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长株潭城市群绿心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探讨与思考

2020-04-16■张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绿心城市群生态

■张 琴

(中共长沙市望城区委党校)

近年来,为推动湖南高质量发展,发挥长株潭三市的地缘优势,加快长株潭融城发展,省委省政府特别是长株潭三市协同合作,共同致力于长株潭绿心地区建设,不断推动绿心地区的产业转型升级、创新发展。

1 生态“绿心”建设是形势所需

1.1 生态“绿心”建设是生态文明建设的现实需要

2015年4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正式发布,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被提上了重要的议程。而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也指出,必须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这是党中央面对新时期生态环境污染严重的严峻形势做出的理性判断和重大抉择。加大生态“绿心”建设无疑是符合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选择和发展趋势。

1.2 生态“绿心”建设是城乡统筹发展的必然选择

改革开放以来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我们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但也带来了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生态破坏等一系列的问题。这些问题也引发了我们的思考,如何从扩张城市规模转向提升城市质量,从单纯注重城市发展转向城乡统筹协调,从注重经济发展转向生态和谐;如何更好地协同城乡建设、统筹城乡发展。

1.3 生态“绿心”建设是“两型”示范的实践要求

长株潭城市群作为全国两型社会改革试验区,近年来的发展也受到了各方的关注。2011 年 3 月,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长株潭两型社会建设时指出,“建立生态绿心,是保值增值的,是长株潭与其他城市群的一个重要区别”[1]。湖南加大生态“绿心”建设是实现“两型”转型,培育“两型”产业的实践要求。

2 长株潭绿心地区产业发展现状

长株潭生态绿心地区位于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交汇地区,面积约522.87平方公里[2]。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生态“绿心”的划定有着重要的意义,是完成以上三大国家政策使命的重要空间载体,是未来对外展示长株潭城市群建设的重要窗口。《长株潭城市群区域生态绿心总体规划(2010—2030)》中对其功能定位为“长株潭城市群生态屏障、两型社会生态服务示范区”。目前,该区域的产业发展现状如下:

2.1 产业规划实施推进趋缓

由于城乡统筹和生态服务产业建设跟不上,在绿心范围内城乡二元结构尤为突出。一是同地不同价,被划入建设开发的用地和被划入生态保护和保持农业用地的价格差距悬殊;二是“绿心”地区距离城市中心较远,基础设施建设成本较高。基础设施的不均衡、城乡二元结构突出和长株潭三市融城缓慢等都导致既定的产业规划实施推进受阻,发展滞后。

2.2 产业发展定位不够明晰

因目前绿心地区规划修编及绿心保护条例修改成果暂未落地或刚予颁布,产业准入清单或负面清单以及产业发展政策有的不够明确,三市特别是长株潭绿心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缺乏顶层设计的支持。

加之前期三市的产业发展各自为政,没有很好的产业融合和沟通平台,三市的常态联络机制还未形成,基础设施条件方面也相差甚远,导致产业发展定位一直不太明晰,绿心范围内的生态修复和污染企业退出一直进展不大,反过来也制约了产业的发展。

2.3 基础设施建设欠缺统筹考虑,布局存在诸多不确定性

绿心总规确定的城市道路、污水处理厂、水厂、变电站等,通过规划选址建设后,发生了很大变化,往往与绿心的禁开区、限开区存在一定的冲突。比如,根据城市总规,加强长株潭区域对接,在绿心总规的基础上增加了黄兴大道、长攸高速、坪塘大道、东二环南延线、红旗路等,改变了区域道路交通格局,有些还将对城市道路格局和城市用地布局产生较大影响。

3 长株潭绿心地区产业转型升级的优化建议

生态绿心是长株潭城市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长沙构建国家中心城市的大支撑,是提升长株潭城市群综合实力的必然选择,还是实现湖南区域协同发展的有效途径。促进长株潭绿心区域的协同发展尤其是产业的转型升级意义重大。

3.1 加大绿心产业总规的落实力度

绿心总规的宏观引导和实施的积极作用,是无容置疑的。支持高起点、高标准做好片区总体规划,推进“多规合一”。在绿心范围内优先推行四规合一,将绿心总规、城乡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进行有效统一,做到“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建立相互协同机制,打破各自为政的状况。在绿心总规的统领下,相关专项规划的编制工作也要及时跟进,允许根据片区发展及绿心保护需要,在不改变城市主体功能和总体结构的前提下,对片区规划进行局部优化和调整,并按规定程序报批。

