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比较试验

2020-04-12方波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防效二化螟药剂

方波

摘 要:为了筛选出适合在寿县地区水稻种植中推广的二化螟防治药剂,特选择7种药剂开展二化螟防治效果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药剂在田间应用后不会对水稻植株以及天敌等生物产生明显的影响;以20%氯虫苯甲酰胺SC180mL/hm2处理的防效最好,药后3、7d防效分别为31.05%、87.82%,可在二化螟处于2~3龄期前实施防治,并结合虫情实际适当开展第2次防治。

关键词:药剂;二化螟;防效;应用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112-02

水稻二化螟,又称为钻心虫等,属于鳞翅目、螟蛾科,是水稻种植区常发的一类害虫[1]。近些年来,随着我国水稻种植业结构的调整以及气候条件的异常变化、害虫抗药能力的不断提高,水稻生产中二化螟的为害情况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1]。目前,二化螟防治中常用的药剂有阿维菌素、三唑磷等,这些药剂长期使用会导致害虫抗药性的提高,增加了田间防治的药剂用量,这与当前国家提倡的农药减量控害、生态环境保护的大趋势不相符[2]。

寿县是农业生产大县,属于国家首批商品粮基地,粮食生产水平多次获得全国先进县的称号,常年农业生产模式以稻麦轮作模式为主,水稻种植面积超过11万hm2。为了筛选出适合在寿县地区推广的安全、高效、低毒药剂,对水稻二化螟进行安全有效的防控,笔者于2019年选择几种药剂开展了水稻二化螟防控试验。

1 材料与材料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安排在寿县双桥镇梨树村,前茬作物类型为水稻;试验地土壤肥力水平中等偏上,通透性较好,其中有机质含量25.1g/㎏,堿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分别为122.3、27.2、356.4mg/㎏,pH6.6左右。试验地有良好的排灌条件,配套沟渠完善。

1.2 试验材料 供试药剂共7种,分别为20%氯虫苯甲酰胺SC、40%氯虫·噻虫嗪WG、24%甲氧虫酰肼SC、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4%甲维氟铃脲乳油、20%阿维·唑磷乳油、20%三唑磷·辛乳油。供试水稻品种为深两优136。

1.3 试验设计 试验共设8个处理,分别为20%氯虫苯甲酰胺SC180mL/hm2、40%氯虫·噻虫嗪WG150g/hm2、24%甲氧虫酰肼SC300mL/hm2、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5g/hm2、4%甲维氟铃脲乳油600g/hm2、20%阿维·唑磷乳油600mL/hm2、20%三唑磷·辛乳油750mL/hm2,以喷施清水作为对照(CK)。3次重复,区组随机排列,小区面积60m2(10m×6m),各小区之间建立保护行。

1.4 试验方法 2019年5月10日开始播种,6月5日移栽。按照17cm×27cm的规格进行栽插,每穴插基本苗2株,移栽后7d施入尿素105㎏/hm2、氯化钾90㎏/hm2[2-3]。水稻处于分蘖中期时,按照试验设计的要求选择背负式电动喷雾器进行施药,要求对准水稻植株进行均匀喷施,用水量均为600L/hm2[4]。其他管理措施同当地常规水稻田。试验当天的气候为晴,最高温36℃左右,最低温26.2℃,有1级西南风,施药后3d时有33mm左右的降雨,药后6d内保持田间有水层。试验期间未使用其他药剂[5-6]。

1.5 调查内容及方法 施药后对各处理下田间的安全性进行调查;用平行跳跃式5点取样法在药前1d对水稻枯心情况进行统计,每个重复小区内调查水稻植株25丛,施药后3、7d分别开展枯心植株的统计,分别计算出药后3、7d的枯心率、防效。

计算公式如下[6]:枯心率(%)=枯心的水稻植株数/调查总水稻植株数×100;防效(%)=(施药后CK处理的枯心率-各药剂处理施药后的枯心率)/施药后CK处理的枯心率×100。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药剂处理的田间安全性 经过对各处理田间安全性开展调查,对各小区内的水稻植株、叶片进行观察,未发现植株、叶片发生褪色、萎缩等异常,此外也未发生药剂对其他天敌等有益生物有明显的影响,说明试验中各药剂处理的安全性较好。

