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甘薯大产业

2020-04-18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中心张鹏飞

农业知识 2020年7期
关键词:怀仁甘薯发展

文/ 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服务中心 张鹏飞

乡村全面振兴,要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从而实现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和关键。乡村产业是吸纳农村劳动力、实现农民就地就业增收的主要载体,是增强广大群众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的坚实基础。只有实现产业振兴,才能推动乡村各项事业的协同发展和进步升级。近年来,商河县怀仁镇采取多项举措,以甘薯产业为重点,推动产业振兴,为乡镇现代农业的发展积累了相关经验。

一、甘薯产业发展路径

(一)整合土地资源。怀仁镇深化农村承包地“三权分置”改革,大力推动土地流转工作。通过成立农民专业合作社,依托现有资源和区位优势,线上线下多渠道、广角度宣传发动土地流转对广大群众带来的切实利益,激发群众积极性,提高参与度。全镇共流转2万余亩,其中6个村完成整建制流转。通过以上举措,为乡村产业振兴尤其是实施规模化、集约化经营创造条件,奠定基础。

(二)有效规划布局,确定产业方向。土地活力释放后,发展什么产业,是能否实现振兴的核心。同质化发展风险小,但创收低。如何差异化发展,做到在准确把脉的基础上,扬长避短甚至破旧立新,是怀仁镇实现乡村产业振兴的关键。根据当地土壤特征(沙壤土)、气候条件、种植基础及市场发展水平等因素,怀仁镇因地制宜,确定甘薯作为当地特色农产品,从而削减传统农作物如小麦、玉米的种植。2018年,怀仁镇以油坊孙村为试点,推广种植龙薯、烟薯等优质品种400余亩。同时,打造济南蓝腾生态农业公司为龙头企业,发展“公司+农户”订单模式,建立种植、生产及销售一条龙的产业体系。据保守测算,每亩纯利润约达2000元,较传统农作物效益增加约60%。试点经验基础上,积极辐射带动全镇各村,全镇现已推广种植2000余亩。

(三)打造品牌,提升影响力。从目前看,甘薯的产量与销量让广大农户喜笑颜开。但是,伴随着大规模化种植,在产品对外输出时,必须要给产品起一个有代表性且朗朗上口的名字,从而更好地运作。品牌意识也就应运而生。打造有口碑的“金字招牌”,通过品牌进行产品定位,从而提升品牌的影响力,形成战略思想,才能发展的更为长远。

注册商标,是怀仁镇甘薯产品踏向新生的必由之路。“仁薯香”的诞生,让怀仁的甘薯有了自己的独特属性,在营销网络中形成了自我代码,为突破地域、时域的限制奠定了基石。

(四)多措并举,广开销路。长期以来,农产品销售信息不畅,销售渠道单一,严重制约产品发展及升级。怀仁镇为“仁薯香”产品创新了线下渠道,开辟了线上渠道。

线下渠道中,扩展特通渠道,积极开展线下配货服务。推送产品至市直及县直机关单位食堂、大型酒店,积极对接,根据烹饪需求,确定各品种订单量,做好配送工作;推送产品至大中型企业,满足企业员工福利待遇需求;推送产品至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致力于成为原材料供应基地。

线上渠道中,引进电子商务公司,建设电商服务中心,配套软硬件服务与设施。借助淘宝直播平台,开展“怀仁镇农业产品淘宝直播活动”等线上直播推广活动,邀请知名网红县长“黄河王小帅”作为吃播带货,2小时的直播时长,线上观众15万人次,下单2800余份,销量达15000斤,怀仁广大群众切实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强大效应,感受到了科技作为农业腾飞“翅膀”的巨大作用。

(五)院校合作,资源共享。院校需要成果转化,地方需要科技支撑。在产学研一体化的背景下,促进技术创新所需各种要素的有效结合。怀仁镇抢抓机遇,在甘薯种植产业愈加壮大之际,主动与省市院校合作,寻求技术指导和人才培训,并提出打造万亩甘薯种植基地的方略,建设“育苗+种植+深加工+销售”的产业链条。

在对外交流上,济南市甘薯产业发展论坛在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成功举办,在怀仁镇进行了现场观摩。省市多家科研院校专家学者对怀仁的甘薯种植产业做出了高度评价,并为怀仁镇授牌“山东省甘薯育苗示范基地”;在技术合作上,加快甘薯新品种引进选育和优质品种繁育,为甘薯在育苗及种植期间的脱毒种苗培育、种植栽插密度、施肥、病虫防治等提供技术指导;在人才培养上,针对性加强现代农民、农业职业经纪人的培训力度,提高人才队伍建设水平,依靠人才,更好地实现产业联盟或行业协会的带动作用。以上举措极大地推动了怀仁镇甘薯产业高效发展,为下一步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奠定了基础。

