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创新研究

2020-04-20郭雪菲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郭雪菲

摘    要: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力量对于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至关重要,结合学校家庭社区,全面创新小学德育模式,打造德育共同体,对于小学德育工作成效的提升大有裨益。本文认为,学校要积极开展课程育人,家庭要注重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协同配合,社区作为社会的重要细胞必须承担育人功能,在此基础上,多措并举强化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切实保障小学德育成效。

关键词: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小学德育创新

传统小学德育模式,主要依靠小学德育课程,辅之以相关的教学活动,这种教育模式,在有效促进小学生道德素养提升的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如德育力量薄弱、家庭社区德育短板效应明显等。要想进一步提升小学德育成效,必须进一步革新德育模式,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体系。

一、依托学校课程,全方位育人

学校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模式中发挥着核心作用,而课程是学校德育工作开展的重要基础,因此,要想打造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模式,必须依托学校课程,开展全方位育人。课堂的开展,不仅要积极关注课堂教学,还要紧密结合教学需要和学生道德发展需求,认真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辟以学生道德教育为主要内容的第二课堂,全面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达到课程育人的目的,实现学校在德育中的作用发挥。这一过程中,作为育人活动主要实施者的辅导员,要发挥主要作用。

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一直在严格落实德育课程,充分借助德育课程中的教学主题,注重发展学生道德认知,充分利用各类资源,积极开辟第二道德教育课堂,策划举措道德教育活动,增强学生道德修养。如:组织开展“开学典礼”、“升旗仪式”、“入队仪式”、等多种活动相结合的方式,消除学生畏学情绪,培养学生爱学乐学、积极自信的良好心态。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并将爱国情感转化为发奋读书的实际行动。通过入队仪式,让学生感受作为一名光荣的少先队员的神圣使命。通感恩节活动培养学生懂得感恩、学会回报、勇于担当、自觉履行家庭责任的能力。我还会组织少先队开展“习爷爷的教导记心中”、“我是新时代好队员”分享会、“祖国发展我成长”“核心价值观记心中”“小手拉大手”等少先队活动。学校少先队在中队、大队设立不同激励机制,鼓励少先队员为集体争光,形成良好的氛围。通过形式多样的主题教育活动,进一步增强队员们的责任感,从而自觉养成良好的习惯,起到教育一名队员,带动一个家庭,辐射整个社区的作用。

二、密切家校协作,全领域育人

家庭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模式中发挥着主要作用,其主要性不仅体现在家庭是学生除了学校之外待的最长时间的地方,更因为家庭是学生道德发展的最初起点。这种“原生态”影响往往直接决定着学生德育成效能否提升。因此,必须采取多种举措,密切家校协作,推动实现全领域育人。辅导员要发挥主动性和能动性,积极与同事配合,强化与家长之间的联系,邀请家长进入学校德育格局的大体系,发挥家庭教育作用,推动德育工作的开展。在这一过程中,活动可以作为家校协作的有效载体。

我经常组织开展家校合作方面的各种活动,鼓励和吸引家长参加。我会帮助家长优化家庭教育环境,引导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正确的方式、良好的行为去影响子女。我会邀请家长进入学校,在家长会的时间组织一系列的亲子活动,拉近家长与学生的距离。另外我还利用QQ、微信等方式与家长积极沟通,加强学生德育的配合协作。通过这种家校合作,使家长学到教育孩子的知识,也让我更加了解了学生、家长以及他们之间的亲子关系,在学生德育方面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携手社区力量,全力度育人

社区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模式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这点我们必须高度重视。社区教育实际上也是一种教育形式,其对于学校德育的补充有着重要价值。因此,面向小学阶段学生开展德育,必须重视社区力量,以更全更强的力度推动育人。在此有一方面需要我们正视,社区与学校的密切配合,需要双方共同达成育人意向,但这种意向往往体现在宏观层面,任何具体协作动作,都需要辅导员、社区工作者等群体来具体落实,因此,这两个群体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辅导员要善于把握各种有效时机,与社区协作,共同面向学生开展德育活动。

我所在的学校,就积极与驻地社区联系,坚持走进社区、服务社区的理念,全面争取社区教育力量的支持。作为少先队辅导员,我主导并参与了多数学校社区协同开展的活动。例如,我们每年都会联系社区的老干部,或者具有专业特长的社区人员,到学校向学生讲述亲身经历的道德故事,引导学生建立一种崇尚道德的价值取向。再比如,我们还会在每年寒暑假,鼓励学生进入社区开展社会实践活动,让学生在接触社会的同时,全面提升道德修养。这些教育活动不仅深受学生和社区的欢迎,而且达到了创新德育、提升德育成效的目的。

四、注重心理引导,全要素育人

学生在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模式中发挥着本质作用,其心理健康状态不仅是德育工作成效的反映,更是影响德育工作成效的重要因素。因此,实施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學德育创新,必须高度重视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引导,实施全要素育人。在这一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个体在德育工作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组织学生定期开展心理沙龙活动,制定学业减压工作方案,利用班会等时间,在轻松愉悦的团体辅导过程中让学生放松心情,减缓压力,提升团队凝聚力。同时,我还会面向全体学生开展问卷调查,详细了解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后,针对心理健康异常的学生及时采取有效举措,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引导,推动德育成效的提升。

概而言之,德育的创新,主要源于现实问题的存在,本文坚持问题导向,积极探求如何建立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的小学德育创新模式,具有一定参考价值。在本研究开展过程中,并未单纯论述学校家庭社区的重要作用,而是紧密结合工作实践,从每个层面选取最为有效的要点,用“点面结合”实现乐“以点促面”。

参考文献:

[1]贾昆.学校、家庭、社区三结合德育网络的构建[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7(1).

[2]詹锦.试论"家校共育"模式在小学德育中的应用[J].新课程(小学),20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