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乐然在新疆时期的水彩画风格探究

2020-04-20孟岩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水彩画

孟岩

摘    要:本文着重分析研究韩乐然新疆时期水彩创作作品的主要特点,通过大量的作品研究与文献阅读分析得出:韩乐然水彩作品背后不仅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风格特点,也包含着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民族危亡时期的责任感。正是由于他兼革命家与艺术家双重身份的特殊性,使得其水彩作品的表现对象均为再现底层劳动者生产、生活的场景,充满了人间的生活气息,展现劳动者的美、快乐自在的美学精神。

关键词:韩乐然;新疆时期;水彩画;革命艺术家

韩乐然两次赴新疆,行程北至乌鲁木齐、东至哈密、南至喀什等几乎走遍了整个新疆。他描绘当地风景,关注民众生活,留下了大量的水彩、素描、速写、油画。

一、革命与艺术人生

韩乐然,一位杰出的朝鲜族政治活动家、人民艺术家、被人们称为“中国的毕加索”。自幼酷爱绘画,早年毕业于上海美术专科学校,1923年韩乐然加入共产党,1929年赴法国留学勤工俭学,接受了系统的绘画训练后,毕业于法国卢佛尔艺术学院。

1946年4月、1947年3月,韩乐然两次赴新疆,在当时局势动荡的年代下,天气寒冷,毛笔上的墨汁结冰,即使添加酒精,也不能克服,随处的沙土致使毛笔、钢笔、墨汁、颜料等工具的使用都出现问题。面对新疆当时严峻艰苦的环境,韩乐然并没有退缩,而是以艺术家的身份为掩护积极投身于革命工作中。新疆时期的绘画创作对韩乐然来说,不仅实现了自己的艺术理想,而且也与革命统一战线工作、党的事业、实现国家繁荣富强的抱负紧密相连。韩乐然一生的创作中,新疆时期的创作尤能凸显其个人的艺术特色。

二、丝路写生与临摹作品分析

当我们把目光放在韩乐然的水彩写生作品上,每一幅作品里的人物都在一定的情景中活动着或停驻休息,实录般充满着自然、朴实、生动的生活气息;每一幅都体现出作者对新疆地区人民生活与美丽风景的热爱。犹如纪录片式的生活、生产场景:集市上的买卖交易、干农活时的晒麦子、烤馕和熏皮子的劳动、纺线和织毯的维吾尔族人等等这些微小的场景,都被韩乐然用画笔描绘。

水彩画《风干葡萄的建筑》,阳光照耀的新疆,能见度极高,能看出韩乐然对建筑的兴趣和描绘建筑形体的熟练技法,把新疆独有的葡萄晾房描绘出来。將光与色的活力通透跃然纸上,光影效果对比明显,饱含水分,以简单明了的大块、粗放、明快的色线与色块来描绘出新疆人民独特的生活住所。近处牵牛行走的劳动人民的动势与远处静谧的山影形成一动一静的对比,人物的动势简单几笔勾勒,远处背景的山脉以大片的浅色块组成,把情节化为主题将劳作回来的维族人用景象记录下来,极具现实主义的表现方式;水彩《熏皮子》,图片中的线条平滑,厚度自由变化,人物的动态形式描写简练,抓住人物的大体特征,迅速捕捉人物动态。寥寥几笔的明暗对比使抽象的物质在画布上活跃,颜色的纯度不高,对比度不明显。表达的内容和审美观念都表现出一种简单的现实感,韩乐然着重于画面的整体性意蕴和中心人物的生产、生活动作,排除了繁琐的细节描绘,着力于对物像的概括,从画面中能看到主体人物的面部细节甚少,只是一带笔而过的描绘。但就是这么一个小小的生活场景也被韩乐然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来;水彩《房东夫妇》,这是韩乐然为数不多的人物水彩肖像画,浓重的水彩语言下对维吾尔族普通民众日常生活的水彩写生记录,像是速写般的水彩描绘方法,新疆人俊美的形象和多彩的服饰在这幅画中并没有体现出来,只有质朴、凝重的个人风格和独到的艺术魅力,利用水彩颜色相互渗化的特性,通过水的作用叠加,涂抹皴擦,勾勒等方法,将画面完成,画面真诚而率真。有异于其他赴疆的画家,韩乐然的水彩作品对象着重点并不在风情画上,而是专注于表现贫民大众的日常生活,我想,这和他共产党员的身份有这巨大的关系。

韩乐然曾在1946年和1947年两次专程到克孜尔石窟进行艺术考察。“他是我国第一个正式对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进行全面清理、拍照、记录、编号的艺术家”。①在克孜尔考察期间,韩乐然根据石窟壁画的绚丽色彩或飞天主题的流畅线条,率先选择油画或水彩进行临摹,生动地还原了克孜尔洞穴的多样艺术特色。有时以画家主观的感觉把一些精彩的画面组合,进行“主观”临摹大量的克孜尔千佛洞壁画。水彩临摹壁画可以看出韩乐然以十分随意轻快的手法创作,画面中线条流畅灵活、粗细变化自如、富有韵味,抽象的事务活跃于画布上,色彩的纯度并不高,对比不明显,无论是表现内容还是审美意境上都表现出一种质朴纯真的现实感。对壁画中的人物形象塑造中体现作者的情谊与绘画艺术的境界。

结语

我们在感叹韩乐然水彩作品背后,不仅包含充满浪漫主义情怀的风格特点,也包含着共产主义的坚定信念和民族危亡时期的责任感。正如盛成先生所认为的,“乐然的画与乐然的人,是不可分开的,他的画如其人,他的人如其画。他的人品就是他的画品;他的画格,就是他的人格”。②

韩乐然曾经对自己的学生黄胄所说“只许我画风景静物,不许画劳苦人们,给他们粉饰太平,恐怕是办不到的!”③作为第一位参加中国共产党的朝鲜族党员,又是东北早期建党领导人之一,韩乐然的关注点一直放在劳苦大众上,他的画面重点永远是描绘现实生活情景、生产画面。透过韩乐然笔下的水彩作品,我们仿佛能感受到这样一位可贵的革命艺术家冒着生命危险奔赴在新疆这片大地上,一方面完成地下党的任务,一方面孜孜不倦地作画,感受到他对生活的热爱,以及他乐观积极的人生观。这位身兼革命与艺术双重性的画家在奔赴新疆,用画笔记录新疆时,将自己的艺术焦点聚集在再现底层劳动者生产、生活的场景上,充满了人间的生活气息,展现劳动者的美,普通百姓的辛苦、快乐自在的美学精神。

注释:

①李铁:《韩乐然的石窟题刻》,社会科学战线,1984(03)第219页

②盛成:《韩乐然其人其画》,《今日中国:中文版》,1989(04).第51页

③黄胄:《西塞椽笔 大漠飞虹——意念老师韩乐然》,社会科学战线,1982(04)第199页。

参考文献:

[1]刘曦林.血染丹青路——韩乐然的艺术里程与艺术特色[J].敦煌研究,2006(01).

[2]常书鸿. 怀念画家韩乐然同志[C].社会科学战线.1982 (04).

[3]黄胄. 西塞橼笔 大漠飞虹——忆念老师韩乐然[C].社会科学战线.1982(04)

[4]崔龙水.缅怀韩乐然[M].北京:民族出版社.1998.

猜你喜欢

水彩画
2020广西水彩画年度展作品选登
水彩画:《亭·桥》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2019广西水彩画年度展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
郝林海的水彩画与俳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