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议大数据时代的图书馆服务模式

2020-04-20朱宁波

兰台内外 2020年4期
关键词:服务模式大数据时代图书馆

朱宁波

摘 要:目前,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已被应用到多个行业及领域,大数据技术也对各行业的发展产生了巨大影响。图书馆保存了大量的书籍及资料,其对社会、国家发展具有深远影响。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需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将其应用到图书馆服务中,以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本文阐述了大数据及大数据时代特点,分析大数据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对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策略进行探析。

关键词: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

信息化背景下,人们使用互联网查询信息、传递信息的几率越来越高,互联网及信息化技术在多个行业得到应用。图书馆存储了大量文献资源,也需积极应用互联网及信息技术,扩展服务内容、提升服务质量。

一、大数据及大数据时代特点

1.大数据。Gartner认为,需使用先进处理方式才能形成较大决策力,需较大洞察力才能适应及使用、多样化的信息即为大数据。麦肯锡全球研究所则表示,传统数据库软件不能实现获取、存储、管理及分析功能的数据集合即为大数据,且大数据具有海量、快速传输、多样化等特征。

大数据技术是互联网与民众生活及工作融合的产物,大数据受到各方的重视。结构化、半结构化、非结构化数据共同组成了大数据,且非结构化数据在大数据中所占比例逐渐增多。大数据的处理及分析需要特殊技术的支持,以实现短时间内处理海量信息的目标。大规模并行处理数据库、数据挖掘、分布式数据库等是适用于大数据的特定技术。

2.大数据时代特征

(1)信息传播速度增快。随着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大数据技术在逐渐优化、完善,且大数据技术在多个行业中得到应用。大数据背景下,人类发展速度增快,人类工作方式、生活方式也发生了改变。同时,人类认知方式、沟通方式也在不断变化。自大数据技术面世后,社会各界一直十分重视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究其原因为,互联网的出现使得信息传播速度加快。比如:人们可通过互联网了解世界各国刚发生的事情;国家颁布的政策也可通过互联网迅速传递给每个人。可以说在大数据背景下,信息时效性及信息传播速度增快。

(2)信息内容扩展。以往,受到时间及空间的影响,不同地区的民众不能实现信息的有效沟通。大数据背景下,民众可随时、随地实现信息交互,且信息种类也不仅限于文字。由此可见,大数据时代下可传播的信息内容有所扩展。

(3)信息资源较为复杂。大数据时代下,不仅信息传播速度、信息传播广度提升,同时可对信息进行预判。互联网背景下,数据每天都在产生、更新,人们对互联网这一信息传播途径的依赖程度逐渐增高。相较于其他信息传播方式,互联网可迅速、准确的传播各种信息。同时,互联网中包含了正面信息、負面信息,人们对信息的分辨能力较弱,因而部分人可能受到负面信息的影响。

二、大数据对图书馆服务的影响分析

1.图书馆服务数据资源增多。图书、期刊、报纸等都是图书馆的服务资源,部分图书馆已实现图书馆服务资源共享。目前,我国已步入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包含了图书、期刊等常规服务资源,同时涉及了半结构化数据信息(比如:读者借阅记录、读者查询记录)、非结构化数据(比如:视频、图片等)。以上多种类型资源共同构成了图书馆服务数据资源。

2.图书馆服务方式改变。以往图书馆主要承担为读者提供多种资源及信息的任务。随着大数据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服务方式也向着多元化方向发展[3]。图书馆服务方式也向着精细化、细节化方向发展,图书馆产生了多种新型服务方式。图书馆可利用大数据技术对多种资源进行深入挖掘,分析读者阅读喜好及倾向,为读者推送其需要的信息及资源,如此可提升读者的阅读感受及对图书馆服务满意度。

3.图书馆服务服务数据挖掘及保护。以往图书馆为读者提供服务的方式较为单一,且图书馆结服务构也不多样。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及应用,大数据技术在图书馆中得到广泛应用,丰富了图书馆数据类型及图书馆服务结构。在此情况下,图书馆要做好信息收集及存储工作,积极利用先进化设备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以便图书馆在海量数据中找到有用信息,从而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同时,图书馆要依据相关法律及法规开展服务工作,以保护读者的隐私及权益。

三、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服务模式改革策略

在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不断优化的同时,大数据技术与图书馆的结合将推动图书馆稳定发展。怎样优化图书馆服务模式,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则是我们需深入探析的问题。

