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单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刍议

2020-04-20钱益民

兰台内外 2020年4期
关键词:水利档案

钱益民

摘 要:水利事业的发展决定档案工作在水利建设中具有突出作用。做好水利单位档案资源体系开发工作是发挥档案作用的必然要义。文章提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在档案意识、馆藏结构、特色资源建设三个方面存在难点,并从提升档案意识、优化馆藏结构、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及加强档案编研工作四个方面来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

关键词:水利;档案;水利档案;资源体系

在水利部办公厅领导下,珠江委档案馆按照“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方针,围绕着“维护河流健康,建设绿色珠江”的总体目标,服务珠江委中心工作,服务流域民生水利和重大水利工程建设开展了档案规范化管理的各项工作。其中档案资源体系已有一些成就,但也有需要进一步提升的地方。

一、档案资源的重要性

水利单位档案资源是治水的重要依据。围绕着珠江委中心工作,珠江委档案馆为国家水资源监测能力建设项目、基建项目竣工财务决算、国有资产产权登记、科研课题、防汛抗旱等治水工作提供了大量真实依据。

水利单位档案资源是科研的重要借鉴。通过查阅水利档案可以了解前人在治水时采取的措施及遇到的问题,可以为解决现实问题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为此珠江委档案增加了《CNKI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种类,丰富了线上档案资源的内容。

二、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中难点介绍

1.档案意识

随着社会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各行各业的融合更为密切,跨行业的交流和合作也更为常见。珠江委其他各部门与档案部门的业务交流合作更多,珠江委档案馆近5年来平均每年提供利用500多人次,这除了说明档案利用需求增多,也深一层的反应了档案工作的开展需要与其他业务部门合作。其他部门档案意识的欠缺不利于档案资源体系建设,不仅档案资源收集的数量、质量受影响,档案资源编研的主要方向及专业性也会受到影响。其中领导群体的档案意识也深刻影响着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水平,领导的高度重视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则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馆藏结构

档案资源建设收集是从无到有的过程,馆藏结构丰富是从有到优的过程。馆藏结构的丰富性反应了资源建设的深度。珠江委档案馆归档档案由文书档案、科技档案、基建档案、会计档案、照片声像档案、设备仪器档案、水利普查档案、国家水资源监控能力档案、国家防指二期档案等15个门类,其中文书类占比41.9%,说明了其他类型的档案还需要进一步丰富。从馆藏的存在形式来看,电子文档有7万多件,占总馆藏的46.13%,说明了馆藏的电子化建设情况也需要在后期进一步提升。

3.特色资源建设

珠江水资源综合治理具有特色型,在全国水资源的建设中具有典范作用。在档案建设中要力求把最能反映珠江水资源治理特色的档案资源进行整合,为国家和社会留存宝贵的档案资源。因此档案编研工作显得特别重要,只有通过编研才能更深层完整珠江治水工作,反映珠江治水过程的全貌。

三、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措施

1.提升档案意识

大数据时代,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发生了新的变化,档案需求量增加,档案利用的深度加强。此外,档案工作也呈现出新的特点,信息技术在档案工作中的作用更加凸显。从领导——档案工作者——社会用户均需进一步提升档案意识,珠江委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全方位提升档案意识。具体表现为三个层面:

一是着力提升领导的档案意识。领导档案意识的提升对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有根本作用。珠江委领导高度重视档案工作,明确了分管领导。在各级领导支持下,珠江委档案馆走向了规范化的管理道路,先后制定了《珠江水利委员会档案管理办法》、《珠江水利委员会档案工作突发事件应急处理预案》、珠江委电子文件与数字档案安全保管和备份、库房管理、借阅利用、统计、安全保密、鉴定销毁等内部管理等制度,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提供了制度保障。

二是着力提升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一般而言,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是比较强烈的,此处提及提升档案工作者的档案意识主要是指应对档案工作的新形势不断更新自身的工作理念和服务意识。面对新形势,档案工作者应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并多途径提升自身综合素养。此外,要逐步转变被动服务的工作理念,多途径开展档案主動服务。

三是着力提升信息用户的档案意识。为了进一步提升全体人员的档案意识,珠江委档案馆每年国际档案日按照水利部办公厅、广东省档案局的相关要求,开展了多种形式宣传活动,张贴宣传挂图,组织职工参加档案法律法规知识有奖竞答。关于重点建设项目验收情况的宣传让各部门的人员更主动的关心档案事业的发展,主动投身到档案资源建设中,各部门的人员能更主动的归档,这样就多样化了收集模式,为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奠定了基础。