(六)探索深加工,提高附加值。甘薯除鲜食之外,还可以用来制作甘薯粉皮、粉条,甘薯淀粉,甘薯脯、甘薯片、甘薯泥等系列休闲食品。除食用外,还可以用来制作酒精、乳酸、丙酮等化工产品。怀仁镇甘薯种植已初具规模,发展深加工产业具有独厚的产业基础,可进一步提高资源的综合开发利用,提高附加值,延伸产业链,避免甘薯产量过剩而引起的滞销现象,缓解甘薯库存贮藏压力。这是甘薯产业化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也是甘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必由之路,从而更好地促进农业结构优化调整,向现代农业和高效农业转变。

目前,怀仁镇正规划引进企业入园,拟采用PCM空气式太阳能干燥系统,对甘薯进行烘干深加工,先以发展休闲食品为契机,而后再引进甘薯深加工龙头企业,通过龙头带动作用顺势发展其他深加工产品,着力在甘薯深加工方面形成产业集群。

二、甘薯产业发展方向

笔者在支援怀仁乡村振兴工作期间,结合目前国家相关策略(即围绕发展现代乡村农业,坚持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对怀仁下一步甘薯产业发展方向提出相关粗浅认识。

(一)政策运用。在产业振兴的征程中,对于各种政策,包括技术、布局、环保、外贸、金融、财税政策,要抢抓机遇,凡是政策强调的,要坚持运用且灵活多用。同时,要敢于大刀阔斧的创新和尝试,多以政策试点为路劲,以点带面,推动全局。如在全镇以蓝腾公司为中心推动甘薯种植的道路中,不仅要采取统一订单、统一育苗、统一安排生产、统一技术培训、统一回收销售,在条件成熟的情况下,推动各种植大户以入股形式参与产业链条中,最终走向增值提效之路。

(二)文旅发展。以镇域大沙河风景旅游带为载体,以甘薯产业为主题,发展乡村休闲旅游业,形成集观光、农事采摘体验、餐饮、住宿于一体的旅游产业。特别是餐饮业,要大力发展甘薯主粮化的餐饮特色,独具竞争优势。

在休闲旅游开发基础上,逐步发展以“公司+村集体+家庭农场”模式,结合甘薯、非洲菊、辣椒、古杏等镇域特色农副产品,形成差异化的家庭农场集聚区,激发和调动镇域广大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让乡村产业真正成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近就业的重要途径。

同时,积极发展农资供应、生产技术指导、病虫害防治、农产品销售等农业生产性服务业。镇域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壮大,申请田园综合体试点项目也水到渠成,更好地促进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康养等产业融合形成新业态、新模式。

(三)科技投入。乡村振兴战略的总目标是农业农村现代化,而现代化建设离不开科学技术的支撑,如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及云计算技术。以上技术与甘薯生产、加工、销售等产业链环节相结合,从而实现甘薯产业链科技化、智能化、信息化转变。

目前怀仁镇线上销售初见成效,但过于依赖于政府的推动和支持。建立专业经营化的线上销售网络,势在必行。而在物联网、大数据、智能化等方面的应用尚未开展。当然,这依赖于科研人员、农技人员、社会资本等支持。以物联网为例,通过传感器对生长环境的监测和传导,开展规模化的甘薯灌溉、施肥、病虫害防治,实现甘薯产业绿色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推动信息化、现代化的进程。

相信,在以上举措的有效落实下,怀仁镇的甘薯产业能够做大、做强、做精,让小甘薯承载着乡村振兴的梦想,书写出农业腾飞的大文章。商河县国家农业科技园区也会一如既往地关注和支持怀仁甘薯产业的发展,利用园区的平台,助推甘薯产业兴旺。

猜你喜欢

怀仁甘薯发展
甘薯种植技术及实施要点分析
怀仁市:举办农作物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培训
怀仁市植保站开展番茄潜叶蛾调查工作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益生菌发酵甘薯汁的工艺优化
怀仁市开展草地贪夜蛾监测与防控技术培训
《怀仁集王羲之圣教序》技法解析(二十八)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洪都拉斯Monty Farms公司被准许销售甘薯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