2.2 不同药剂处理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 通过对不同药剂处理下水稻植株枯心率、防效的调查比较,结果见表1。由表1可知,药后3d防效最高的处理为20%氯虫苯甲酰胺SC180mL/hm2,防效在31.05%左右,之后按照防效由高到低的顺序依次为24%甲氧虫酰肼SC300mL/hm2、4%甲维氟铃脲乳油600g/hm2、20%阿维·唑磷乳油600mL/hm2、40%氯虫·噻虫嗪WG150g/hm2、35%氯虫苯甲酰胺水分散粒剂75g/hm2、20%三唑磷·辛乳油750mL/hm2,防效依次为28.08%、26.01%、16.55%、16.12%、11.90%、10.32%;药后7d时调查,防效最高的处理依次为20%氯虫苯甲酰胺SC180mL/hm2,防效达87.82%,其次是40%氯虫·噻虫嗪WG150g/hm2,防效为80.46%,其余几种药剂处理的防效在68.87%~77.10%。

3 结论与讨论

本试验结果表明,试验中的药剂对水稻植株、天敌等有害生物未产生明显影响,安全性较好。药后3d,20%氯虫苯甲酰胺SC180mL/hm2对二化螟的防效最高,为31.05%,24%甲氧虫酰肼SC300mL/hm2排第2位,为28.08%,排第3位的药剂为20%阿维·唑磷乳油600mL/hm2,防效为26.01%;20%三唑磷·辛乳油750mL/hm2药剂处理的防效最低,仅为10.32%。药后7d调查,20%氯虫苯甲酰胺SC180mL/hm2的防效最高,为87.82%,其次是40%氯虫·噻虫嗪WG150g/hm2,防效为80.46%。

氯虫苯甲酰胺为新型邻甲酰氨基苯甲酰胺类杀虫剂,触杀、胃毒效果好,具有杀虫谱广、耐雨水冲刷效果好、效果持续时间长等优点,尤其是对鳞翅目害虫幼虫表现出极高的活性。在水稻二化螟的防治中,建议于二化螟卵孵化高峰期至低龄幼虫高峰期进行喷雾。为了提高防治效果,施药的最佳时间在晴日的9:00或者16:00后,不可在温度高的中午时段施药。二化螟在2~3龄时进入到水稻植株上产生为害,导致被害的水稻植株出现枯心死亡等现象。因此,在幼虫2~3龄之前,需针对田间预测的虫情趋势针对性开展药剂防治,如果虫害的发生程度重,可适当加大药剂的用量,或者进行第2次施药。

参考文献

[1]肖瑜红,徐善忠,梁景晟,等.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及应用技术初探[J].安徽农学通报,2018,24(16):64,104.

[2]倪合兵.不同药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效果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20(4):106,108.

[3]柳辉林,柳世煜,罗兴红.不同药剂对水稻二化螟药效评价及应用技术初探[J].生物灾害科学,2020,43(1):29-32.

[4]游世奇.福建长汀水稻二化螟绿色防控效果评价及效益分析[J].中国植保导刊,2020,40(5):65-66,82.

[5]顾国伟,李章达,应小军,等.阿维·甲虫肼等7种药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浙江农业科学,2019,60(6):942-943.

[6]刘中现,卢毅,陆明星.5种常用药剂对水稻2代二化螟的防治效果[J].安徽农业科学,2018,46(10):123-124,175.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防效二化螟药剂
应用赤眼蜂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评价
小麦拌种防效好 药剂选择要当心
稻虾共作模式对稻田二化螟的影响
选用对口药剂 适期防治病虫
油田污水处理药剂的选用
AF-701药剂在黄瓜上的应用试验
鸭脚树星室木虱的防治药剂筛选试验
30%苯甲·丙环唑不同施药期对水稻纹枯病防效及产量效应的试验研究
不同药剂拌种防治水稻病虫害药效试验初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