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高职高专会计专业实践教学研究
——以广西财经学院为例

2020-04-16梁杏飞

经济管理文摘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分会计专业实训

■梁杏飞

(广西财经学院)

引 言

中共中央印发了《关于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注重人才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培养,探索建立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人才培养机制,完善产学研用结合的协同育人模式。“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高等教育分类管理和高等学校综合改革,强化实践教学,着力培养学生创意创新创业能力。在新的市场经济环境下,企业要参与市场竞争、符合政务管理的要求,取得持续健康的发展,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业务、财务、税务一体化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并熟悉民间审计模式的管理,那么具备与之相应的业务、财务、税务、审计一体化应用能力的高素质会计专业毕业生就会受到企业的欢迎,也受到创业者的欢迎。针对目前的人才需求,高职高专院校作为培养实践型人才的高校,对会计人才的培养目标也发生了变化,由原来的理论教学为主转变为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见结合,会计实践教学越来越重要。

1 高职高专院校会计实践教学的现状

1.1 以增加实践教学学分形式增加实践教学

目前,很多职业院校为凸显实践教学的重要性,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以增加实践学分的形式增加实践教学。以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17级会计为例,会计专业的理论学分与实践教学的学分分别为66学分,达到1:1的比重,其中其中同步实验20学分,基本技能实训模块12学分,综合能力实训模块34学分。

1.2 实践教学形式过于单一

学生的实践教学主要是分为三部分:课程对应的课程实训、毕业前的校内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毕业实习。校内的课程对应实训主要针对一门课程开设;毕业前的校内综合实训或顶岗实习主要针对大学期间所学课程,模拟一个企业的业务进行仿真教学。这两种实训形式都是:通过题目的形式描述经济业务,学生只要看到题目基本就可以解决问题,配套的票据起到辅助的作用。这样的实训教学更像理论教学的补充说明,一定程度上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但是这样的实践教学造成的最大问题是学生没办法脱离题目只根据有关凭证、票据处理业务,不了解企业的业务流程、不熟悉企业的核算流程、不理解票据怎么产生、不了解票据所代表的经济含义、对岗位认识不深、没办法把所学知识联系起来解决问题等,教学实践没有起到培养学生动手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毕业实习的目标包含对财税审专业知识方面的运用、巩固和强化,还包含相关待人之道,适应社会工作环境。但是,毕业实习时间短,学生在实习单位实习时并未能接触核心业务,导致锻炼效果不足。同时学生尚未具备满足企业要求的综合能力,导致实习的业务范围过于狭窄,很多学生在毕业实习时并没有找到专业对口的岗位,实习效果不明显。

1.3 实践教学流于形式

虽然在人才培养方案中明确规定了实践教学的学分和学时,但是在具体的操作过程过由于受现实情况的限制,不仅是广西财经学院防城港学院,很多广西的职业院校在会计专业培养的过程中还是过于偏重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的并没有真正落地。如《成本会计课程实训》是在《成本会计》理论课结束后进行,分不同的项目模拟企业的经济业务,要求学生进行相应的成本核算。这样的实训更像是一种练习,学生参与感不强,积极性不高,很多学生都简单应付,实践效果不明显。再如校内的顶岗实习,按培养目标应该是到企业中去在岗实习。受会计岗位的限制,学校很难实现全部学生的顶岗实习,最后只能用模拟企业代替,本质还是课程实训的一种,学生看到的还是题目。

2 高职高专院校应如何构建新的会计实践教学体系

如何让会计专业的学生进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如何为学生打造一个优质的实践教学环境,如何在实践教学中真正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是很多区内职业院校在会计实践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的问题。

以创新创业为导向,打破现有会计实践教学模式,把会计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分等级模块来进行。在整个实践教学过程中,所有的实践教学应该是一个整体,也就是所有的实践教学都以一个企业为背景,模拟真实的企业,构建一个包含企业、银行、政府部门的实践环境,结合其他专业,使这个企业发生“真正的”的业务,通过企业的业务引发学生思考如何解决问题。该实践教学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的实践教学主要让学生熟悉以下内容:①企业的基本情况,包括主要业务、组织结构、合作对象、业务往来对象、员工等。②企业的核算流程和会计核算的方法。③企业会计核算的基本技能,如数据的书写、单据的录入等。

