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改进大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以服务学生就业的探索

2020-04-20金江梅

兰台内外 2020年4期
关键词:学籍档案大学生就业管理

金江梅

摘 要:学生的学籍档案会伴随其整个学习生涯,甚至伴随他的人生发展。因此,高校方面必须对大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工作予以高度重视,确保学籍档案管理工作科学合理、准确无误,为大学生的职业规划负责,服务于大学生就业。为此,本文将具体阐述现阶段大学生学籍档案管理的缺陷,并基于服务大学生就业视角提出档案管理的优化策略。

關键词:大学生就业;学籍档案;管理

在我国人事档案中,高校学生档案的占比不容小觑。一般来说,学生的每一次升学过程、从小到大获得的每一次荣誉或者处分都被记录在案,是学校以及未来用人单位考察学生的第一手资料,在大学生的就业规划中占据重要地位。当大学生真正步入社会以后,其工作单位的人事档案建立也以学生学籍档案为参考依据。因此,高校方面务必要加强学生学籍档案管理,优化大学生就业服务。

一、学籍档案管理现状

1.档案内容单一

学籍档案关乎学生的未来就业走向,是因为学籍档案中不仅包含一名学生该生各个时期的学籍资料、高校录取资料、党团材料,还涉及到学习成绩表、体检表以及每一次奖惩的详细记录表等等,这些材料都是单位在招聘人才时要优先考察的内容。但是,客观来说,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学籍档案内容过于单一,单位能从学籍档案中获取到的信息有限,导致学籍档案不能成为人才选拔与录取的充分依据。在现代经济体制与市场需求下,企业事业单位更希望能对未来员工的诚信体系、能力水平以及综合素质有全面的了解,而目前的学生学籍档案显而易见,未达到这一水准。内容形式化、评价公式化,导致企事业单位很难在学生的学籍档案中获取真正有用的信息。因此,学生的学籍档案模棱两可的状态,就会在市场经济的发展下失去存在价值。

2.档案安全无保障

在学生正式步入大学校园前,高中时期学生的学籍档案递交到大学档案馆的途径不规范。一般来说,高中会将学生的学籍档案进行密封保存,但是当学生高考后,绝大多数高中都会将学籍档案发放到学生手中,由学生暂时保存,导致档案的管理缺乏严格统一的标准。甚至出现由省市的招生办寄发或者由学生的原中学寄发档案的情况,当然这种只占极少数,其余都是通过各种不确定的途径递交给大学档案馆。导致新入学的大学生弄丢学籍档案的状况频发,档案交接工作无法顺利完成,影响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效率。

3.档案原始材料缺失

受到地区差异的影响,各地区中学对于学生的档案材料的收入可能存在着细微差异,所以实际收入在档案内的学生基本信息材料不齐,不符合国家的统一标准。尤其是各大高校网上招生录取已经成为时代的趋势,但是高中方面对于学生纸质学籍档案材料的整理与收入却始终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地区的学籍档案不包含最基本的学生身体素质报告和学生历年学习成绩内容,学习材料残缺不全。而且,学籍档案中很多涉及到教育局以及学校盖章签字的材料真实性值得怀疑,学籍档案的填写也不符合统一标准。因此,每年高校都会有部分学生的学籍档案必须返回生源地进行完善,从而导致档案管理工作的进行阻碍重重。

4.档案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时代的发展和进步,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已经在各大单位广泛普及。但是,我国很大一部分的高校在进行学生档案管理时还存在体制不统一的初级问题。客观来说,我国高校现阶段存在争议的几种档案管理模式分别是直接交由学校档案馆管理的模式;直接交由人事部门管理的模式;直接交由二级学院分散管理的模式。无论是在哪种管理形式下,高校对于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都无法实现高度统一,在后期的学籍档案管理与归档中,效率十分低下。而且,信息化档案管理模式显而易见没有真正在各大高校范围内普及,负责档案管理工作的人员依旧使用传统的人工管理模式,导致档案管理的安全性令人怀疑,且后期的学生基本信息查询工作需要大量时间精力。高等教育的门槛逐渐降低,高等院校数量以及生源质量在短短几年内激增,而学生的档案材料管理工作任务量也大幅度增长。但是,在高校管理中,学籍档案的管理本就具有存放时间短、流动性明显的特征。而且,学生毕业后的就业方向愈加多元化,院校的档案投递工作面临着巨大挑战。除此以外,高等院校在学生的学籍档案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问题,如很多单位企业在学生毕业前一个学期就已经开展校招活动,但是学生学籍档案的集中整理一般是学生毕业离校之际。这就导致上述企事业单位在人才招聘时对学生的信息不能充分了解,阻碍了学生就业。

