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物理课堂引入视频教学的常见问题及建议

2020-04-20林碧昀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视频教学物理课堂

林碧昀

【摘要】  大量的视频教学引入初中物理课堂,给物理课堂注入了生动有趣的血液,但教师选用的视频教学也带来了许多的问题,本文旨在关注如何更有效地应用视频素材展开教学工作,对视频的筛选、视频的播放时机、以及播放视频的方式方法以及利用视频素材解决教学重点难点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使用视频教学的合理建议和措施等。

【关键词】  视频教学 物理课堂 筛选视频 慢镜视频DIY

【中图分类号】  G633.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47-02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移动互联网技术、网络技术等蓬勃兴旺为课堂教学带来越来越多的教学素材。视频作为教学媒体,现今已经大量进入物理课堂,无论年纪大或小,绝大多数的物理教师已经把视频越来越多地应用到了日常教学之中。

视频能引入到课堂教学的多个环节,它生动有趣,集中了声音、影像、色彩等青少年喜闻乐见的要素,符合青少年好奇多思的心理特点,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思维强度。视频在短时间内信息量巨大,可以提高和拓宽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可以把旧知识和新知识合理地融合在一起,让物理课堂与学生们生活结合起来,使物理现象变得更有趣,更有用。

一、教师使用视频教学的常见问题

1.视频选取过于随意

在新课导入环节选择的视频过于冗长,涉及知识面太广,离生活较远,创设情境教学不合乎学生的实际。例如:《摩擦力》一课时,某教师播放了一段时长为2min的电影《卧虎藏龙》片段,男女主角在竹林中激烈战斗,时而飞檐走壁,时而顺着竹林中的竹子上下飞舞,被剑切下的竹子有的插入另一枝竹中,有的直接插入地中,刀光剑影,学生看得十分过瘾,但是,视频涉及的“摩擦力”现象过多,信息量太大。学生要观察哪个物体?观察什么现象?对哪个物体作受力分析?学生兴致勃勃地看完后,还会被视频干扰了思路,使注意力分散。又如,在上《运动的描述》一课时,某教师选取的视频导入片断是电影《闪闪的红星》,设计意图是想通过男主人公在江中划竹筏时比较竹筏与岸边,竹筏与水的运动情况;另外,也想通过这个爱国主义的经典电影,激发出学生们勇敢、正直的爱国主义情怀。但是,这部电影由于年代久远,00后的学生基本不了解这部电影的历史背景和意义,再加上该电影的色彩较单调、配乐也较古老,离学生的现实生活遥远,所以引不起全班学生的共鸣,没有达到很好的效果。

2.视频播放前,教师没有给出恰当的引导

例如《摩擦力》一课,电影《卧虎藏龙》片段播放完毕后教师才问:大家看到了什么现象?学生面面相觑,看到的现像实在太多了,如何描述呢?不仅没有把学生的思维集中引导到今天的课题上来,还打乱了上课的节奏,割裂了视频与课堂教学之间的联系。所以笔者认为,这就是课堂中的低层次思维。

3.用视频教学代替学生必做实验教学

物理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条件动手实验的,无论是教师演示实验还是学生实验,都不应该用其他方式代替。例如,八年級物理上有一个学生实验“观察水的沸腾”,笔者认为教师不应该出于安全因素不让学生做实验,而只是播放视频让学生观察视频中的现象。“固体的熔化和凝固”实验也是一样的,不能因为实验的难操作性和占用的时间较多,就使用视频教学,而放弃了学生的学生动手实验的机会。只有当一些隐晦难懂的原理或在初中物理实验室中是没有条件可以直接演示的,比如说: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托里拆利实验测量大气压强的大小,白炽灯丝发光的原理等,这类实验的视频才适宜在课堂上播放,而不用简单的用播放视频来代替物理必做实验。