第二部分的实践教学通过情景模拟、动画展示、虚拟企业教学软件等方式,使学生掌握各个经济业务产生的单据和各个单据所代表的涵义,并进行经济业务的核算,包括制单、填凭证、登帐簿、编制报表等。

第三部分的实践教学主要以分岗的形式进行实践教学,模拟工业企业、商业企业、服务业等现代经济社会中的最主要的典型行业企业,以经济业务发生为主线,将财务各项工作结合起来,同时与外部机构:银行、税务局、工商局、社保局、会计师事务所等联系,注重多元化培养学生财税审相关技能,在实践中开发提升学生财税审技能,综合性考核评判学生能力养成。

具体的实践教学安排如下表:

通过这样的实践教学,学生了解会计核算岗位的分工、职能、工作流程、团队协作等,使学生相对真实的“融入”企业,让学生先在“企业”里面遇到问题,然后在进行相关的理论知识的学习,使理论与实践能更好的结合起来,同时也决解学校顶岗实习的问题。

3 实现以创新创业为导向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存在困难

3.1 配套教材难以寻找

把所有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即所有的实训按一个企业作为背景,模拟企业的业务,把企业的业务分散到不同课程中进行学习,这就要求实践教学用到的所有资料要贯穿整个大学生涯,目前市面上很难找到配套的教材。市面上关于会计实践教学的教材主要针对的是课程,比如针对基础会计的课程实训或针对财务会计的课程,或者是针对综合实训的教材。这样的教材内容分散,没有办法统一。如果要求老师自己编写教材,对老师的专业水平和实践水平要求都很高,难度又太大。

3.2 课程设置

目前实践课程都是根据理论课程开设的,如把所有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需要重新调整课程设置,即需要开设一门单独的会计实践教学,只是需要分不同的学期来完成不通的内容。这就会涉及到人才培养方案的设置,要考虑不止是学分和学时的问题,还有培养目标、学校的相关制度、基础设置的建设等问题。

3.3 考核方式的确定

既然是一个课程,就会涉及考核的问题。把会计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应如何考核成绩。新的实践教学贯穿了整个大学期间,是作为一门课程考核还是应该分学期考核。考核的标准又是什么。现阶段的会计实践教学考核标准主要是看学生在实践过程的态度、实训练习的完成度、准确度等,标准过于主观。新的会计实践教学模式应如何确定这个考核标准也是一个难题。

3.4 配套资金的投入

把所有的实践教学作为一个整体,需要打造一个以企业为中心,链接银行、政府部门等部门的实践平台,这个企业会有相关的业务发生,会同工商部分、财务部门、税务部分、银行、其他企业等机构发生业务往来,学生在进入大学开始就相当于进入这个企业学习。这就要求学校需要打造一个“真的”的小型社会,整个实践平台的建设需要资金的投入。当然,学校也可以通过模拟软件实现实践的目的,但这些软件也是需要资金的投入的。

3.5 师资队伍的建设

除了实践平台的建设,还有师资队伍的建设。很多高校的老师都是从学校到学校,因此教师的实践能力也都是书上学来的,缺乏实践经验。这就要求教师到企业中去,真正参与企业的实际工作,积累经验,提高实践的能力。但是这会涉及到很多问题,比如实践的时间、教师的积极性、学校资金的投入、企业的对接等等问题。

4 结 语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对会计人才需求的变化,高校特别是高职高专院校应积极改变会计人才的培养模式,传统的围绕制造业核算为主要教学内容的模式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求。高职高专培养的会计人才应更注重实践的能力,要求的不是核算能力的深度,而应该是业务的广度。即熟悉企业的核算流程,明确各个岗位的工作内容和关系,了解企业的业务关系,能办理基本的经济业务,具有基本的审计能力,能同银行、税务局、工商局、社保局、会计师事务所等联系。这就需要对现有的会计实践教学进行改革,但是这样的改革难度相当大,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需要学校观念的转变、资金的支持,需要教师积极的配合。

猜你喜欢

学分会计专业实训
如何用学分币激发小学生的学习兴趣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关于高职院校会计专业“1+X证书”制度的思考
学分美食
高职会计专业英语教学中ESP理论的应用研究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会计专业税法课程教学中角色扮演法思考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颈部淋巴结超声学分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