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策略研究

2020-04-08王琳杨绍平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指导家庭教育幼儿园

王琳 杨绍平

摘 要:随着教育行业的深入改革,对家庭教育促进个人发展与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作用更加看重,推动了一系列政策法规保障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的落实。幼儿园应当积极承担指导家庭教育工作的责任义务,加强实践经验总结,不断扭转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本文主要对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现状展开分析,围绕问题原因提出针对性整改对策,希望对幼儿教育的现代化发展起到积极参照作用。

关键词: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对策

家庭教育与学校教育、社会教育是教育体系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家庭教育,对个体成长有着重要影响。改革开放以来,家庭教育观念与家庭成员责任逐渐发生变化,现代家庭教育指导弊端逐渐显现。为切实发挥家庭教育功用,家庭外的教育或社会机构应当积极为家庭教育提供专业指导。尤其是幼儿园应当对家庭教育提出科学指导方案,不断提高指导质量与成效,积极为现代化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模式优化助力。

一、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概述

幼儿园作为教育主体,向幼儿教养人采取多样化指导方式提供指导教育,纠正教养人错误教育观念、态度、行为等,促使其掌握科学教养技能方法,并提升其自身教育素养与家庭教育指导,促使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过程。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价值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提高家长教育素养,幼儿园教师教学经验丰富,做好家长工作,对家庭教育特殊问题给予专业指导,更利于家长教育水平提升;二是带动教师专业水平提升,家庭教育指导对教师专业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教师唯有充分理解幼儿个性特征与需求、掌握家庭教育知识、拓展教育视野,才能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得心应手;三是促进家园共育,家园共育是幼儿发展不可忽视的教育形式,家长与教师形成合力,更利于教育效能发挥,家长在教师指导下参与到幼儿园教学中来,更利于教师与家长教育优势发挥。家庭与幼儿园教育目标一致,能够强化家长教育幼儿的意识,更利于实现家庭教育水平提升与携手共育。

二、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问题

(一)指导形式化

幼儿园活动组织主要由教师负责,通常为了贯彻文件要求、落实会议等形式化家庭教育指导,普遍存在重形式与轻内容的问题,忽视家长与幼儿需求。在家长参与主动性调动,家长委员会、新生入院说明会、亲子活动、家长课堂等活动展开中,幼儿园教师占据主导地位,家长被动接受,与家长的交流不深入,忽视家长本位属性,导致家庭育指导成效停滞不前;对此,可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存在严重主体错位问题。

(二)指导内容方面

幼儿园开设的家长学校与家长课堂活动,通常以讲座或个别指导等方式为主,教育课程缺乏系统性与连贯性。专人负责家庭教育指导等工作并未从制度上得到有效落实,缺乏对家长教育指导的长远规划;对此,可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存在严重内容不符问题。指导幼儿卫生保健与急救常识等内容为主,对纠正不良行为与树立良好人格品质等内容方面的指导缺失。

(三)指导方式方面

教师通常会向家长反馈幼儿表现与行为问题等,并未通过微信等多途径提出可行性建议,家长缺乏专业教育能力,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解决无从下手,导致家庭教育指导效果不尽理想。对此,可见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存在严重形式不符的问题,家长更期待一对一指导,集中指导形式进行理论层面的指导,与家长需求存在较大差异[1]。

三、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问题的原因

(一)家庭教育指导认识缺失

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存在形式化与同质化问题,究其原因在于认识缺失与意识弱化。幼儿园实施家庭教育指导规范与家长教育计划仍停留在理论层面。受过专业家庭教育指导培训的幼儿园教师少之又少,无法胜任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在指导工作中相对于教育知识技能普及,更注重对家庭教育重要性的强调,导致家庭教育指导缺乏实质性。

(二)制度有待完善

幼儿园虽然积极贯彻《家长学校管理制度》与《家长委员会工作职责》等制度要求,但家庭教育指导方面的管理制度与指导行为规范等方面的制度尚未明确建立。除此之外,在资金投入与组织管理机制等方面有待完善,严重影响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展开。

(三)教师指导素养缺失

教师教学经验丰富,但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经验缺乏,不能及时发现问题,受自身知识限制,对问题解决不够深入,不能为家长提供建设性与可行性意见。尤其是部分教育素养高的家长,比教师在教育方面形式更加丰富,教育观念更加先进,严重降低了教师自我效能感与自信心,从而提高了教师对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的抵触心理。加之繁琐的教育工作让教师力不从心,从而忽视了对家长教育指导需求的关注。

(四)家长主动性弱化

幼儿园在家庭教育指导工作中处于主导地位,与家长深入沟通交流机会少,家长被动配合幼儿园工作。部分家长教育观念与形式新颖,在不与教师同步的情况下尝试性的教育幼儿,加之家长事业繁忙,无精力教育幼儿,接受家庭教育指导的机会随之降低,家园关系更加疏远。

四、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的对策

(一)家长主动配合

家庭教育是系统性工程,家长应当了解基本的生理学与教育学等知识,明确掌握幼儿生长发育规律,确保教育方法科学化。家庭应当积极承担教育责任,在教育中主动与幼儿园教师沟通交流,向教师提出自己的想法,理性采纳教师建议,积极落实协同教育模式。家长通过不断学习更新育儿知识技巧,有利于科学育儿水平提升,更利于良好亲子关系维持与幼儿良好品行培养。

(二)提高幼儿园指导成效

首先加大幼儿园教师培训力度,切实提高其家庭教育指导能力,使其能够轻松应对岗位工作。其次切实了解家长指导需求,采取针对性的指导内容,积极宣传推广现代教育观,加强家长教育行为指引。根据幼儿身心发育特征,提供不同发展阶段幼儿问题解决对策。最后丰富指导形式,通过网络平台、引导家长参与教学活动、建立家长学校等方式,拓展家庭教育指导渠道,充分发挥幼儿园的家庭教育指导职能[2]。

(三)加大教育部门与政府支持力度

政府应当加强家庭教育指导的政策法规建设,对教师培训与指导组织管理、指导成效等方面做出明确规范要求,加强约束家庭教育指导行为,实现指導法制化与科学化,最终促进指导体系完善。切实发挥社会与政府公共服务职能,为个人成长营造良好环境,通过社区与妇联等相互协作,扭转家长无师自通与盲目教育状态。优化家庭教育指导师准入机制与专业规范,成立家庭关系协会,明确家庭教育指导师的认定标准,提供针对性培训对策,促进家庭教育指导体系完善[3]。

五、总结

影响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展开的因素较多,应当加强实践经验总结,在幼儿园指导与家长主动合作、政府与教育部门支持等方面做出调整,给予幼儿园家庭教育指导工作展开更多的政策制度与资金投入等支持。

参考文献

[1] 周小敏. 城镇幼儿园与家庭教育互动的实践与研究[J]. 新课程(上), 2017(6):16-17.

[2]裘璐遥. 对于幼儿园教育与幼儿家庭教育引发的思考[J]. 好家长, 2018(65):27.

[3] 张广秀. 浅谈幼儿园家园共育中的有效沟通策略[J]. 动漫界:幼教365, 2019(24):76-77.

猜你喜欢

指导家庭教育幼儿园
爱“上”幼儿园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高中历史“自主导学”模式中的小组合作学习反思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想念幼儿园
幼儿园私家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