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网络体育新闻的媒介公信力研究

2020-04-20王小蕴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体育新闻网络

摘    要:公信力是网络体育新闻媒介生存与发展的基础保障。本文探讨了我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中出现的异化现象,并对其产生原因进行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重塑我国网络体育新闻媒介公信力的路径选择提出建议,以期对促进它的健康成长有参考意义。

关键词:网络;体育新闻;媒介公信力

新兴的网络媒体在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上首次介入体育新闻的报道,至此,网络体育新闻报道迅猛地发展起来。自2002年体育新闻首次登上我国“年度十大假新闻”,此后的几年连续上榜,例如在2000年雅典奥运会的报道中,新浪体育为了抢发中国与俄罗斯女排决赛赛果的独家新闻,在比赛还没结束的情况下就主观判断结局。随着我国网络的普及与发展,各网络体育新闻媒介也开始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恶性竞争、职业操守失范等不良现象层出不穷,虚假体育新闻、花边体育新闻等充斥网络,不利于体育新闻行业发展的态势。本文围绕网络体育新闻的媒介公信力进行研究,对促进其健康成长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我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的异化现象

1.1泛娱乐化倾向

在这个泛娱乐化的经济时代,所有的新闻都有可能会沦为娱乐的附庸,都可以以一种娱乐的方式呈现给受众,甚至成为一种文化精神。一些网络体育新闻媒介以娱乐至上为原则,为吸引受众的眼球,给他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在发布体育新闻时都冠以娱乐的名称,例如《李佳薇和李湘前夫李厚霖结婚》、《施拉格是不折不扣的中国姑爷》等。这种带有过分娱乐化色彩,把体育新闻的报道当作娱乐新闻来做的方式,虽然在短期内能瞬间吸引受众的眼球,但同时又会弱化媒介信息的告知功能,其本身存在的价值令人深思。

1.2缺乏深度

在全民健身的大背景下,体育新闻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然而网络体育新闻的深度以及内涵缺失令人担忧。在追求快餐式娱乐化的年代,有深度、有内涵的报道越來越少,标题党、肤浅化报道充斥网络。由于网络体育信息的海量化,网絡体育新闻媒介的信息审核人员根本没有太多的时间去考察新闻的真实性,只能一股脑地将所有体育新闻全部呈现给受众。因此,导致对体育新闻事件的报道也只能停留在表面肤浅化,缺乏深度的状态。

1.3虚假新闻泛滥

网络上的每个受众都有可能成为兼具信息接收者和信息的发布者与传播者的双重身份,信源呈现出多元化海量化特点,这给网络编辑的审核工作带来了前所未有的难度。没有经过严格审核把关的虚假体育新闻,容易扰乱受众视听,会对网络体育新闻媒介的公信力带來巨大的挑战与冲击。

1.4过度商业化

网络体育新闻报道作为一种商品,网络媒体根据受众的需求与兴趣生产体育新闻产品,从而获得商业利益。由于媒体间巨大的竞争压力使网络媒体不得不调整自身的传播内容和手段,以追求更多的剩余价值,按照市场经济价值规律,走上商业化的运作之路。一些网络体育新闻媒体为了追求短期盈利,不惜与市场妥协,放弃新闻传播理念的本源,采取某些变异化的传播模式,从而导致了网络体育新闻传播的过度商业化。

二、我国网络体育新闻报道异化现象产生的原因

2.1网络体育新闻媒体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

在市场化经济条件下,网络体育新闻媒体自主经营、自负盈亏,尽可能获取经济利益是他们生存与发展的保障。然而一些网络体育新闻媒介过分追逐经济利益,把经济效益当做是唯一的目标和动力,把点击率这一判断网络媒体经济效益的指标夸大化,只追求点击量的提升,为此刻意制造轰动效应的新闻,采用哗众取宠、媚俗等低级方式,一味地迎合部分受众的眼球,忽略媒介的权威性和社会影响力,牺牲新闻的真实性与客观性,丧失了新闻媒介的本源,给网络体育新闻媒介的公信力造成极大的损害。

2.2受众的盲目追随,媒介专业素养的缺失

媒介专业素养的缺失,主要表现在对传播的体育信息的理解、选择和思辨等方面能力的缺失。由于网络体育新闻具有开放性、及时性、互动性等特点,网络体育信息能够在第一时间以极快的速度在网络得以传播共享。一些网络体育新闻媒体为了获取更多的点击率,缺乏媒介基本的专业素养,对信息的真实性不加以严格审核就跟风炒作。由于信息的不对称性,加上从众心理,网民们也跟风追捧炒作。这种现象使得网络网络体育新闻媒体在吸引受众的同时也模糊了受众的视线和判断力。在短时间内,受众对事件的真实性难以分辨,出现盲目追随的情形。

