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绿豆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性和通径分析

2020-04-12张旭丽

安徽农学通报 2020年24期
关键词: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农艺性状

张旭丽

摘 要:为了探究绿豆主要农艺性状对产量的作用,对5个绿豆新品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生育期、株高、单株分枝、单株荚数、 单荚粒数、千粒重)与产量进行了相关性、多元性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7个农艺性状的变异系数分布在5.3%~35.49%,其中主茎分枝的变异系数最大,其次是单株荚数;单株荚数、单荚粒数与产量呈显著正相关;建立产量与各性状间的最优回归方程为y=-531.844+52.329x4+99.398x5+11.816x6;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和千粒重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因此,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在绿豆品种选育过程中要着重选择,同时要协调好各个性状间的关系,适当提高主茎分枝。

关键词:绿豆;农艺性状;产量;相关分析;通径分析

中图分类号 S52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20)24-0065-03

绿豆营养价值高,除含有大量人体必需营养素外,还含有多种矿质元素、生物活性物质[1]。绿豆适应性广,抗逆性强,耐旱、耐瘠、耐荫蔽,生育期短,播种适期长,具有固氮养地能力,是禾谷类作物、棉花、薯类间作套种的适宜作物和良好前茬,在农业种植结构调整和高产、优质、高效农业发展中具有其他作物不可替代的作用[2-3]。

绿豆产量是由多基因控制的数量性状,受多个农艺性状的共同作用和影响,因此,研究农艺性状与产量间的相关性,有助于提高绿豆高产新品种的育种效率[4-5]。为此,本试验以绿豆新品系为研究对象,对其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进行了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和通径分析,探讨各农艺性状与产量的相关关系及各性状对产量的相对重要性,旨在为绿豆新品种的选育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试验于2019年在山西省农业科学院高寒区作物研究所试验地进行。该地年平均降水量360mm,无霜期135d左右,有效积温2600~2700℃。试验地地势平坦,灌溉方便,土质为沙壤土,肥力中上,土壤基本理化性质为pH7.66,有机质8.31g/kg,全氮0.032%,速效氮40.6mg/kg,速效磷7.71mg/kg,速效钾72.12mg/kg。

1.2 试验材料 参试材料为笔者所在课题组前期从引进的112份绿豆种质中筛选得到的5个早熟、抗逆性强、产量较高的绿豆新品系。

1.3 试验设计 试验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小区面积为10m2,每个品种设3次重复。田间采用穴播,行距40cm,穴距25cm,每穴播种3~5粒,种植密度为10000株/667m2。

1.4 性状调查与数据处理 绿豆成熟后,每个小区避开边界效应选择一行连续有代表性的10株植株进行田间性状调查,主要测定株高、单株分枝、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千粒重和产量。采用Excel 2010进行试验数据整理汇总,相关分析和通径分析采用SPSS1 7.0软件。

2 结果与分析

2.1 主要农艺性状及变异性 从表1可以看出,供试5个绿豆新品系的产量在1167.0~1734.0kg/hm2,平均为1411.50kg/hm2;株高在37.70~65.70cm,平均为51.92cm;生育期在75~88d,平均为82d;主茎分枝在2.0~5.7个,平均为2.68个;单株荚数在17.3~28.5个,平均为21.17个;单荚粒数在8.2~11.5粒,平均为10.33粒;千粒重在39.3~68.7g,平均为57.59g。产量及各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在5.3%~35.49%,其中,参试绿豆品系间主茎分枝的遗传变异最大,变异系数高达35.49%,品系间单株荚数的变异程度也较大,变异系数为14.49%;生育期的变异程度最小,变异系数为5.3%。

2.2 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关系 从表2可以看出,绿豆新品系产量与6个农艺性状的相关系数排序为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千粒重>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其中,产量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呈显著正相关(r=0.531、r=0.616);产量与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千粒重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育种中,应着重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的选择,而其他农艺性状的相关性未达到显著水平,选择标准可以适当放宽。在生产上,选择种植单株荚数和单荚粒数多的抗逆性好的优良品种,是保证绿豆丰产丰收的关键。

