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研究

2020-04-10胥亚彬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0年1期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胥亚彬

摘要:为了保证高层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引入桩基础施工技术是必然选择。基于此,本文分析了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同时,阐述了灌注桩施工技术、桩位复核技术、人工挖孔打桩技术、预制桩施工技术这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的主要内容,为相关施工人员提供参考。

关键词: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引入极为必要,其能够提升建筑的强度以及抗变形与沉降的能力。为了保证相关技术效果能够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相关施工人员必须明确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基于此,探究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的桩基础施工关键技术具有较高的现实价值。

一、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特点分析

第一,承载性与稳定性强。混凝土结构为桩基础结构,因此具备较高的稳定性、硬度与强度。利用混凝土结构,可以使得高层建筑与地基构建起强度更高的整体,切实满足设计中对建筑承载力的需求。依托桩基础,能够促进高层建筑结构的安全性、稳定性提升。

第二,科学性与灵活性高。根据区域的不同,地基结构也存在较大差异,特别是地质岩层特点、土层透水性、岩石坚硬程度等等[1]。因此,对于不同区域,需要使用差异施工方法。对于桩基础施工技术来说,其种类较多,可以结合不同区域的实际需求完成调整,换言之,其具有较高的灵活性。同时,在施工技术不断更新的背景下,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科学性愈加明显,为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的关键技术研究

(一)灌注桩施工技术

在施工中,依托机械钻孔、钢管挤土或人力挖掘等手段在地基土中形成桩孔,且在其内放置钢筋笼、灌注混凝土而做成桩的过程为灌注桩施工,其施工方法主要有单打法、反插法或复打法。

其中,对于单打法而言,其属于正常的沉管方式,需要将桩管沉到设计要求的深度,随后同步完成灌混凝土以及拔管,最后实现成桩。这一方法在土层含水量较低的施工现场使用。需要注意的是,当在桩内灌满混凝土后,应在完成5-10秒振动的情况下实施拔管,并在每拔出0.5-1米后停止并振动5-10秒,直至管全部拔出。对于反插法而言,其要实现振拔同步。在每拔出0.5-1米的管体时,向下反插0.3-0.5米,并保持这样的操作直至管体全部拔出。若是在拔管时穿过淤泥夹层,则必须降低拔管速度、拔管高度以及反插深度,且不宜在具备流动性淤泥的施工场地使用。对于复打法而言,应在依托单打法完成拔管后,立即在原位放置第二个桩尖进行下管,以此达到扩大桩径的效果。同时,要落实第二次混凝土灌注与拔管。

(二)桩位复核技术

对于桩位复核来说,其主要完成了桩位间隙检查等工作,保证桩位的准确性。在这一过程中,需要重点完成以下两项任务:第一,建造桩基桩位的检查。此时,应当在标准要求的支持下完成所有桩基础的调整,确保多有施工工作执行的精准程度。第二,检查桩位置并校正偏差。对于桩基础而言,其可以在质量偏低的土壤中施工,受到土壤位置与桩位置等因素的影响,极容易出桩位置的错误。为了避免出现这样的错误,并预防后续施工错误的发生,就必须要展开桩位置的检查与校正。此时,相关人员可以使用经纬仪等专业设备完成桩位置的精准检测,一旦发现存在误差,则要立即展开复位,为后续施工质量的保证提供支持。

(三)人工挖孔打桩技术

相比于其他桩基础施工技术而言,人工挖孔打桩技术主要使用人力完成工作,成本较低,但是质量较好。在使用人工挖孔打桩技术进行桩基础施工中,必须要结合现行有关规程、施工现场实际情况与现实要求落实安全保护措施,确保施工的安全性与有序性。当进行深度高于10米的桩孔施工时,必须要配置送风装置,并在开始施工前5分钟进行送风操作[2]。与此同时,在桩孔开挖前,要认真研究地质资料,分析地质情况对可能出现的流砂、流泥及有害气体等情况,并制定针对性的安全措施。

为了保证人工挖孔打桩的施工质量,应重点关注以下几项内容:结合实际需求选择混凝土与钢筋强度,普遍使用C25混凝土以及HPB300钢筋,在透水层区段的护壁预留泄水孔(孔径与水管外径相同),以此达到保障井内组织排水效果的目标,同时,要在浇注混凝土前予以堵塞,并在每完成三节护壁的浇筑后落实一次桩中心位置及垂直度的校验,若是在挖孔中遭遇用水量相对较大的潜水层承压水,要第一时间使用水泥砂浆压灌卵石环圈完成封闭处理。

(四)预制桩施工技术

依托预制桩施工技术,能够促进负载容量的增大,还能够提升桩基础施工的简便性,因此在目前的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较为常用。目前,预制桩施工中普遍使用静压法与锤击法两种施工技术。其中,对于静压法而言,其施工中产生的噪音较小,对桩身的损坏程度偏低,但是设备成本更高。该方法更适用于软土区域,若是地基的承载力不足时,可以通过铺垫道渣层并进行碾压、铺设路基箱并沿打桩机走向铺平放稳等措施进行弥补。此时,一旦发现桩身偏移或是倾斜,必须立即分析原因,并采取校正措施。

对于锤击法来说,主要通过对桩施加冲击力,将桩打入土中。在实际的施工中,锤击施工噪音大,且极有可能对桩身产生一定的破坏,穿透力较强,但是其施工成本更低。在利用锤击法完成预制桩施工中,可以使用落锤、单动汽锤等设备将预制桩沉到预定持力层。其中,落锤重量为5-20KN,以脱钩装置或松开卷扬机刹车使其坠落到桩头上,逐渐将桩打入土中,单动汽锤重量为30-150KN,依托蒸汽压力推起汽缸,并在排汽的同时下落,借助自身重力落到桩顶上击桩。

三、结语

综上所述,桩基础施工技术的灵活性与稳定性更强,需要在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重点使用。通过结合不同施工条件以及要求,完成灌注桩施工技术、桩位复核技术、人工挖孔打桩技术、预制桩施工技术的选择与使用,提升了高层建筑的承载力与结构稳定性,保证了建筑整体的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冯振启.高层房屋建筑中桩基础施工技术存在的問题与措施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9(30):39-40.

[2]李家丞,余德浩,周林城.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研究[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8):157-158.

猜你喜欢

高层建筑工程桩基础施工技术
高速公路桩基础施工方法研究
道路桥梁桩基础钻孔灌注桩的施工技术研究
浅谈公路桥梁桩基础局部缺陷的处理方法
高层建筑工程深基坑支护施工技术分析
探析沉降测量技术在高层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高层建筑施工管理的问题与对策
浅谈房屋建筑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技术
建筑工程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要点把握
高层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