2.3监管机制不完善

在有关新闻报道的法律法规方面,目前我国国家层面上尚没有一部完整的《新闻法》颁布实施,为媒介公信力的建构提供法律保障。由于监管的缺失,新闻寻租现象在我国体育新闻报道中屡见不鲜,新闻寻租现象损害了新闻媒介的公信力。为了遏制这种现象,1993年中宣部与新闻出版总署就联合制定了《关于加强新闻队伍职业道德建设,禁止“有偿新闻”的通知》,2008年新闻出版总署又发布了《关于进一少做好新闻采访活动保障工作的通知》,这两个通知都明确严令禁止有偿的新闻活动。但由于法律位阶较低,相对于法律条文而言,这两个通知无论是在发布单位还是在发布形式上,都缺乏强制力和威慑作用

三、网络体育新闻媒介公信力的重塑路径

3.1政府应完善网络体育新闻媒体公信力治理机制

政府作为网络体育新闻媒体公信力管理和监督的主要部门,在网络体育新闻媒体公信力治理方面应发挥重要的作用,因此需要完善政府媒体公信力治理机制。首先,政府应转变治理理念,丰富治理手段。变单向治理为全社会协同治理,变“事后治理为主”为“以预防为主,惩戒为辅”的治理方式,建立媒体公信力治理的长效机制。在治理手段上,除了运用行政手段外,还可以通过法律手段、经济手段等。其次,政府应规范治理制度,加强监督力度。实现对媒体监管的规范化、制度化,建立惩处机制,提高失信成本,对发布虚假信息的媒体要及时处理,使其依法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3.2媒体应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坚守网络体育新闻专业主义理念

从客观的体育事件到体育新闻事件,有着太多体育新闻媒介传播者的烙印。因此,体育新闻报道需要媒介尊重新闻报道的客观规律,坚守网络体育新闻专业主义理念即客观、真实、准确,避免因个人偏见而错误地引导舆论。提高社会意识和责任感,以客观中立的角度报道体育新闻,最大限度地挖掘体育新闻的真相并对其進行客观再现。只有这样,才能获得受众的信任,树立品牌形象,才会对网络体育新闻媒介公信力的建构具有重大意义,为以后的生存和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3.3加快培育媒体核心价值观,提高网络体育新闻媒体从业人员的整体素质

体育新闻是公众业余生活的精神粮食,在监管方面不仅要求政策、法律以及媒体人的自律与时俱进,更需要新闻媒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指导,自觉维护媒体健康和谐发展的环境。网络体育新闻海量化的特点也给体育新闻媒体人的职业操守带来巨大的挑战。因此,在网络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管理方面,应做好岗前优质选拔工作,优先录用懂体育、爱体育的新闻专业人才。加强网络体育新闻从业人员的自律意识,注重培养他们的新闻专业精神,加强职业道德的教育培训,让每一位网络体育新闻从业人员以客观公正为报道原则,以社会责任为职业良心。从而提高我国网络体育新闻媒体从业者的整体素质,塑造具有较高公信力的网络体育新闻媒体新形象。

3.4完善公众监督和媒体行业协会自治规范和运行机制

网络新闻媒体的经营是很复杂的,仅仅依靠政府部门对媒体的公信力进行治理显然是不够的,公众是新闻报道的直接消费者,应充分发挥公众的力量。从根本上来讲,媒体公信力的原动力来自于公众,公众既可以是新闻的被动接收者,也可以成为新闻媒介直接的监督者。公众可以利用网络上各种监督、投诉渠道,倒逼媒体经营者真正重视媒体的公信力,提高公信力和新闻质量。

作为政府与市场之间的第三方力量,新闻媒体行业协会对于新闻媒体公信力的监管具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各新闻媒体行业协会通过完善的协会自治规范和运行机制,可以从根源上提升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新闻媒体行业协会的存在有利于整个新闻行业有序、健康发展,有利于减轻政府对整个新闻媒体的监管负担,同时能有效避免市场失灵。

参考文献:

[1] 武俊昊.体育假新闻对媒体公信力的影响分析[J].新闻战线.2018(10):118-119.

[2]董启正.体育假新闻治理与媒体公信力重塑[J].新闻战线.2017(7):47-48.

[3] 张译丹.体育假新闻防治与媒体公信力重塑[J].青年记者.2016(9):43-43.

作者简介:王小蕴(1978-),女,汉族,河南郑州人,讲师,研究方向:新闻传媒。

[2019年度省社科联调研课题“网络体育新闻的媒介公信力研究”(项目编号:SKL-2019-755)

猜你喜欢

体育新闻网络
试论我国体育新闻传播在社会转型期的价值取向演变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评出2019年国内十大体育新闻
体育新闻的发展历程与报道模式探究
网络体育新闻评论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研究
计算机网络管理技术探析
刍议计算机网络信息化管理
油气集输系统信息化发展形势展望
基于网络的信息资源组织与评价现状及发展趋势研究
基于网络的中学阅读指导
新形势下地市报如何运用新媒体走好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