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实践探索

2020-04-20徐秀娟

兰台内外 2020年4期
关键词:探索大数据实践

徐秀娟

摘 要:图书馆因其具有大量数据采集、存储等特点,因此,大数据技术被及时的引入到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本文分析了传统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数字化决策,阐述了大数据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相关联系,然后对大数据融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所面临的问题进行了探讨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关键词:大数据;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实践;探索

一、数字化决策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运用

1.图书馆藏书资源中的数据管理

了解读者需求、确立场馆自身建设的目标是图书馆藏书资源管理的基础。馆藏信息资源管理主要对馆藏文献的布局和有序化管理。如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要想了解馆中的到底有多少图书、什么种类的图书最容易被读者借阅、借阅的时长是多少等问题,就必须通过大数据来寻找答案。笔者对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的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了统计,列出了借阅比例和数量较高的图书,如表1。该表是2018年全年的图书借阅情况(去除寒暑假,即1、2月和8月)。

从表1中可以看出,3月份和11、12月份是借阅量较高的时间段,说明这个时段是学生集中学习时间。因此,在丰富图书馆藏书资源时,可以此为参考,选择合适的时间。

此外在7月份暑假前后,借阅量很低,图书馆可以利用这个时间段进行相应的资源更新。

2.用户管理

大数据时代,图书馆的服务要把重点放在用户服务上来。图书馆要想做好服务工作,就必须双管齐下,既重视新用户的开发,同时也要维护老用户的关系。

3.人力资源管理

图书馆馆员在图书馆服务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图书馆在馆员方面存在着人员层次参差不齐、专业知识匮乏和综合素质低等问题,对图书馆馆员有效管理的问题亟待解决。

笔者通过对浙江科技学院图书馆30名馆员的调查发现:女性占73.%,30~40岁占43.3%,学历以本科居多,占比83.3%,其中63.3%工作年限在5年以下,管理员等级的职称占到83.3%以上。针对这种实际情况,在岗位划分过程中必须严格按照相应的标准,避免论资排辈等不良现象的发生,还要建立和完善相应的激励机制,调动馆员的积极性。

4.重视时间的管理

时间是一种无形的成本。随着社会发展和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时间的管理越来越重视。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过程中,必须要改掉传统管理方式中的浪费时间现象。为此,需要从两方面着手:首先,图书馆要进行新技术的研发,让用户足不出户就可以进行信息检索;其次,注重管理的个性化和人性化。这就要求图书馆要根据读者需求的不同,进行相应的服务方式调整。

二、大数据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之间的关联

1.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体现

在进行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大数据技术广泛应用在图书馆藏书资源、用户、人力资源、时间成本管理中。笔者接下来对图书馆管理和服务中涉及的大数据进行梳理。

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涉及的大数据主要分为三个方面:基本服务数据、馆藏数据、读者数据等。基本服务数据包括:图书馆全年开放了多少天、合计多少个小时、全年到馆的人次和单日的人次等;图书方面则包括年借阅册数、月借阅册数和日平均借阅册数等;图书馆藏书资源数据则是指实体书籍的总量、电子书籍的总量,读者使用图书馆时长和参考咨询人次等。

2.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应用大数据的原因

大数据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关联性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首先,推荐购书。图书馆馆员可以通过对借阅记录、借阅人群的层次等进行分析,来推荐图书馆需要购买的书籍,以做到图书资源的有效更新,增加图书馆藏书资源的同时,也满足了读者的个性化需求;其次,提高购置书籍的效率。基于对读者阅读需求的把握,图书馆馆员可以分析出哪些资源是读者喜爱的,进而直接加大购买力度;最后,解读读者行为。读者在图书馆的活动过程就是很好的数据资源,如经常利用那些设备和区域,哪些设备和区域用起来还不是十分便利等,这些都是非常值得研究的,将分析产生的结果运用到读者的行为管理中,可以帮助图书馆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3.大数据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影响