在各个农艺性状之间,株高与生育期呈极显著正相关(r=0.824);单株荚数和主茎分枝呈显著正相关(r=0.597);单荚粒数与主茎分枝、千粒重与主茎分枝、单株荚数与单荚粒数呈负相关,但相关性不显著。因此,在进行性状选择时,要充分考虑各性状间的相互作用,不能盲目地控制或提高某个单一性状,只有注重性状间的相互作用,才能选育出高产的绿豆品种。

2.3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回归分析

2.3.1 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关系的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以绿豆主要农艺性状为自变量,产量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首先,对拟建立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进行F检验,结果为F=4.764,P<0.05,可以认为,所拟合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具有统计学意义。同时,复相关系数R=0.884,决定系数R2=0.781,说明各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之间的线性相关程度较为密切,回归方程拟合度较好。由此可建立产量与各性状间的线性回归方程如下:

y=-531.844-16.534x1+13.933x2-65.992x3+52.329x4+99.398x5+11.816x6

顯著性检验(表3)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千粒重的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性均小于0.05,差异显著,应该留在回归方程中;而其余3个自变量(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的回归系数的差异显著性均大于0.05,差异不显著,没有统计学意义,应该从方程中剔除。因此,回归方程可优化为:y=-531.844+52.329x4+99.398x5+11.816x6

2.3.2 主要农艺性状与产量的通径分析 为明确绿豆6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具体作用,本试验进行通径分析,并计算出各性状的间接通径系数,直接通径系数越大,对因变量的直接影响越大。由表4可知,单株荚数的直接通径系数(0.849)最大,其次是单荚粒数(0.537)、千粒重(0.498),且3个农艺性状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说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千粒重是直接影响绿豆产量的重要性状。从间接通径系数可知,单株荚数通过主茎分枝、千粒重(P=-0.198204和-0.154878)对产量有间接的负向效应;单荚粒数通过单株荚数(P=0.171498)对产量有间接的正向效应;千粒重通过单株荚数、单荚粒数(P=-0.264039和-0.141768)对产量的间接的负向效应较大。

3 讨论与结论

目前,在绿豆育种中选育高产品种,其关键不仅在于选配亲本材料,还应对绿豆的农艺性状进行选择,找出影响绿豆产量的决定因子,从而提高绿豆产量,对发展晋北地区绿豆生产、调整完善种植结构具有重要意义[6]。绿豆产量由多个农艺性状决定,而且各个性状间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制约,研究和探讨各性状间的关系是绿豆育种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供试的5个绿豆新品系,其主要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变异系数分布在5.3%~35.49%,其中变异系数最大的是主茎分枝,其次是单株荚数,最小的是生育期。这充分说明变异系数大的性状稳定性较差,同时性状的选择潜力也较大;变异系数小的性状较稳定,但在品种选育过程中选择的潜力相应地较小。

相关分析结果表明,绿豆产量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说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是影响产量的主要因素;各个性状间株高与生育期、单株荚数与主莖分枝呈显著正相关;千粒重与单株荚数、单荚粒数呈负相关。多元回归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单株荚数对产量的直接正向效应最大,直接通径系数为0.849;其次是单荚粒数、千粒重,直接通径系数分别为0.537、0.498,均达显著水平。另外,各个性状间还存在着复杂的相关关系,直接或间接地影响着绿豆产量。因此,在高产绿豆品种选育过程中,应兼顾各性状的相互作用,在适当增加单株荚数、单荚粒数的同时,应加强单株分枝、株高的选择。

参考文献

[1]王俊.大同盆地绿豆栽培现状及发展对策[J].现代农业科技,2016(16):46,48.

[2]芮孔明.山西省绿豆育种研究与生产现状分析[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6(12):908-912.

[3]张耀文,赵雪英.山西省绿豆生产现状及发展方向[J].山西农业科学,2005(2):14-16.

[4]王明海,郭中校,李玉发.绿豆新品系主要农艺性状及其与产量间的相关分析[J].杂粮作物,2007(3):193-194.

[5]杨春玲,王阔,关立,等.绿豆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关及通径分析[J].杂粮作物,2005(5):314-315.

[6]杨勇,周斌,杨超华,等.夏播绿豆不同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J].作物杂志,2015(4):65-68. (责编:张宏民)

猜你喜欢

通径分析相关分析农艺性状
从农艺性状及化学成分测定分析远志药材商品品规和良种选育的合理性
城乡居民医疗费用的相关性与回归分析
宝鸡市区空气质量变化分析
湖南主要辣椒品种产量与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性及通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