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探究

2020-04-16陈玉臻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专业人才货物运输

■陈玉臻

(潍坊市坊子区交通运输局)

引 言

公路运输经济的发展具有着灵活性、多样性、通达性等多重特点,在互联网时代下,如果仍然按照传统运输业的发展模式进行发展,那么就很容易出现信息传输缓慢、运营效率过低等诸多问题,而基于“互联网+”建立起来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模式,则能够结合互联网的特点,对交通运输业的未来发展趋势做出准确预测,在完善交通运输体系的同时,改变传统运输业所面临的困境,为公路运输经济的稳定发展创造良好基础。

1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困境

1.1 信息传输速度缓慢

在传统交通运输模式下,由于参与交通运输的各方缺乏有效沟通渠道,无法在交通运输相关信息产生的第一时间完成发送或接收,因此其信息传输速度往往很难满足交通运输的实际需求,而这也给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带来了很大的限制[1]。例如长途物流的交通运输过程中,货物发出后运输方往往会处于与外界相对隔绝的状态,无法就货物运输情况作出及时、详细的信息汇报,即便发货方、收货方能够在运输过程中与运输方取得联系,在无法对货物进行仔细检查的情况下,也同样无法获取到太多的有价值信息,只有在货物抵达目的地后,才能够由收货方对货物进行检查,这时即便发现了货物质量不合格、错发、少发、丢失、损坏等问题,其造成的损失也同样是比较大的。

1.2 专业人才相对不足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很多互联网技术手段都在交通运输行业中得到了有效的应用,这虽然推动了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但也同样对相关从业者的专业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交通运输业人才培养体系尚未得到完善的情况下,各企业单位的专业人才缺口也会随之出现[2]。例如在传统物流行业中,物流企业通常比较重视人才的物流业务能力、物流规划设计能力,而相关从业者在能力特征上也大多以此为主。但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物流行业与互联网之间的结合变得愈发密切,各大电商物流纷纷推出了智慧物流地图、无人仓等物流新科技,智慧物流加快转型升级也将会成为必然发展趋势,如果物流行业的人才培养方向未能做出及时转变,那么如物联网运营、车货匹配平台运营管理、智能仓配设计等各方面的人才缺口就必然会变得越来越大。

1.3 安全问题比较严重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虽然能够进一步提高交通运输的灵活性和便利性,并在交通拥堵问题解决、交通运输线路规划等方面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持,但对于交通运输安全问题,却并未提起足够的重视,很多交通运输行业经济主体甚至形成了忽视交通安全的观念,而这也对交通运输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了极大隐患。例如在公路运输中,如果运输主体为了缩短运输周期而采取危险性较高的错误驾驶行为,那么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概率就会大大提升,一旦因此出现了交通安全事故,那么交通运输的参与各方、经济主体乃至国家的利益都会因此受损,这显然是不符合交通运输经济发展要求的。

1.4 整体运营效率较低

当前我国交通运输行业虽然初步实现了对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但从整体上来看,其信息化程度仍处于相对较低的状态,整体运营效率也并不高,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帮助比较有限。例如在公路运输的过程中,各参与方虽然可以借助互联网与信息技术来进行实时沟通,但由于交通调度需要由多方高效配合,具有着很强的复杂性,因此简单的信息沟通并不能够满足公路交通调度需求。另外,部分技术虽然具有着良好的发展前景,但目前正处于完善阶段,其弊端仍比较明显,且难以有效规避,因此并不能够及时转化为应用成果,同样无法帮助交通运输行业实现运营效率的提升。

1.5 服务模式过于单一

近年来随着交通运输业的不断发展,人们的交通运输服务需求都呈现出了多样化的特点,无论是出行还是货物配送,通常都会在运输时间、交通工具等方面提出不同的要求。但从目前来看,由于我国交通运输行业的专业人才缺口仍比较大,在技术应用也存在着一定局限性,因此很多个性化交通运输服务都无法展开,而在人们交通运输需求得不到满足的情况下,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自然也会受到限制。