4.视频播放时机选择不当

课堂教学要能反映物理学与生活、技术、社会的紧密联系,STS这部分内容,也要求我们的物理教学中,教师要有“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意识。播放视频的时机选取也是有技巧的,是用于新课导入时播呢,还是在授课之后播放呢?一个恰当的时机,能给学生带来恍然大悟的灵感,也能引起学生一系列相关问题的思考,让学生的思维得以更高层次的煅练。例如:“纸锅烧水”实验视频,有的老师选择了在上新课前作为导入新课时播放,问同学们有没有认真观察过“沸腾”现象,用纸折成的锅,里面的水会不会沸腾,而纸锅会不会“烧”起来?笔者认为这时播放该视频是不妥的,不仅有多个知识点在这个视频中出现,而且还干扰了学生对“沸腾现象”的观察重点,时机的选取是错误的。

5.视频的作用没有得到最大程度的发挥

有很多教师无论是导入新课时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视频作为教学媒体后,都很少再会第二次播放同一个视频,笔者认为,这是一次资源的极大浪费。新课导入时,视频的作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主,并设置有一定思维度的问题。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播放视频而播放,就不能使教师精心准备的素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

教师存在上述问题的原因可能是不知道视频在物理教学中的作用,以为只是用来吸引学生的眼球,活跃课堂气氛。视频素材作如果在物理课堂中使用不当,会给学生和老师带来较大的困扰,使物理的教与学都达不到理想的预期。笔者认为,只有教师理解了视频在物理教学的作用,才能在适当的地方选用合适的视频辅助教学。

二、视频教学在初中物理课堂上的作用

1.视频教学在新课引入环节,比其他素材更容易引起学生的注意力,排除其他干扰,提高课堂效率,学生进入学习状态快

2.视频教学是物理实验的有效补充,它能帮助学生理解那些课堂上不易清晰观察或只能在特殊条件下进行但在课堂无法完成的物理实验的现象或原理,为物理课呈现更严密的逻辑性和完整性,更有效突破教学的难点

3.视频教学在短时间内信息量巨大,可以提高和拓宽课堂的深度和广度,增加课堂的容量。而且利用视频可以反复播放的特性,把实验现象、原理重复播放,可以让学生更容易理解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教学有效性

综上所述,教师只有理解了视频在物理教学的作用,才能结合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实验教学与视频教学良好的结合起来。

物理课堂引入视频教学的建议

1.视频的录制和筛选要贴近学生生活和实际

现代化的技术和网络让视频的拍摄和选取都非常便利,我们随便可以录制生活中随手可见的物理现象,也可以很方便就从网上找到符合教学要求的视频。但是,网络上大量信息的筛选也是要符合自己学生认知水平的、感兴趣的、身边常见的事例才能引起学生最大的共鸣。例如,在学习《运动的快慢》时,恰逢每年一度的校运会,笔者便会利用手机拍摄几段有本班同学参与的短跑冲线视频,作为新课引入时播放,学生兴趣浓厚,效果非常好。再如,为了解决学生对“物质的质量不随物质的状态变化而改变”这个知识点,笔者拍了一个视频:一杯用电子秤秤过为200g的水第一天晚上放入冰箱后,第二天早上取出来秤量水结成冰后质量是否改变?在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我播放后,学生十分清晰地知道了这个视频中的答案。

2.播放每个视频前,都应设置恰当的问题对学生进行引导

视频生动有趣,容量巨大,如果没有教师给予恰当的引导,学生看视频的目的是不明确的。只有带着问题去观察现象,才能引导学生开启正确的思考,只有这样的视频素材才是有效的。

例如:在播放“真空罩演示水的低压沸腾”视频前,笔者先要在黑板上写两个问题:1.真空罩内的气压变化了吗?为什么?2.你是通过什么现象得知水沸腾了?学生带着这两个问题再观察视频中的现象,相信很快就知道了水能低压沸腾的结论。又如,在播放《人移动抛球》视频前,笔者也要先在黑板上写出引导学生思考的问题:1.一个站在移动小车上的人向空中抛出的球,会落回到这个人手中吗?2.球为什么不能留在空中?

