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有方,复习有法

2020-04-20谭清华

中学课程辅导·教育科研 2020年9期
关键词:九年级

谭清华

【摘要】  中考强调学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教师就要在此标准下带领学生建立起活用知识的思维机制,让学生能够顺畅地将知识之间建立起联系渠道,从而从整体上把握历史学科的组成体系,使知识之间产生联系的线索,进而打破教材中的章节界限,真正实现知识灵活化、动态化。点圆式复习法是实现以上目标的有效措施,其能够使学生从被动机械记忆转化为主动联想,真正将思维扩散到多个区域,进而提高自身的复习效率和质量。

【关键词】  点圆式复习法 九年级 历史专题复习

【中图分类号】  G633.5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992-7711(2020)09-091-01

九年级是学生课业繁重的复习阶段,教师就可充分发挥点圆式复习法的引导优势,让学生在复习的过程中大胆创设“点圆式”的知识框架,开发自身的创造潜能,使已掌握的知识得以强化和巩固、模糊的知识得以清晰和明确、遗漏的部分得以弥补和完善,切实为知识的活用和迁移奠定夯实的基础。

一、有机串联信息,系统归纳知识

历史知识具有较强的关联性,要想将知识灵活运用,就要将历史知识积点成线、以线成面、以面结网。因此,教师可将历史的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或有重要作用的人物、事件、现象等等信息作为线索,并以此为圆心,建立圆周,带领在学生稳定、完整了解知识框架的基础上,利用点圆式的复习方法带领学生串联信息、归纳知识。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专题时,就可应用“基础串联法”。在复习过程中,教师要着重抓住“李鸿章”这一关键信息,并将其作为圆心,将不平等条约、太平天国、洋务运动等等基础知识规划成母圆,引导学生从该部分内容进行发散思维探索。接着,教师又可将“太平天国”作为圆心,将清末新政、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知识点归纳成第二圆周,这些知识的联合能够为学生搭建出“近代中国人民抗争与探索”的子圆圆周。然后,教师再以《不平等条约》为圆心,将第一次和第二次鸦片战争签订的《南京条约》和《北京条约》、甲午中日战争时签订的《马关条约》、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签订的《辛丑条约》规划成圆周,为学生搭建出“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化过程”的子圆。

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学生能够从“李鸿章”这一历史人物有条理、有目的地将基础知识纵横交叉,并将各部分内容进行系统的、规范的、准确的归纳和总结,使各部分知识在原有知识的体系上建立起“网络体系”,进一步让知识深化到学生的脑海中。

二、关注历史背景,挖掘专题核心

世界历史的内容复杂且范围较广,教师就要优先带领学生对该部分历进行整体性认知,引导学生在已有的基础上挖掘世界历史某一专题内容中的核心部分,并着重探究历史现象或历史事件的大背景,从而将某一时期的事件和现象总体归纳,展开统一性复习。

比如,教师在带领学生复习世界近代史工业革命的专题内容时,就要牢牢抓住“工业革命”这一核心内容,带领学生进行分析和探究。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将“工业革命”这一内容作为圆心,扩散到各国的改革,将改革内容规划成母圆,从而让学生明确资本主义得以进一步发展的主要原因正是工业革命。在学生从核心内容不断向外挖掘时,教师要适时给予调整思路,但不以消极、负面的态度评判学生规划的圆内知识,并鼓励学生积极展开交互,彼此交流已获取的相关信息,如:“工业阶级力量壮大,导致以铲除阻碍资本主义发展为目的的革命出现”、“工业革命改变了社会关系,导致无产阶级产生,出现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资本主义力量得以强化导致西方资本主义加大了掠夺亚非拉地区的力度”等等。只有教师带领学生将历史发展过程中的关系逐一揭示,才能够将分散的历史事件整合成固有整体,让事件中的联系因果更加明确和清晰,从而使学生的复习效率和质量达到最优状态。

通过这样的复习模式,學生能够迅速从某一专题的核心出发,将某一时期出现的历史事件和历史现象归纳到一个历史大背景中,从而运用因果联系法,将历史中存在的因果关系进行延伸,最终形成客观的历史知识框架和理性的认识。

三、比较历史特点,认知历史本质

比较法是能够将不同事物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的方法,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坚持使用比较法将某一阶段的历史特点牢牢抓住,并以此为线索挖掘历史现象和历史事件背后的本质特征,从而认知在这一整体中的两个比较体之间的共性与个性。

比如,教师可将早期英国、法国、美国的资产阶级革命作为统一整体进行比较;将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和影响进行比较;将工业革命前期殖民掠夺与后期殖民掠夺产生比较,挖掘前后两个阶段的不同特点等等。通过两者在统一整体中的比较,学生能够清晰地了解到资产阶级革命的共同发展规律以及革命的不同模式,更能够通过比较认知到两次工业革命的具体不同,以及其对历史发展造成的差异化影响。在学生比较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己所获取的信息以思维导图的形式展示在黑板上,在某一学生进行阐述时,教师可针对专题的某一环节提出质疑,讲述同学根据已有的知识进行分析和解释,必要时教师可引导其他同学针对该内容进行补充和完善,充分地让学生抓住不同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内在联系。

通过点圆式的比较方法,教师能够引导学生将相对孤立的、分散的历史事件和现象,按照相同的规律和联系进行二次整合和归纳,这不仅能够有效培养出学生自主探究历史学科知识的良好意识,又能够推动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多维度的理解历史本质,从而在“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这一过程中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此外,在学生进行比较型的归纳和整理时,还能够有效地理清复习思路、加强记忆。

结束语

综上所述,点圆式复习法在九年级专题复习中具有极为明显的优势,其既能够保障学生在复习过程中的流畅性、高效性和独特性,又能够推动学生从死记硬背转变成主动识理、明义,最终获得新颖的创造性成果。

[ 参  考  文  献 ]

[1]朱明宇.初中历史中考复习方法初探[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2019(39).

猜你喜欢

九年级
关于九年级思想政治教学的深入思考
九年级英语的有效性教学
浅谈九年级的历史教学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教学点滴体会
九年级语文教学的初浅认识
如何上好九年级英语复习课
提高九年级数学教学质量的策略研究
九年级思想品德课课堂沉默的原因和对策分析
关于九年级化学实验创新教学的思考
对九年级化学教学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措施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