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民族国士

2020-04-20武佳琪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摘    要:何为“国士”?《左转》当中这样解释:指一个国家当中最为优秀的人。在我国辉煌的五千年历史文化当中,先后涌现出的国士可以说是不计其数,这些国士扛起了自己身上的责任,肩负起了时代使命,在自己的人生当中,谱写了不平凡的时代传奇。正是有了无数国士的支撑,中华民族才能从一个辉煌走向新的辉煌,这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一个根本原因所在。

关键词:国士;新冠病毒;负重前行

2020年注定是段不平凡的岁月,新型冠状病毒对中华民族甚至是全人类发起了挑战。自从疫情出现以来,我们国家就进行了全面动员状态,打赢这场疫情攻坚战成为了全民族共同的信念所在。在疫情防控防范的一线,总是有那么些人在负重前行,他们为了最广大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为了守护来之不易的改革发展大局,他们俯下身子,把自己融入到了波澜壮阔的抗疫历史征程中,用一个个丰富动人的画面,让我们真正了解了什么是国士。他们真正屹立到了疫情防控防范的最前沿,这是国士的担当体现,更是国士内心美的生动诠释。

孔子在《论语》当中这样讲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社会发展的栋梁之才,应当牢记使命,让自己拥有一颗坚毅的内心,把自己融入到历史当中去。这是历史上最早关于“士”的相关文学记载,这也说明了我们国家有着非常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这对于国士文化的形成也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从历史文化的学习中,我们可以清晰的看到,每当历史关键时刻,正是因为有了国士的出现,我们的民族才能找到主心骨所在,面对前行的历史征程,也才能有奋勇向前的底气所在。顾炎武“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用自己的担当扛起了天下重任;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靠着自己的气魄领导了震惊中外的虎门销烟;周恩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用自己的一生诠释了对国家对民族的身后情感……时间一晃,走到了今天,全面深化改革正在全面铺开,民族复兴也进入到了攻坚阶段。新冠病毒疫情的出现,是我们全民族面对的一次大考验,也就是在这样的特殊时期,一些国士愤然挑起民族重任的担子,冲到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有了他们的存在,中华民族变得更加坚毅,有了他们的存在,中华民族更好的把握住了未来前行的方向。

钟南山院士在2003年的非典疫情时就坚定了为中华民族奉献一切的信念,在最危险的地方,我们总是能够看到他的身影,在最无助的时候,我们总能从他的笑容中感受到力量的存在。时间就是这样不经意的流逝,17年转瞬之间就过去了,在当前的新冠病毒疫情防控中,我们又看到了他的身影。他已经82岁了,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这个年龄应该是颐养天年的时候,是身边孙儿饶膝的时候,但是,心中的那份责任,让他放弃了这些,身上的担子,让他继续前行。从新冠病毒疫情出现的那一刻起,他的心就已经和人民联系到了一起,就已经和怎样防控防范疫情融为了一体。从新闻报道中,我们看到疲惫的钟老坐在动车上,手头依然放着各种研究材料,在疫情面前钟老体现出我们中华儿女最为刚毅的一面,不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绝不收兵。这就是国士的担当所在,这就是国士的情操所在。同样,已经70多岁的李兰娟院士,在这场疫情中很好的诠释了“女性半边天”这句话,看到她脱下防护服,受到挤压而严重变形的脸部,我们不免心中不忍。她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更为了心中的那份担当,用大義书写了新时期的国士内涵,我们心中不免满是自豪,我们国家有了这样的国士支撑,有了国士在坚守,何愁病毒不灭,何愁民族不复兴。

作为新时代的一名青年,我们应当自觉地向这些国士们看齐,传承他们身上的那份荣光,践行在历史发展的最前沿上,以舍我其谁的那份责任扛起民族复兴的重担来,也只有这样,才能让国士的精神文化更好的普照中华大地。

作者简介:武佳琪,女,1999年9月出生,现就读于华北理工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