方面进行评价的得分为38.1分(满分40分),评价等级为“优秀”。其中,湿地类型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典型性,为5分;湿润区面积占湿地总面积的96.13%,为9分;湿地生态系统在全国范围内具有独特性,为8分;湿地物种的多样性,为5.6分;湿地水资源主要以自然降水或者自然径流补给,水量能够保证湿地用水,为6分。

2) 湿地景观资源。从科学价值、整体风貌、科普宣教价值、历史文化价值和美学价值5个方面对湿地公园景观资源进行赋值,评价得分为14.8分(满分15分)。其中,科学价值为4分,整体风貌为3分,科普宣教价值为3分,历史文化价值为2.8分,美学价值为2分。

3) 湿地环境质量。从水环境质量、土壤环境质量、空气环境质量、噪声环境质量等方面对公园湿地环境质量进行评价的得分为20.8分(满分为23分),环境质量等级为“优良”。其中,水环境质量达GB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标准及以上,为10分;土壤环境质量达GB15618—2008土壤环境质量标准一级标准,为6.8分;空气环境质量达GB3095—2012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二级标准,为2.3分;噪声环境质量大部分区域达GB/T3096—2008声环境质量标准2~4类标准,为1.7分。

3 结论与讨论

研究结果表明,马湖国家湿地公园内植被分4个植被型组10个植被型35个群系;高等植物113科263属338种;湿地植物43科76属95种,其中,湿地公园及周边区域有国家I级保护植物3种,为银杏(Ginkgobiloba)、珙桐(Davidiainvolucrata)和莼菜(Braseniaschreberi),国家II级保护植物1种,为连香树(Cercidiphyllumjaponicum)。动物有兽类5目11科30种,鸟类17目48科166种,两栖动物1目3科9种,爬行动物2目6科13种,鱼类5目5科13种。其中,国家Ⅱ级重点保护兽类1种和野生鸟类8种;四川省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和野生鸟类6种,二者中国特有种分别为1种和2种;主要分布于我国的兽类3种;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中国特有种分别有3种和2种,主要分布区在中国的分别有4种和6种。

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湿地资源评价总得分为73.7分,占总分78分的94.5%,评价结果为“优秀”;公园湿地环境质量评价得分为20.8分,占满分23分的90.4%,环境质量优良。马湖国家湿地公园是中国西南山地典型的高山深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公园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有多种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植物,湿地生态系统具有典型性和稀有性。同时,马湖周边民俗文化底蕴深厚,地质科普游览价值高,具有较高的生态、科学、教育、休闲、景观和文化价值。

四川省现有湿地公园43处,其中已建成国家湿地公园3处,开展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1处,省级湿地公园19处,保护湿地面积91 494 hm2,占全省湿地总面积的5.2%,湿地公园在全面落实国家层面湿地保护与修复重点工程,示范带动全省各地湿地保护工作,实施地方湿地保护与恢复项目,推动全省湿地保护的健康发展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带动示范作用;马湖作为我国高山深水湖泊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蓄水量大,水体质量好,湿地生物多样性丰富,充分发挥了湿地公园建设在维护金沙江水源水生态安全、川滇生态屏障、湿地保护网络体系构建、湿地生态种植示范及其科学研究价值方面的重要功能和作用。

猜你喜欢

重点保护环境质量公园
我家门前的小公园
为了水环境质量持续向好——河北省廊坊市深入开展水污染防治攻坚战
内蒙古额尔古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修订
《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2021年2月1日修订)
在公园里玩
湘乡市:努力推进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重点保护
维护群众权益,改善环境质量
不断完善排污收费工作 扎实推进环境质量改善
一见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