3.2 明晰绿心产业发展思路

根据长株潭绿心地区产业发展定位,我们要鼓励原有产业转型升级。出台有关政策有序合理地“创新发展一批,重组整合一批,清理退出一批”,特别是污染的工业项目坚决退出,鼓励企业主动向片区主导产业转型,对于转型升级且符合环保要求的,支持合理的土地变性需求或优先搬迁转入市内其他园区。

对于新增企业,我们要严格地执行产业准入制度,明确绿心区域的主导产业、支柱产业和适度发展产业。

表1 绿心地区准入产业一览表

3.3 推进产业合理布局转型发展

3.3.1 打造生态旅游业,塑造绿心旅游品牌

目前,国家层面正在全力推进全域旅游,在推进长株潭全域旅游方面,应充分利用绿心地区生态人文资源,重点打造特色民宿、花海营地、苗木基地、文产创意等生态休闲产业,将绿心地区及周边建设成长株潭高端旅游休闲目的地。

根据旅游功能分区,我们需要重点打造具有东方“莱茵河”之称的湘江风光带、培育世界闻名的园艺博览胜地的浏阳河园艺博览带、以提供生态体验和湖湘文化旅游中部生态旅游区等几大生态旅游区,提升“绿心”的整体旅游和宜居质量。同时,可以将绿心区域范围内的自然和人文景点景区串联起来,整合资源和路线,塑造绿心的旅游品牌。

3.3.2 发展文化创意业,塑造绿心文化品牌

文化创意产业既是一种新兴产业,也是湖南作为电视湘军的优势所在。作为长株潭绿心区域,应大力发展文创产业,增加产业的文化附加值。

一方面,作为政府部门,应提前规划文化创意园区,鼓励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特别是财政上要对文创产业和企业有一定的政策倾斜, 市级财政每年安排专项奖补资金用于支持文创产业等新兴产业发展,同时出台相关的文创产业发展的奖补办法。另一方面,原有园区内落后企业要主动转型,改变陈旧落后的观念,向文化要附加值,向文创产品要效益。

长株潭绿心区域有着绝佳的地缘优势和规划空白,发展文化创意业有很好的基础和发展空间。政府和企业要共同努力,致力于打造绿心的文化品牌。

3.3.3 建设低碳科技园,塑造绿心环保品牌

低碳科技产业是在全球气候变暖、资源不断减少的大背景下的一种未来产业的发展方向,也是未来产业发展的大势所趋。

纵观国内典型的节能低碳环保科技园,低碳科技园是未来园区发展的大方向和重点。目前,苏州国家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园、中节能九大节能环保园区等典型低碳科技园的发展如火如荼,我们要学习和借鉴他们的发展历程和典型经验,重点打造以暮云为首的低碳科技园,综合配套相关的高端低碳产业和服务,适应未来园区发展的大方向,着力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绿心环保品牌和和低碳园区。

3.3.4 聚焦现代服务业,塑造绿心服务品牌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较强的辐射作用,可有力支持长株潭融城建设。在中部省会城市中,长沙市金融业发展比较迅速,但整体实力并不突出,在中部城市排名第三,低于武汉、郑州。而周边的株洲和湘潭金融服务业发展则比较滞后,长株潭绿心产业发展急需完善服务业支持体系,加快补齐现代金融、高端商务、研发设计等现代服务业产业短板。

尤其是金融方面,要鼓励本土金融机构做大做强,强化本土金融机构的协同效应,扩大对外辐射;加快发展新型金融机构;积极引进总部型企业、国际国内金融机构落户长株潭绿心地区,推动金融企业集聚发展。着力建设湖南金融中心,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的现代金融聚集区,绿色、文化、科技、互联网、财富管理为特色的金融创新示范区。

长株潭绿心地区的建设还有不少方面需要改进,比如还有一些历史遗留项目问题需要化解,生态保护机制尤其是生态补偿机制比较滞后,需要加大资金投入和政策倾斜等等。随着长株潭一体化的纵深推进和湖南高质量发展的现实要求,我们要以绿心保护为发力点,以产业转型升级为关键点,推进资源共享、公共配套共享、产业深度合作,把绿心区域打造成共同的呼吸系统区、有机联系区、资源共享区。

猜你喜欢

绿心城市群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长三角城市群今年将有很多大动作
我国第7个城市群建立
把省会城市群打造成强增长极
500多平方公里的期待 刘激扬: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绿心”
从国外经验看我国城市群一体化组织与管理
生态
林间的“绿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