大数据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深化发展必须依据大数据来进行。在图书馆中存在很多隐形的基础数据,但是这些数据常常被人们所忽视。图书馆必须重视和利用这些数据,才能不断满足用户的需求。比如,在淘宝浏览的商品,在支付宝界面就会再次推送出来,这就是大数据整合的结果。同样的,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方面,无论是借阅、还书、时间差、习惯等,都是大数据形成的基础,图书馆馆员要做好这些数据的积累和分析并以此为依据为读者推荐所喜爱的馆藏。

三、大数据融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所面临的问题和对策

1.数据的获取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数据获取问题一直是个难题。图书馆中存在的数据种类有很多、形式也各有不同,这些数据并没有章法可循。虽然数据处理的技术已经有了一定的进展,但是面对这样的难题,必要的方法就是成立一个专门管理数据的部门,进行信息共享。

大数据的特征就是信息量庞大和复杂不易分类,如果没有相应的部门对其进行整理,工作则无法进行。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过程中,可以针对大数据组建一个关于馆内的数据分析和管理部门,对大数据进行归纳和整理,这样有助于信息的共享和效率的提升。

2.人才的培养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大数据的时代,人才是竞争的根本,图书馆管理与服务需要的是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现阶段的图书馆存在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员素质偏低。但是由于圖书馆待遇问题和职业生涯的限制,使得图书馆难以吸引高端人才,且馆内的人才流失率较大。随着大数据时代的来临,图书馆内部也在进行着相应的变化,如管理方法、管理模式和管理技术等方面的创新,组建一支高素质的具备数据技术和管理能力的队伍成为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因此,图书馆要重视馆员能力素质的培养,加大相关技能的培训力度,积极与其他优秀的图书馆进行交流学习。

3.个人隐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大数据为人们生活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带来巨大的隐私安全隐患,这是由于大数据时代的开放性导致的。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当中,资源的共享会为馆员和用户带来巨大的便利,图书馆的实际价值也将最大化,但是此过程可能伴随着隐私泄露的严重威胁。要保护用户的隐私就要做到在技术上进行安全防范,对相关信息采取加密手段;在法律层面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对泄漏用户隐私者依法追究其法律责任;在图书馆内部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从内部做好防范安全工作。

4.利用大数据完善图书管理与服务

要应对上述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重点要在新技术和人员素质方面寻找突破口。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当中,首先,要及时进行新技术的更新,助力图书馆管理智能化发展。随着大数据的出现,数字化成为图书馆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未来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图书馆需要及时更新新技术,如引进线上课堂、创客空间、信息可视化系统等;其次,还要积极促进图书馆馆员角色的转变,使其适应快速发展的要求。要着重培养馆员的数字意识,帮助其认识到馆员的职能不仅仅是帮助用户提供借还服务,而是要成为信息专家。此外,还要不间断地培养馆员新的知识和技能,让其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四、结语

馆藏信息资源管理、用户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和时间成本管理中都蕴含着数据资源。大数据与图书馆管理与服务的相关联系的必然性,体现在图书馆中处处涵盖大数据,大数据又对图书馆管理与服务起着重要的作用。大数据融入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所面临的问题主要是数据获取问题、人才培养问题和个人隐私问题等,必须采取针对性方法进行解决,有效利用大数据完善图书管理与服务。

参考文献:

[1]张 毅,赵雅洁.论大数据在图书馆管理与服务中的应用[J].学术论坛,2018

[2]严 青.大数据在图书管理与服务中的实践探索[J].图书馆论坛,2018

[3]唐晓欢.基于大数据应用的图书馆管理与服务探讨[J].图书管理,2019

(作者单位:浙江科技学院)

猜你喜欢

探索大数据实践
社会转型期行政权控制的路径探索
房地产项目策划课程案例教学探索与实施
初中政治教学中强化新八德教育探讨
“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下的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生物专业师范生教学实习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基于大数据背景下的智慧城市建设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