3.视频可用于突破教学重点或习题中的难点

物理实验通过可视的实验现象,给学生提供证据,让学生理解物理概念、发现物理规律。但,有些物理实验的现象不明显,并不能给学生提供可视的证据。正因为没有关键的实验现象提供有力的证据,学生就可能没办法理解相应的物理概念,没办法总结出物理规律,这些实验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教师可利用现代科学技术自制慢镜头视频,让这些原理动态化、细致化和更清晰,有助于帮助学生突破重点、难点。

例如:白炽灯丝发光的原理视频,通过慢镜拍摄,在十万分之一秒的瞬间,学生可观察到灯丝从通电开始,电流产生的热量渐渐增加达到一定温度时灯丝瞬间被照亮的神奇一刻。学生对平常的灯泡通电发光的现象习以为常,能通过这个视频让他们更深刻地理解灯丝发光的原理,而不再是死记硬背,有着非常好的效果。

再如:在做“物体对外做功内能减小”实验中,由于教师演示实验的时间很短,产生的现象不容易观察等特点,教师可以先用一模一样的实验器材预先慢镜拍摄好该实验,在学生要求“重做实验”时拿出来播放,此时,塞子弹起来一刻集气瓶内的“雾”出现得非常清晰,学生会禁不住拍起手来,这样的课堂既有真实的演示实验,还有对演示实验的补充慢动作视频,教学效果是非常明显的。

又如:在测量“小灯泡和led灯的功率”实驗中,为了弥补学生在实验课上操作时间不足,特别是测量led灯泡时电流表示数过小无法精确读取的缺陷,教师可以利用2个直流稳压数显电源,预先拍摄好两个视频:一是两灯实际功率相同(均为0.15W时,两灯的实际电压和电流的读数比较;二是两灯亮度相当时,它们的实际功率的读数比较。此实验不直接在堂上演示的原因是稳压电源灵敏度较高,调节过程较烦琐,耗时较长,所以拍摄视频效果更佳。通过上述实验视频的作用,能突破“测量小灯泡的功率”这节课的教学难点,让学生对小灯泡的功率有更深的理解和认知,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

又如,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时,教师可以事先把上一个班上课的沸腾和未沸腾的现像用视频和图片的方式拍摄下来,在下一个班完成学生实验后展示,让学生分辨哪种现象才是沸腾了,区别在哪。这样一来,学生对实验现象不再是看过就忘,而是可以通过别人的实验重新回忆起自己的实验过程,从而更加牢固地理解沸腾时的现象和特点,很好地突破了学习上的难点。

4.利用视频进行教学或课堂小结

有很多教师无论是导入新课时或在教学过程中使用了视频作为教学媒体后,都很少再会第二次播放同一个视频,笔者认为,这是一次资源的极大浪费。新课导入时,视频的作用是为了引起学生的兴趣为主,并设置有一定思维度的问题。如果教师仅仅是为了播放视频而播放,就不能使教师精心准备的素材得到最大化的利用。若教师能再次重播视频让学生用本节课学到的知识去解释视频中的疑问或现象,就可以起到首尾呼应,画龙点睛、课程升华的效果了。

5.布置课外作用可采用让学生录制视频的形式

视频作为教师布置课外作业的独特形式,不再拘泥于单纯、枯燥的纸笔练习,而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到课外动手做实验、拍摄视频等学习上,如《热现象》课后可布置学生完成“纸锅烧水”实验视频的录制;《光现象》课后可布置学生完成“小孔成像”视频的录制、《压强》课后可布置学生完成“大气压强”“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液体压强”视频的录制等,并在物理课上播放,既能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更能让学生的动手实验等综合能力得到最大的提高,让物理学习更多样化、生动化。

总之,初中物理课堂引入视频教学既有促进教学效果也可能导致课堂低效等问题,只有教师理解了视频在物理教学的作用,才能结合每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把实验教学与视频教学良好的结合起来,达到更高效的课堂教学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孙婉琦.微视频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应用的实践研究[D].2018,(5).

[2]苏静.微课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J].亚太教育,2016,(8).

猜你喜欢

视频教学物理课堂
视频教学模式在高校计算机教学中的实践研究
关于物理课堂演示实验教学的思考
浅谈情景模式在物理课堂中的有效创设
物理课堂需要“三笑”
物理课堂中促进学生有效学习
例谈打造生活化物理课堂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课堂情境教学模式刍议
视频教学在中职畜牧兽医教学中的作用研究
基于HEVC的视频教学资源库建设研究
视频教学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