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机整合研究

2020-04-08陈文

求学·教育研究 2020年3期
关键词:有机整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陈文

摘 要:教育行业与信息技术的有机结合,可以有效协助老师拓展课堂教学内容,活跃教学气氛,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物理是高中阶段一门重要的理科课程,具有学生接受程度较低、理论知识抽象、课程知识体系庞杂等特性。通常学校开设物理课程时,会兼备实验辅助学生理解及记忆相关知识点。信息技术融入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为学生与任课教师带来福音。本文旨在探索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融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我国全力推进教学模式改革贡献自己微薄的力量。

关键词:信息技术;高中物理;实验教学;有机整合

长久以来物理令广大中学生颇为烦恼,庞杂的知识架构、晦涩难懂的理论知识使学生叫苦不迭。有关教师一直致力于探索合理的课堂教学模式,为实现打造生动形象的新式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课堂而努力,进而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信息技术与传统课堂教学方式的结合,作为一种先进的教学手段,目前已渐渐成为我国高中物理教学课堂的新趋势。

一、信息技术与物理实验教学融合的意义

(一)信息技术结合传统课堂教学的因素

高中生对于以信息技术中互联网技术、计算机技术为主的高新科技产业,及其衍生出的尖端电子产品保有强烈的好奇心和浓烈的的兴趣,一部分学生甚至展现出沉溺于信息技术构建的虚拟世界的趋势。因此,信息技术在发展进程中,予以学校老师与学生家长一个不好的印象。信息技术对于学生而言不是洪水猛兽,教导学生正确合理的使用,不仅能够帮助学生增強学习能力,拓宽知识宽度;同时在课下,可以有效舒缓学生课业压力,是真正对学生有所助益的学习工具。信息技术走进课堂,对于校园传统的教学模式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如何权衡信息技术为课堂教学方法带来的进步因素,与信息技术给予学生负面影响之间的利弊关系,是任课教师需要仔细考量的问题[1]。

(二)选择物理实验教学作为结合信息技术课程的优势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激情碰撞,为老师摸索新式课堂教学模式改变提供建设性意见。物理实验课程是较倾向于辅助性质的课程,透过实验帮助学生理解课上所学的理论知识。初进实验室的学生,对实验仪器与实验方法尚不熟悉。引入信息科技的课堂,老师能够使用电脑为学生播放一段简洁的小视频,视频内容基本涵盖课堂所需具备的基础知识。大大节省老师的时间与精力,音响代替老师的嗓子,足以保证每一位认真听讲的学生,学习到本堂课的主要内容。相关任课老师节省下的时间,可以有的放矢,针对课堂上学生在进行物理实验时暴露出的问题提供个性化指导。物理实验课堂教学效率得以显著提升,襄助老师增强教学能力,有效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2]。

二、以实际教学为例探究物理实验教学合理使用信息技术的策略

现以高中经典物理实验: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为例,探讨课堂物理实验结合信息技术的新型教学方式。油膜法测量分子大小实验的主要内容是通过测量油酸分子形成的油膜面积,结合实验使用的油酸溶液体积,依照公式测算出油酸分子的直径。

(一)利用互联网在课下布置本次实验任务,在课上介绍基本实验知识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学生在课前做好充分的实验准备工作,可以明显增强任课老师课堂教学质量。实验课程着重考察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探索精神与自主思考的能力,一堂实验课程容量有限,课堂主要时间应留给学生积极动手,在实验中发现问题,最终深刻理解课上讲授的理论知识。老师通过互联网技术建立“班级群”,在班级群中向学生布置此次实验的课前任务。督促学生使用身边的资源,了解“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实验原理;所涉及实验器材的种类,以及相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可能造成实验失败的因素及避免办法等。学生在老师的监督下,做足实验前的准备工作。同时,实验老师可以将实验所需的相关资料,以群文件的方式与学生分享。

(二)利用高清投影仪、计算机,向学生做一简短的实验介绍

学生学习态度与学习能力因人而异,即使互联网技术足以保证每一名有条件的学生获取最丰富的相关知识,却无法保证一些学习态度不够端正的学生自觉完成实验前要求的任务。校园中利用信息技术搭建的数字化教学平台,将计算机、投影仪、音响等设备组成数字化教学系统。可以随意播放实验中涉及的视频资料与音频资源,帮助一部分偷懒的学生迅速了解实验内容,并且不会占用大量课堂时间。使用计算机将本次“油膜法测量分子大小”实验任务放置在大屏幕上,令学生带着问题通过动手做实验摸索答案。例如:实验中使用的油膜溶液为什么需要稀释?实验中爽身粉的作用?实验开展依靠哪些实验方法等?诸如此类的内容投放在屏幕上,避免学生遗忘与老师重复强调实验重点[3]。

(三)借助互联网技术,拓展实验内容

依托信息技术搭建的高中物理实验课堂,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效率,使用互联网中庞大的信息资源作为课上额外的实验任务,是合理拓展本次物理实验内容的有效举措。通过“油膜法测量分子直径”的实验步骤,老师使用互联网搜索先进、科学的实验方法与相关实验仪器,补充测量油膜分子大小的方法,供学生课下参考。老师可以适当对学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较强的学生,提出更高要求。能够根据实验所得与老师在互联网中补充的相关知识,寻求一种新方法测量油膜分子大小。或改进原有实验步骤,在完成实验且得到正确数据的基础上,获得更为简洁的实验方法。数字化物理实验课堂,可以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施展舞台。物理实验的目的绝不仅仅是得到一个准确的数据如此简单,开展物理实验的目的,是锻炼学生团队合作能力,勇于探索未知的精神。

(四)通过信息技术,老师帮助学生解决实验出现的问题

物理实验需要秉持十分严谨的科学态度,按照既定的实验步骤按部就班,不可因为复杂或麻烦减免相应的实验环节。老师在观察学生实验时,面对学生出现的典型问题,可以使用数字化课堂,将学生出现的问题通过互联网以广播的形式,向每一位课堂中的学生讲解产生此类问题的原因,向学生传授规避该类问题的有效解决方法。

(五)使用互联网,传播精品实验课程资源

拥有丰富高中物理实验教学经验的教师,可以使用信息技术,打造相关物理实验精品课堂,以“慕课”的形式将录制的示范性课程通过互联网传播,使之成为一种教育共享资源。学生使用浏览器搜索到相应的课程,能够提前学习海量物理实验的有关知识。信息技术令教育事业的开展范围变得宽泛,凡是互联网辐射到的区域,教学工作就可以顺畅进行。

三、结语

信息技术真正协助教育工作者实现教育的真谛,不仅是大大提升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工作质量。信息技术打破教育的局限性,接受教育的方式不再只是传统课堂教学,而是进一步发展成为将课程转化为一种资源,依靠互联网令更多人受益。

参考文献

[1]常伟伟,徐衡.高中物理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与解决方案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2019(48):192-193.

[2]朱福学.浅谈高中物理中电子信息技术的应用[J].中学物理教学参考,2019,48(12):80.

[3]张万鹏.浅谈信息技术与高中物理教学整合设计[J].课程教育研究,2019(23):183.

猜你喜欢

有机整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
基于科学探究的高中生物实验教学探索
网络与云技术在实验教学中的应用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
高中物理实验
试析小学语文课外阅读指导
现代信息技术与小学几何教育的整合探索
浅议新时期高中化学有效课堂策略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