2.优化馆藏结构

珠江委档案馆现有档案分类15种,文书档案占比最高,因此优化馆藏结构就要加强科技档案等的进馆数量。在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档案专项验收工作期间,珠江委档案馆派员20多人次到右江工作指导档案专项验收工作,2017年珠江委档案馆接收了重达3吨的3762卷百色水利枢纽工程档案,丰富了档案资源的种类。在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始建设后,珠江委档案馆派驻人员对工程档案管理工作保障体系建设、档案同步管理、档案业务规范管理、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等方面进行业务指导,为工程完成后档案进馆打下良好基础。

3.开展档案资源信息化建设

当前,档案领域的信息化建设遵循“存量数字化,增量电子化”的发展战略,开展档案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档案机构适应大数据时代发展新要求的必要举措。此外,随着办公自动化的逐步普及、水利单位业务工作线上办理的逐步推广,单位业务工作办理更加迅速、便捷,工作业务量也大幅度增加,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发展需要增强电子文件的数量和质量。为加快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珠江委档案馆着力两项工作的有序开展:

一方面,逐步开展传统档案的数字化建设。大数据时代,电子文件快速增长,但传统载体档案,特别是纸质档案仍占据重要地位,推动信息化建设必然要求逐步实现传统载体的数字化。珠江委根据单位工作实际,制定传统档案数字化建设策略,截止到2019年珠江委档案馆已扫描80多万页纸质档案。另一方面,逐步实现电子文件的规范管理。大数据时代,电子文件增量迅速,《档案法》(修订版)也进一步明确了电子文件的地位与作用,电子文件的规范管理是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珠江委档案馆开发档案资料综合管理系统,通过搭建平台使得电子文件的规范化管理成为常态,丰富了档案资源的存在形态。档案资源以电子形态存在是衡量馆藏情况的方面,电子文件能更好的方便利用者的使用,能更好向外展示档案资源体系的情况,更直接的反映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的水平。

4.加强档案编研工作

信息社会,档案用户的信息需求呈现多样化,针对用户的信息需求开展档案编研工作已成为档案工作者转变档案观念,变被动为主动的重要体现,也是扩充档案资源体系的重要途径。

为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服务,珠江委根据珠江水域治理的实际情况开展档案编研,在珠江委档案工作工作者和一线员工的共同努力下,珠江委档案馆编研成果丰硕,近来年的成果有《珠江水资源综合规范发展展》、《珠江流域综合规划展》、《珠江委大事记汇编》、《水利规划计划管理法规文件汇编》等综合性、专题性的编研成果。这些编研成果是对单独的档案案卷/件的科学研究的智慧结晶,是档案资源体系中最核心最重要的资源。

当前,编研成果主要以纸质文献为主,而在大数据时代,借助信息技术能够实现档案编研成果的丰富化,如档案官方网站建设,能够集成诸多信息资源,公开档案数据信息;如档案网络展览,借鉴省级档案行政管理机构官方网站的相关经验,开展专题网络展览;此外,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公众号、APP等自媒体推送相关信息。

档案资源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的工程,需从全方位着手,当前,珠江委档案馆档案资源体系建设已小有成果,相比之前资源体系得到了进一步丰富,但仍存在进一步完善的空间。珠江委水利档案资源科学全面的反应了珠江水系治理的情况,其资源体系建设对于其他水利单位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参考文献:

[1]邓绍兴,陈智为.档案管理学(修订本)[M].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

[2]党跃武,谭详金.信息管理导论[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3]杨 彤.大数据背景下城市测绘地理信息资源建设的思考[J].城建档案,2019

(作者单位:水利部珠江水利委员会档案馆)

猜你喜欢

水利档案
向水而生
浅谈水利经济良性循环发展机制的构建
以科技创新提升水利建设水平
拓展节能档案数字化利用的探索
刍议供电单位档案管理
档案的开发利用在供电公司全面管理中的作用
浅谈北京卫视《档案》的叙述方式
新常态下高校档案工作发展研究
切实保护水利遗产法律须先行
加强新时期水利队伍建设实现可持续发展水利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