二、提高档案管理效率的措施

1.树立为学生服务的宗旨

对于毕业后亟待找工作的当代大学生来说,高校所收入的学籍档案记载着学生各个成长阶段的最真实历程,可以称作是学生整个学习生涯的人生履历。高校负责学籍档案管理的人员必须认识到学生的这些资料对于学生考研、出国留学、职务晋升等都有重要影响,他们的责任尤为重要。

首先,所有负责高校档案管理的相关人员必须从理念上对档案管理高度重视,以为学生就业服务为基本宗旨。其次,相关人员要以较高的职业素质去认识档案管理这项工作,对学生的人生发展负责,强化档案技术管理。再次,高校相关人员在整理学籍档案时,必须有高度的人文情怀和创新精神,提升自身的计算机技术应用水平,尽可能的对档案的整理和归类工作进行技术上的创新,在保证档案管理工作圆满完成的前提基础上提高归档效率。最后,管理人员要立足于学生的就业实际,考虑到学生就业压力大的现实情况,在档案管理工作方面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服务,坚决不让学籍档案方面的问题拖慢学生的求职脚步。

2.创新就业服务

现阶段的高校学生学习档案主要可以划分为在校生档案和毕业生档案。随着高等教育的大范围普及,高等院校每年开设的专业数量以及招生规模大幅度增长,这就意味着负责高校学生档案管理工作人员所面临的任务量愈加繁重。所以,相关人员必须立足于就业服务,创新档案管理方法,使其满足时代发展和教育进步的需求。因此,档案管理工作的负责人员要进行从思想观念到相关技术的创新,以时代发展的需求为原动力进行档案管理创新。其次,院校的相关负责人员必须全方面普及档案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令广大师生都对学籍档案予以高度重视,必要情况下可以对档案管理采取一系列硬性措施,以确保档案管理工作准确无误。同时,高校方面的领导层应该对档案管理工作的创新与时效性进行督促,把其作为绩效考核的一项关键内容。除此以外,在档案管理工作中可以适当融入党的先进理念与政策精神,保持档案管理工作的先进性与科学性。

3.树立全局观念

判定一名学生是否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最直观依据便是这一份学籍档案,这份档案的数字信息以及文字信息,客观公正的评价每一名学生的发展状况。所以,高校档案管理人员务必秉持高度责任意识,妥善管理好每一名学生的重要求职凭证。面对这种局面,院校方面可以统一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素质水平,打造专业化的学生学籍档案管理团队。同时,院校方面可以对档案管理工作进行详细的职责划分,将每个学院甚至每个班级的档案管理工作划分到个人,以确保每名学生档案信息的完整化。而且,院校方面应该提倡学生档案信息的及时收录和整理,不应把档案信息的整理堆积到学生毕业季,耽搁学生的求职进程。毕竟,学生学籍档案的管理效率侧面反映了学校管理水平乃至核心竞争实力,院校方面以及专门负责档案管理的工作人员必须树立全局意识,将目光放长远。

4.打造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

信息化技术在档案管理中的渗透不过是时间问题,广大档案管理人员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前提基础上,务必要致力于信息化档案管理系统的打造。

一方面,院校要引入信息化水平较高的新时代人才,为院校学生学习档案管理注入新鲜血液。另一方面,院校要定期对经验丰富的档案管理人员进行计算机技术培训,解放思想,创新档案管理人员的思想观念,增加高校档案管理的效率,使档案查询工作更加高效、便捷,为学生的就业提供优良的服务体验。

三、结束语

高校档案管理工作必须立足于为学生的就业工作服务,为学生的求职生涯提供依据。所以,院校档案管理应从全局出发、创新就业服务、打造先进信息化系统、为学生就业服务,最终实现为社会主义建设输出中坚力量的教学宗旨。

参考文献:

[1]张 良.利用学生学籍档案做好大学生就业服务新思路探究[J].中国市场,2018

[2]谢 静.基于大学生就业服务的高校学生档案管理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

[3]叶晓丽.基于服务就业视域下大学生档案管理方法探究[J].黑龙江档案,2018

[4]朱慧丛.基于服务就业视角的大学生档案管理方法探索[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7

(作者单位:石河子大学档案馆)

猜你喜欢

学籍档案大学生就业管理
关于高校学籍档案管理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探讨
小学档案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高校校园招聘模式创新探究
高校职业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完善策略研究
“精细化”职业指导大学生就业的分析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信息不对称条件下的大学生就业研究
对加强职业院校学籍档案管理的思考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