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2020-04-20巴桑次仁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主体性数学教学小学

巴桑次仁

摘    要:在新課程背景下,我们提倡开放式教学,强调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课堂要求学生独立思考,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要创设一个相对轻松有活力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敢于分享,发表自己的观点,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下面详细阐述,构建自主的高效课堂。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学生;主体性;发展

新课标明确指出,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为课堂的主体,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作为小学教师,必须贯彻落实新课改的要求,更新和改进自身现有教育方式和理念,充分发挥学生在数学学习中的主体作用。

一、明确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的设定要切合实际,不能太远大也不能太保守,从而影响教学进程,适当的教学目标便于学生发挥,实现在课堂中的主体作用。在自主学习课堂中,教师与学生的地位都发生了转变。教师不再是单纯的传授知识,对知识的侧重点都进行深入讲解,教师讲解什么学生就学习什么,教师应该由知识讲解者转变为引导者,只需要组织引领学生主动探究、自主思考,充分发挥自身智慧解决难题,以此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不断树立自信。教师要做到学生自己能学会的教师绝不教,学生自己能做的教师绝不做,把课堂真正交给学生。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所有的教学活动都应该以学生为主导,学生自己进行思考,自己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学会举一反三,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学生掌握知识更牢固。总之在自主学习课堂中,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体,教师是引导者,要树立师生平等的思想。

二、动手实践

有效的数学教学,不能只依靠学生对教师的模仿和机械的记忆,要进行动手实践、交流互助和自主探索才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动手实践时间,让学生可以在自主探索的空间内创造出更多可以展现自我的机会。学生了解数学的方式大部分来源于日常生活,所以教师如果想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就要从学生对日常生活的认识和了解下手,这样才能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进行思维上的跳跃,在疑难中能够动手实践去探索其中的奥秘,发现数学更深处的知识,并且也能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让学生在自主探索中提高对学习数学的兴趣。

三、师生互动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与学生的互动以及同学之间的互动,教师可以根据班级的人数将学生分成一定的小组,遇到问题时学生可以独立思考或者小组成员之间合作,让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思路表达出来,与同学进行分享,并且彼此进行评价。教师通过互动过程可以了解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对于学生掌握不到位的知识点可以及时进行指导讲解,确保教学效果。而且通过师生互动,学生可以感受到教师对自己的关注,有利于集中注意力,课堂效果加倍。在数学教学中,交流互动是巩固教学效果,提升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教师结合探究问题指导学生在小组间、班级内展开交流互动,通过与他人交流丰富自身知识、思维,获得更多见解。为保证交流互动的有效性,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要充分发挥自身引导作用,引导学生认真倾听他人发言,培养学生良好学习、生活习惯。并及时发展学生在交流、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问题,及时帮助学生解决,避免问题累积影响学生学习信心。另外,在这一教学环节,教师还要注重对学生多种良好习惯、优秀学习能力的培养。如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善于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的习惯,锻炼学生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总结概括能力等,让学生不仅会听,也会说,更会总结,从而促进学生综合学习能力的提升与发展。

四、学生发展

小学生空间想象能力以及独立思维能力不是很成熟,课本上的知识相对于小学生来说过于死板,虚无缥缈,不好理解。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借助教学模型或者实物进行演示,学生通过直观地感受教具能够提高教学效果,激发学习热情。例如小学数学课本上有一个单元是关于纸币的认识,教师可以在上课之前提前让学生准备不同的纸币、硬币,小学生在准备纸币的过程中无疑会增加学习的热情,教师讲解时学生可以亲自感受不同的纸币,同时与同学进行交流,加深认识。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创设有关的问题情境。例如问小朋友一千克苹果三元钱,小明买了两千克苹果,应该支付多少钱,有几种纸币组合方式,如果小明支付给商贩十元钱,商贩应该找零小明多少钱等类似问题。在学生掌握得较熟练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设计问题情境自己回答。总之学生通过直观的身体感受掌握的知识更深刻,学生能够更有效地投入到课堂中,为以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五、重视评价

教育教学的过程中,不但学习掌握多少知识是十分重要的,而且教师对学生的激励、鼓舞和表扬也是相当关键的。对小孩子来说,大人的表扬会让他们感到快乐,让他们做事会更加积极主动。所以,在低年龄段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表扬极为重要。我们都了解,学生与学生之间都是独立的个体,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个体差异,但每名学生都有其发展的长处,教师的任务就在于要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中看到他们的进步,发扬他们的长处,并在及时地对他们进行表扬与评价,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

总之,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要树立创新意识,不断地积累教学经验,改进更新教育教学模式,适当地引导学生参与到课堂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去发现问题、掌握知识,给学生提供一片可以自主发挥的空间,让他们在这片领域中开拓自己的思维,发挥自己的才智。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具有重大帮助。

参考文献:

[1]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使用多媒体技术[J]. 黄云明.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9(18)

[2]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 魏国平.  学周刊. 2020(02)

[3]德育在数学教学中的渗透探究[J]. 高付霞.  决策探索(下半月). 2017(05)

猜你喜欢

主体性数学教学小学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网络直播下身体在场的冷思考
对数学教学实施“素质教育”的认识
论“教学留白”在语文教学中的巧妙运用
基于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培养的数学教学方法研究
注重交流提升数学学习广度和深度探讨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数学教学中“量感”的教学探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