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2020-04-13陈娅吴昊沈云飞

财经界·上旬刊 2020年4期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陈娅 吴昊 沈云飞

关键词:科研事业单位  固定资产  管理

《事业单位会计准则》中规定,固定资产是指事业单位持有的使用期限超过1年(不含1年),单位价值在规定标准以上,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包括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等。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但是耐用时间超过1年(不含1年)的大批同类物资,应当作为固定资产核算。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有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单位正常运转、进行各项科学研究和取得各项科研成果的重要物质保障,是单位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近年来,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也逐渐增加,越来越呈现出分散性、专业性、多样性、复杂性、价值大等特点。虽然国家及单位已日益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但依旧存在不少亟待解决的问题,如何管理和利用好固定资产仍是农业科研事业单位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一、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

(一)制度执行不到位,绩效管理观念淡薄

虽然随着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清查工作的开展,科研事业单位已越来越重视固定资产的管理,各单位也相继出台了固定资产管理方面的相关制度规范,但是制度的出台只是加强固定资产管理的第一步。在开展资产清查工作时,很多单位都暴露出或多或少的问题,这就说明后续的制度执行还不到位,对资产管理无论是资产使用人还是领导层都重视不够,“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仍然存在。

(二)人员参与意识薄弱,执行监管力度不够

部分科研事业单位各部门虽然确定了资产管理人员,但由于资产管理员一般都是科研人员兼顾的,平时忙于科研工作而忽略了对部门固定资产的监督管理,参与意识薄弱,存在资产管理员对自己部门的资产配置情况并不了解,到清查盘点时再逐一核对、问题不断的现象。

另外,部门固定资产出借时,无论是责任人还是资产管理员对及时履行出借手续必要性的重视程度都不够,潜意识里认为都是单位内部部门间借用,并没有外流,不会出现丢失等问题,但这样日积月累,很容易造成管理混乱、责任人模糊等问题。

(三)固定资产清查不定期,移交、报废不及时

由于没有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或资产管理人员配备不足等原因,部分科研事业单位没有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盘点,或盤点间隔时间太长,依然留于形式化。定期盘点固定资产没有有效落实到位,这就导致单位难以及时发现固定资产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因此造成问题处理滞后,可能将原本简单清晰的问题复杂化。如发生人员岗位变动或者退休、调离时,属于单位的固定资产无法及时收回、使用人没有及时变更,这样日积月累,必然会造成账实不符,历史遗留问题越来越多、难以解决,甚至会发生相互扯皮的情况。

另外,缺乏固定资产定期盘点,需要报废报损的固定资产也得不到及时处理,时间一长,很容易造成固定资产的丢失,这既不利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也会影响单位正常工作的开展。

(四)固定资产使用效率低,缺乏共享调剂机制

随着国家不断加大对科学研究的投入力度,科研事业单位争取的项目数量和经费也逐渐增加,项目预算中都会安排设备费,但在制定设备费预算时往往缺乏计划性,缺少前期的统计与核算。因此有些科研事业单位在项目执行过程中,购置固定资产不是从科研需求出发,而是为了达到项目检查对于预算执行的要求,这就导致了盲目购置现象严重,固定资产使用率低,有些仪器设备只为项目本身使用一两次后闲置多年不用,甚至还未拆封,没有做到物尽其用,造成了浪费。

此外,科研事业单位缺乏固定资产共享调剂机制,普遍存在固定资产“私有化”现象。各个项目组都按照各自项目预算采购仪器设备,研究相同或相近的项目组之间缺少必要的沟通,这样既重复购置了固定资产又造成了不必要的资金浪费,既违背了国有资产的有效配置和节约原则又浪费了人力物力。

(五)固定资产存放地分散,不便于管理

根据科研事业单位自身的特点,单位都会有自己的园区或者研究基地,而有些单位的办公区和研究基地不在同一地点且距离较远或者研究基地位置比较分散,但大多数科研需要的仪器设备都会存放在各研究基地和实验室,而且这些资产普遍呈现出类型多、专业性强、价值大的特点,一般人员不易辨别,盘点时需要科研人员在场协助资产管理人员进行辨认核对,这就不便于对固定资产的及时统一管理。

二、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一)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制度,形成固定资产管理体系

首先,科研事业单位需要建立健全固定资产管理的相关制度,完善固定资产的日常监督 及考核制度,用制度约束行为,做到“统一领导、分级负责、物尽其用、责任到人”。

其次,成立固定资产管理领导小组,明确资产管理部门和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合理分工,明确职责,互相监督,形成由上而下的良好的固定资产管理体系。对于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的科研事业单位应成立专门的资产管理部门,与财务部门定期进行固定资产盘点,做到账实相符,确保固定资产的完整安全和保值增值。

(二)提升固定资产管理参与意识,加强执行监管力度

提升科研事业单位全员参与固定资产管理的意识,提高科研事业单位人员对固定资产管理与维护的自觉性,把固定资产的管理理念深入到每一个科技人员。一是个人要加强对自己作为责任人的固定资产的责任意识,从使用保管到移交出借,再到报废报损。二是各部门资产管理人员要各司其职,摸清部门资产“家底”,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移交、出借的固定资产及时办好相关手续。尤其是科研部门固定资产数量多、价值大、专业性强,科研人员在忙于业务工作的同时也要重视对固定资产的管理。三是单位资产管理部门要严格监管固定资产的日常管理及处置更新工作,加强对资产管理人员的宣传培训,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意识。

(三)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盘点工作

科研事业单位要认真落实固定资产定期盘点清查工作,不能流于形式,避免“重购置轻管理”的现象。盘点工作结束后,结合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对已移交的资产及时更新责任人等信息并在系统中实行痕迹管理,对需要报废的固定资产严格审核、及时上报。这样既能及时有效更新资产信息,也能第一时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此外,科研事业单位可以对部分类别的固定资产实行归口管理、统一配置,如空调、电脑等固定资产实行集中采购,根据房屋面积、人员数量统一配置,集中管理。

(四)提高固定资产使用效率,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内部共享机制

首先,科研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应综合考虑各部门、各项目组的实际工作需求及当前单位整体的固定资产存量情况,统筹规划,做到合理、科学地配置资源,避免盲目、重复购置,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

其次,由于科研项目可能存在共通性,科研事业单位可以加强员工共享使用固定资产资源的意识,建立科研仪器设备内部共享机制。资产管理部门中由专人负责固定资产管理资源共享工作,以信息化手段为依托,借助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实施动态监管。项目组有采购需要时,不盲目的急于购买设备,而是由资产管理部门对科研仪器设备进行合理调控,实现资源共享,并严格按照使用责任制及时更新信息。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益,又能节约购买时间,尽早为项目所用。

总之,固定资产是科研事业单位开展各项工作的基础条件,固定资产管理又是一项系统繁杂的工作,加强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这就要求各部门通力合作,提升参与意识,完善机制,合理配置,促进共享,加强监督,确保资产的安全完整,提高资产使用效益,从而保障科研事业单位科学研发、科技服务等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马永强,金澜,姚丽影,苏斯瑶.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如何实现资源共享[J].现代经济信息,2017(07):239.

[2]贾敏.基于内部控制视角的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研究[J].创新科技,2016(08):77-79.

[3]孙琪光.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資产管理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6,19(02):35-36.

[4]张英丽.农业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农业经济,2013(09):120-121.

[5]李鹏.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问题及建议[J].现代物业(中旬刊),2012,11(08):14-15.

猜你喜欢

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
枣前期管理再好,后期管不好,前功尽弃
科研事业单位经费内部控制研究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