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世纪《人民日报》乡村教师形象构建的反思与重构

2020-04-20吕淑芳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乡村教育乡村教师人民日报

吕淑芳

摘    要: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对乡村教师形象的塑造和宣传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存在过分强调乡村教师“受苦受难受穷者”形象的问题。基于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背景,《人民日报》应重塑乡村教师形象,其内涵主要包括:文化传播者、新技术应用者、党建引领者和诗情画意承载者。这样,才能呈现新时代乡村教师包括职业性格、政治取向和自然然审美"三位一体"的综合形象。1

关键词: 人民日报;乡村教师;形象脱贫; 乡村教育

一、导论

农村教育是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高度重视和发展农村教育不仅事关农村青少年德智体美的全面发展,而且事关国家人力资本竞争力的提升。教育发展,教师为本。中国农村和中国农村教育事业的发展,离不开三百多万默默扎根在基层的乡村教师。主流媒体刊发的各类相关报道是公众了解乡村教师群体的窗口,对乡村教师形象的构建和呈现起着关键作用。在众多主流媒体中,创刊于1948年的《人民日报》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覆盖面广,基调严肃,在积极宣传党和政府的政策主张、记录中国社会的变化、报道中国正在发生的系列变革中,充当着指挥棒和风向标的角色。目前《人民日报》对乡村教师的报道和形象的构建与呈现,仍存在一些不足。新世纪以来,国民经济蓬勃发展,农村教育的发展和乡村教师的地位也处在变革的关键时期,给公众呈现一个全面、客观、公正、准确的乡村教师形象,充分挖掘乡村教育在乡风、文明建设中的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二、“受苦受难受穷者”形象

新世纪以来,《人民日报》有关乡村教师形象的报道有近百篇,这些报道中都不同程度涉及到“苦难穷”,可以总结出“苦”“难”“穷”是当代乡村教师的主形象。不同时代背景下,“苦”“难”“穷”的表现形式和内涵特质也是不同的。早些年的苦难穷,集中在物质层面,体现在工资不到位、生活环境差、教学环境落后等方面。

2003年4月9日的一篇文章《乡村教师为何流失》,2以工资发不出作为切入点,展现了乡村教师们被迫离开的无奈:公办、民办老师的津补贴和代课老师的工资没有了来源,纷纷外出打工自谋生计。教师的大量流失,打乱了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学生的大量流失,改变了原来的班级授课制模式。留下的教师,包干所有的课程教学,无法做到保证教学质量。

2011年10月28日的一篇典型报道《乡村教师的归属感从何而来》,1以贵州省毕节市朱昌镇乡村教师唐薇的从教经历作为视角,呈现乡村教师面临的诸多现实困境(没有住处、缺乏归属感、单身问题等)。

新世纪以来,乡村教师们的生存现状日益引起了党和国家及社会各界的关注。虽然与城市教师相比,差距仍然明显,但是随着有关政策措施的相继出台和落实,乡村教师们基本的物质生活条件和教育教学环境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善。同时,《人民日报》中有关乡村教师“苦难穷”形象的报道,也从旧时的“破屋旧瓦茅草房”的模式转移到了职称评聘提升技能的模式。

如2011年10月14日《人民日報》教育世界·关注乡村教师系列的一篇文章《职称评定,何时不再“闹心”》,2文中明确提出仅靠“情怀”和“奉献”精神是无法撑起整个乡村教育根基的,对乡村教师职称、住房和接受继续教育或培训等方面的呵护与关爱,才是留人的重要途径。全文汇总了当代乡村教师职称晋升之路的“三难”和职称评聘过程中的积弊。对广大一线教师而言,职称不仅直接与其经济利益挂钩,更多的是对个体劳动价值和专业技能的肯定。从2010年开始,全国各省通过各类教师招聘考试和乡村教师定向培养计划,输送了一大批年轻教师到农村任教,这群年轻教师,逐渐成为了乡村教育的中流砥柱。大环境得到改善的情况下,《人民日报》中乡村教师单纯的“苦难穷”形象呈逐渐减少的趋势,“苦难穷”更多的成为展现基层教师奉献精神和乡村精神物质风貌大变样的载体。然而,在强调乡村教师们的高风亮节、不求回报的奉献精神时,无论他们享受了多大的政策性福利,也依然无法改变其被同情、被低看的弱势地位的事实。因此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实现乡村教师学习工作生活全方位的脱贫。而在国家加大投入的同时,我们的人民日报在构建乡村教师形象上也要转变思路,实现乡村教师形象的脱贫。

三、形象脱贫

建议新闻工作者回归乡土,真实再现乡村教师及乡村教师职业的其它形象,树立新时代的乡村教师形象,实现乡村教师形象 “脱贫”,完成从“苦难”形象到转变为构建有着自然审美、自然教育情趣和情意的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转变为构建田园牧歌般的诗情画意的优雅新时代乡村教师形象,展现美好新时代新乡风、新乡貌。其内涵包括:

第一,作为文化传播者形象。改革开放以来,乡村教师在城市接受现代教育,回到乡村教书,与工作生活在城市的同学、老师们保持联系,同时又深入乡村,他们在城乡信息流动之间有着巨大优势。城乡互动是循环体系,乡村教师信息流结点的作用,不仅有城市对乡村的灌输,也有乡村对城市的反馈,共同推动着和谐大中国的构建。新时代下,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和乡村精英,充当着文化传播者角色,成为乡村文化生活的信息流结点。城乡差别不仅局限于物质形态,文化和心理上的差异更是根深蒂固。乡村教师以其能力、素质、文化和心理,在弥合差距中促进城乡融合,推动着乡村文化思想的现代化进程。因此,在国家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大背景下,构建乡村教师职业理想、坚定乡村教师职业信念、提高乡村教师职业追求、拔高乡村教师职业形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大胆创新、应用新技术的乡村教师形象。贵州省安龙县乡村教师小花老师,是留守儿童眼中的朋友、亲人和妈妈。她没有技不如人的自卑感,也没有萌生职业倦怠感,更没有成为“度日如年、备受煎熬”的“钟点工”。她积极利用新媒体创建微信公众号“大山的那边是海”,用图片和文字记录了山里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不少看到信息的陌生人主动联系她,表达想为孩子们尽一份力的愿望。小花老师利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募捐到教学物资,15名留守儿童获得了长期1对1爱心人士帮扶资助,新思路成果斐然。小花老师与时俱进、大胆创新、勇于探索,运用新的科学技术手段为乡村教育做宣传、为乡村留守儿童找帮扶,发动社会力量,尝试用新思路解决乡村留守儿童成长教育问题。这是用心用情做好乡村教育的乡村教师形象,有着自然教育情趣和情意的乡村教师代表。

第三,发挥党建作用,树立党员教师形象。中组部、中共教育部党组联合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校党的建设工作的意见》,在以党建引领和推进学校教育工作中,涌现出一大批新的“党建+教育”的优秀乡村教师群体。党建工作与学校教育工作相辅相成,党建工作最根本的目的就是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思想理论依据和动力保障,是學校内涵特色发展的政治保障,也是党的教育方针政策贯彻落实的重要保证。山东德州王打卦镇教育党支部在职党员共有23名,占全体教职工的16.6%。镇教育党支部以加强党员队伍为关键点,让党旗飘扬在乡村教育第一线。通过创新思想政治建设,进一步提升了党员干部的责任意识和业务能力,涌现出了一批先进乡村教师党员和先进事迹。比如,陈某某老师在德州市“发现榜样”活动中被评为市级党员“先锋榜样”,李某某老师被评为市级“最美教师”。这些党员乡村教师形象在基层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榜样作用,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正向的教学效果将为乡村教师带来极高的教学成就感和职业幸福感,形成良性循环,势必进一步促进优秀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的信心和决心。

第四,美好政策下蕴育出乡村教师诗情画意的优雅形象。广东省政府出台《广东省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实施办法(2015—2020年)》,全面部署推进建设一支安教、乐教、能教、善教的乡村教师队伍。“真金白银”实实在在的政策让乡村教师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广东省揭阳市的乡村教师卢老师获得了“壮丽70年·奋斗新时代”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对卢老师来说阅读诗歌和创作诗歌是一种享受。这些发达地区的乡村教师在有了一定物质基础后更注重精神上的追求,他们不断提高文化水平和理论素养,反哺乡村教育,展示的是乡村教师诗情画意的优雅形象,而不是因领不到工资要离开乡村的弱势群体形象。在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面推进的新时代,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知识分子,应该是乡土社会最活跃的文化因子,不能做蜷缩在学校的围墙之内、专心于追求考试绩效的喑哑群体,应该积极参与新农村文化建设,这既是乡村社会和乡村教育发展的需要,也是乡村教师完善自身的重要举措。展现小康社会乡村教师作为“普通职业”的平凡幸福和不凡追求。

四、小结

新时代、新生活、新面貌、新形象。乡村教师作为乡村社会的文化传播者,乡村教师形象在新时代不能是贫困的代名词,作为官媒的《人民日报》具有宣传和监督作用,能够督促社会从政策上和经济上帮助乡村教师立稳从教的决心和信心,重塑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让乡村教师有更多的幸福感、荣誉感和自豪感。

注释:

蔺海沣,谢敏敏.新生代乡村教师形象及其塑造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第6期).

乡村教师为何流失[N]. 人民日报,2003-04-09(11).

凭栏处:乡村教师的归属感从何而来[N]. 人民日报,2011-10-28(18).

职称评定,何时不再闹心[N]. 人民日报,2011-10-14(18).

参考文献:

[1]蔺海沣,谢敏敏.新生代乡村教师形象及其塑造路径[J].湖南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报,2019,(第6期).

猜你喜欢

乡村教育乡村教师人民日报
浅谈义务教育乡村教师流失的原因
新农村文化建设中教育功能的缺失及其认识论根源
关于加强乡村学校美术师资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乡村教育治理的困境与突破
试论引领乡村教师走向自觉阅读的方略
陶行知乡村教育思想及现实意义
20世纪乡村教师在文化历史沿革中与乡村生活疏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