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

2020-04-20李胜男

视界观·上半月 2020年2期
关键词:创新措施电视新闻新媒体

李胜男

摘    要:伴随着新媒介技术的更迭及发展,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媒体在面临极大挑战的同时,也迎来了发展的机遇,即顺应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对新闻采编及策划进行创新,从而在提高电视等传统媒体行业的核心竞争力的同时,满足社会各阶层受众的需求。而具体的新闻采编及策划的创新,应基于社会热点的捕捉,后借助新媒体优势,对采编及策划的内容和形式做出新旧媒体间的融合式处理。

关键词:新媒体;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创新措施

一、新媒体环境对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的影响

1.1信息量的急剧增长

新媒体环境是相对于传统媒体而基于新媒体技术而形成的新的具有大众传播特性的媒体环境。在此环境下,数字技术与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使人们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的各种渠道接收及发布信息。而作为传统媒体形式下的电视新闻编辑,便可借助互联网上的平台渠道,搜索具有新闻价值的素材。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新媒体环境下信息量的急剧增长,势必导致电视新闻采编人员遵循固有的采编思维难以满足新媒体时代的信息采编要求,而需要电视新闻采编人员进行思维的转型及升级。

1.2载体的多元化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媒介载体的形式已经不再仅限于报纸、广播、电视等,而是在新媒体技术的支撑下出现了能够将广播、电视、报纸等不同媒体进行整合的融媒体载体。此载体相比传统媒体中的任一媒体,其新闻采编策划的人员并非仅局限于组织机构的内部人员,而是可以借助各社交平台进行搜集、编辑、整理及传播信息。这对于传统的电视新闻采编理念的新媒体化,具有极大的挑战性,从而促使基于不同载体特征的新闻采编的多元化。

1.3采编环节的分离

以电视为代表的传统新闻采编环节由于是专业的采编人员负责新闻资料、线索等的采集,以及编辑、审稿、内容发布等,而充分保证新闻内容的真实、权威及客观。但是由于环节的复杂性,也势必导致新闻在保证真实性的基础上而以失去时效性为代价。但是值得庆幸的是,在当前新媒体环境下,普通网民可以在技术赋权的前提下,使用网络媒体、手机等基于兴趣驱动而参与新闻的采编工作,促使采编环节的分离,从而在降低专业采编人员的工作量的同时,提高采编的时效性。

二、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创新措施

2.1新闻采编创新

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增强自身的信息价值判断力,能够专业分析判断海量信息,保证采编与报道价值。新媒体时代需要采编人员结合整体性思维来科学统分有关新闻信息资料,梳理纷繁复杂的海量信息,结合媒介途径来将有关信息加以整合,增强新闻传播的价值、公信力和舆论引导作用。同时,日常需要采编人员能够有效把握信息资源,总结采编实例,能够快速准确攫取有价值资源。采编人员要保持新闻的敏感度,新媒体时代网络发达,受众审美呈现多元趋势,采编人员需要秉持高度责任心,提高新闻敏感度,主观能动地获取有关新闻资源。网络平台的信息传播速率快,采编人员要建立与受众的联系,结合数据挖掘技术,深挖有价值的新闻,并实现信息的梳理与整合,同时要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与全面性。采编创新首先是报道视角方面,传统新闻采编没有创造性,传播内容过于局限,基于这种传播形式下,逐渐致使受众关注度降低。新媒体时代受众信息获取途径多元,传统媒体的关注度下降。所以,为了实现新闻采编的突破与创新,还需要挖掘报道角度,提升新闻报道价值,根据受众获取习惯与信息需求来采编新闻,对于相关新闻事件进行不同角度地深入剖析,从而立体展示有关新闻内热点,使受众能够全方位正确了解有关新闻,引导社会舆论朝着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促进社会和谐进步。新闻采编创新还体现在报道形式方面,传统媒体的新闻采编制作形式单一,内容仅强调客观性,却忽视报道形式的灵活性,这种新闻报道形式不符合年轻一代群体的接受习惯,新闻采编创新需要顺应形式而加以改善,如受众主要通过移动端获取新闻,那么就需要基于新媒体优势而延展趣味性的新闻标题,为青少年群体提供针对性的报道形式,激发其自主阅读兴趣。

2.2新闻策划创新

在新媒体时代,对于新闻采编人员的新闻策划编辑能力提出较高要求,需要采编人员明确新闻报道的目的和方向,在表现形式与表现方法加以突破,内容上要保证真实性,秉持高度的职业道德,公正客观报道新闻,不能策划虚假且违背事实的新闻。依托“传闻”“噱头”的新闻采编,虽然能够短暂引起受众关注,但无法长久获得受众认可。采编者综合分析判断所采集的视频、图片等资料,要明确侧重点,观察信息资料,明确新闻可能造成的影响,整合文字、图片、视频。当前新闻热点的采编,不能基于大众传播角度来选取新闻内容,还需要充分挖掘新闻背后的内容,提高新闻事件报道的权威性与可信度。策划创新具体表现为新闻深度的挖掘,增强新闻主导作用,通过策划创新来实现独家报道。新闻策划需要体现出个性化特征,使受众享有更好的新闻获知体验,新闻策划人员需要使受众全面了解事件整个发展过程,从不同角度加以剖析,深挖其中蕴含的深意与引导价值。要突出新闻主题并整合新闻工作,基于不同角度分析整理,制作有意义的新闻主题,使新闻报道内容更加具体形象。同时要优化新闻编排流程,创新新闻编排的内容,实现内容的优化组合,有效吸引受众关注。创新新闻策划工作,需要创新新闻传播形式,策划有价值的新闻内容,运用多元化的呈现形式,增强受众获知新闻的立体观感。如可以通过微博、公众号、网站新闻平台来系统传播有关新闻内容,在网络上定时传播新闻事件进展情况,整合图片、文字、视频、音频要素,丰富受众获取新闻的感官体验。也可以设置专门的公众号,以腾讯新闻公众号为例,使新闻报道包含多元化的视听元素。新闻主体结合新媒体渠道来将新闻加以多样化展示,实现立体与直观的新闻报道模式。

三、结语

综上所述,人们接收新闻信息的方式正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而不断改变,作为传统媒体,广播电视新闻需要尽快适应这种社会形势,并结合自身的优势,制定出科学化、合理化、可持续发展化的应对策略。从根本上提高采编策划的质量,打开网络传播的局面,并强调自身高质量、高精准的优势,得到观众的认可。

参考文献:

[1]薛晓东.新媒体环境下的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探究[J].科技传播,2018,10(22):51-52.

[2]董梅.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特点及创新措施[J].現代视听,2018(10):69-71.

[3]李昌焯.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及创新措施[J].西部广播电视,2018(14):130+133.

[4]马嘉伦.新媒体环境下电视新闻采编策划特点与创新策略分析[J].电视指南,2018(13):144.

猜你喜欢

创新措施电视新闻新媒体
从功能语用角度解析电视新闻采访的提问策略
壮语电视新闻制作创新探析
电网建设项目档案全过程管理创新分析
钢铁企业成本管理问题与创新
新媒体背景下党报的转型探析
对农广播节目的媒体融合之路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
试论电视新闻的娱乐化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