2 “互联网+”时代下交通运输经济的有效发展策略

2.1 创新交通运输模式

在“互联网+”时代下,信息的实时传输与共享难度并不大,虽然在交通运输过程中,相关运输信息会处于不断变化的状态,但只要能够以物联网技术为基础,对交通运输模式展开全面创新,仍然能够使信息传输速度得到有效提升。例如在物流配送领域,就可以利用RFID技术,为货物添加电子标签,并在各中转站设置阅读器等装置,通过扫描电子标签的方式来获取货物相关信息,同时通过运输局上传的方式将货物信息共享至网络上,使其能够在运输过程中得到持续性的监控与数据更新,避免因货物失去联络而导致的一系列问题,这样不仅能够使运输效率得到有效提升,同时还可以满足收货方的物流信息查询需求,为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创造良好基础条件[3]。

2.2 重视专业人才培养

“互联网+”时代下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离不开专业人才的支持,在当前交通运输行业专业人才缺口较大的情况下,各交通运输参与主体还需充分认识到人才培养的重要性,同时与高等院校积极合作,对当前交通运输行业的人才需求定位展开深入分析(如图1所示),进而从数据思维、数据能力、国际视野、物流工程管理等各方面入手,对符合行业发展需求的专业人才进行培养,将完善的交通运输行业人才培养体系建立起来。另外,由于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速度较快,无论是技术需求还是人才需求,都处于动态变化的状态,因此各交通运输参与主体还需与高等院校建立长期性的合作关系,对行业人才需求与人才培养体系进行持续更新,从根本上解决交通运输行业专业人才不足的问题。

图1 交通运输行业人才需求定位

2.3 加大宣教工作力度

交通运输经济的发展必须要以交通安全为前提,如果忽视了交通安全问题,那么即便能够在短期内实现交通运输经济的快速发展,也同样会对交通运输经济的长期发展潜力造成影响。因此在“互联网+”时代下,交通部门还需充分利用互联网在信息传播方面的优势,从宣传教育工作入手,面向社会展开大范围的交通安全教育,以提高交通运输参与者的交通安全意识,为交通运输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例如在公路运输方面,可针对各类驾驶员的实际需求推出交通APP,通过对路况信息、违章信息、安全事故等信息进行广泛收集,并在APP平台上对这些信息进行公开展示,而对于私密性较强的个人信息,则可以通过账号(车牌号)绑定的方式提供给车主。这样既可以减少交通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也能够提高相关驾驶员的安全意识,起到良好的交通安全教育效果。另外,针对现代人的信息获取习惯,交通部门及各交通运输参与主体还可以开通微博账号、微信公众号,以新媒体平台为依托,传播各种具有一定趣味性的推文、视频,并在其中融入交通安全知识,这同样能够起到很好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作用。

2.4 加快先进技术应用

从运营的角度来看,“互联网+”时代下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之所以会受到运营效率的限制,主要还是由于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针对这一问题,各交通运输主题还需积极引入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全面推进信息化建设,为交通运输经济的相关作业提供重要支撑。例如在大数据技术的应用上,应通过运输线路、交通工具的传感设备布设,来实现海量交通运输数据的采集,之后再利用大数据技术展开统筹分析,确定各区域、线路的交通运输情况,并做出可视化、实时化的交通调度。而在人工智能技术领域,则可以通过交通卡口联网、车辆通行记录来对城市交通流量展开实时分析,并根据分析结果对交通信号等进行自动化调节,以提高交通调度效率与合理性。

2.5 创新交通运输服务

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多种技术的支持下,交通运输主体还需充分尊重社会各行业领域的交通运输服务需求,以交通运输管理系统为依托,对交通运输服务展开全面创新。例如在出行方面,就可以在城市公共交通(公交、出租车、地铁等)或其他远距离交通(飞机、高铁等)的基础上,推出网约车、专线公交、智能换乘推荐等服务,使人们的出行能够更加方便、快捷,并解决抢票、延误等方面的出行问题。

3 结 语

总而言之,“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不仅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也给交通运输行业带来了全新的发展机遇,交通运输参与各方只要能够全面认识到“互联网+”对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的影响,正视当前所面临的问题,同时从技术应用、宣传教育等方面入手,采取针对性的交通运输经济发展策略,就必然能够使我国交通运输经济突破当前发展困境,在未来得到更好的发展。

猜你喜欢

专业人才货物运输
逛超市
高校应用型经管类专业人才的培养
编辑出版专业人才的培养路径
受阻——快递运输“快”不起来
比甩挂更高效,交换箱渐成运输“新宠”
新时期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人才的培养
关于道路运输节能减排的思考
如何打造工程咨询业需要的专业人才
路遥知马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