1.建立图书馆云服务平台。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将面临一定的给予及挑战。大数据背景下,图书馆保存的数据量增多,相应的存储成本增高。图书馆需为读者提供所需数据,为保证可满足读者要求图书馆要保存海量数据,同时还要确保数据传递速度。为实现这一目标,图书馆要保证存储设备、软件等可满足数据存储及传递要求。图书馆经费较少,因而未能依据读者要求采购先进存储设备、软件。另外,不法分子入侵图书馆服务器,也是影响图书馆发展的重要因素。

利用互联网、广电网等网络,电视机、手机等设备即可完成云服务平台的信息交换功能。图书馆可建立云服务平台,充分利用自己海量数据存储、较强网络服务能力等优势,在降低图书馆运营成本的同时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

2.建立移动图书馆服务。不同读者对数据、信息的需求不同,因而图书馆应为读者提供个性化服务。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读者个性化需求问题日益凸显。为满足读者的要求、推动图书馆稳定发展,图书馆要建立移动图书馆[4]。图书馆不仅保存了海量信息,还肩负这传递信息的职能。每个公民都可在图书馆中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及数据。在此情况下,图书馆要积极应用互联网技术,建立属于本图书馆的移动图书馆。另外,图书馆还要制定与之相应的管理机制。

读者可使用智能手机、IPAD等智能设备登录图书馆APP,在APP上选择自己所需信息及数据。同时,读者的浏览记录、借阅信息、收藏记录都将保存在移动图书馆中。读者可利用智能设备搜素所需信息、收藏信息,可有效提升读者信息获取速度。同时,移动图书馆将依据读者浏览记录、借阅信息、收藏记录等,为其推送符合读者阅读兴趣及专业的信息,这对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有益。

3.综合应用多种技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近年来,多项技术已趋于完善,图书馆为提高服务质量要积极应用先进技术,提高图书馆智能化水平。比如:图书馆可为馆内所有图书设置智能定位标签,以提升图书查找速度;图书馆可利用地图定位技术确定图书位置;图书馆可利用二维码技术,便捷化管理图书等。总之,各种先进技术的应用可帮助读者迅速找到自己所需图书。另外,将支付宝、微信等在线支付技术与图书馆结合起来,以提高读者借阅图书所产生的费用。图书馆可利用先进技术建立图书馆信息服务系统,鼓励民众使用此系统,以保证读者迅速找到自己所需的信息。

4.针对读者开展个性化信息服务。图书馆存有大量数据,读者短时间内很难在这些信息中获取自己所需信息,因而图书馆要为读者提供个性化信息服务。如此不仅可提升图书馆服务质量,还可利用先进技术做好信息融合。读者可依据自己的用户名、密码登录云图书馆平台,依据自己的需要进行个性化设置,以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

图书馆可通过微博、微信等途径为读者推送其所需信息。如此不仅可避免读者花费大量实践搜索有用信息,同时可提升信息时效性及图书馆服务质量。随着图书馆个性化服务的开展,可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推动图书馆持续发展。

5.为读者提供RSS个性化信息服务。近几年,图书馆存储的数据信息逐渐增多,读者在搜索所需信息时需耗费大量时间。图书馆可通过RSS个性化信息提升图书馆服务个性化水平。图书馆可使用先关技术对本馆存储的信息进行整合、分析,读者可利用RSS个性化技术迅速获取自己所需的信息。图书館可利用信息技术建立RSS阅读器,搜索网络资源、新闻信息,依据读者需求制定个性化服务方案。为推动图书馆稳定发展,我国图书馆需积极应用RSS个性化信息定制系统。

四、结语

大数据技术的发展给图书馆带来了机遇,图书馆要加强对大数据技术的分析及应用,充分利用大数据技术建立信息化服务模式,为读者营造专业、舒适的阅读环境,进而实现提高图书馆服务质量、推动图书馆稳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尹全勤.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策略研究[J].科技传播,2019

[2]卢照娟.大数据时代图书馆”互联网+”服务模式的构建[J].绥化学院学报,2017

[3]李方园.大数据时代图书馆服务模式的变革及实现[J].通讯世界,2017

[4]严刚强. 大数据时代高校图书馆服务模式研究[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 2017

(作者单位:广东深圳市坪山区图书馆)

猜你喜欢

服务模式大数据时代图书馆
图书馆
基于云计算的数字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模式研究
文化馆总分馆制服务模式的实施探索
大数据时代下图书馆的服务创新与发展
大数据时代高校学生知识管理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去图书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