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的疗效观察

2020-04-08史艳玲

中国医药指南 2020年6期
关键词:同工酶磷酸肌酸肌酸激酶

史艳玲

(辽宁省东港市中心医院,辽宁 东港 118300)

病毒性心肌炎是指患者因感染病毒而出现的心肌炎症病变,其发病群体以儿童为主,在该病毒感染期间发病率高达5%。当前临床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多采用抗病毒及营养心肌治疗模式,临床治疗效果不佳[1]。针对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予以治疗,有效降低患儿心肌酶相关指标,从而避免患儿出现心律失常及心力衰竭等症状,临床效果较好。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我院所收治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78例,根据患儿床号分为实验组(n=39)与参照组(n=39)。其中,男性病毒性心肌炎患儿36例,女性患儿42例。最小年龄2周岁,最大年龄13周岁,中位年龄(8.6±2.5)周岁。纳入标准:符合小儿心血管疾病诊断标准的患儿;家长知情且自愿参与本研究的患儿;血柯萨奇病毒检测结果为阳性的患儿。排除标准:伴有扩张型心肌病的患儿;合并其他疾病的患儿;处于急性感染期的患儿;对本研究应用药物过敏的患儿。2组患者年龄、性别、病情、病毒性心肌炎病程时间等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不具备明显差异(P>0.05),分组方式有可比性。

1.2 方法:2组患儿均要求其卧床休息,针对部分呼吸困难患儿给予呼吸支持。参照组采用常规抗病毒治疗模式,给予患儿维生素C注射液(生产厂家:河北天成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123036),每日静脉滴注1次,每次剂量为150 mg/kg;给予患儿参麦注射液(生产厂家:雅安三九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Z51021845),每日静脉滴注1次,每次25~65 mL;给予患儿辅酶Q10胶囊(生产厂家:杭州民生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19999547),每日口服3次,每次2.5 mg[2]。实验组实施磷酸肌酸钠治疗模式,在参照组基础之上给予患儿磷酸肌酸钠注射液(生产厂家:哈尔滨莱博通药业有限公司,批号:国药准字H20054352),每日静脉滴注1次,每次0.5~1 g[3]。上述2组均根据患儿实际情况调整药物剂量,持续治疗2周。

1.3 观察指标:治疗2周后检测患儿心肌酶指标,包括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病毒性心肌炎治疗效果分为显效、有效和无效,其中,治疗后症状全部消失、心电检查结果正常,心肌酶指标处于正常范围的患儿为显效;治疗后症状有所好转、心电检查结果基本正常,心肌酶指标接近正常的患儿为有效;上述效果皆未达到,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现象的患儿为无效。总有效=显效+有效。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9.0软件对比78例病毒性心肌炎患儿相关数据,实验组与参照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数据行t检验方式,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2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行χ2检验,采用(n%)表示。对比差异性较高(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指标比较:对比实验组与参照组毒性心肌炎心肌酶指标数据,二者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均低于参照组,见表1。

2.2 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分析实验组与参照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效果情况(表2),组间差异明显(P<0.05),实验组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4.87%)明显高于参照组(94.87%)。

表1 2组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指标比较(U/L,±s)

表1 2组毒性心肌炎患儿心肌酶指标比较(U/L,±s)

表2 2组病毒性心肌炎患儿临床治疗效果比较[n(%)]

3 讨论

当心肌炎病毒进入到人体后,在人体心肌细胞中不断增殖,造成心肌细胞出现溶解现象,导致人体心肌组织发生免疫反应,从而出现心肌炎症状。临床中针对心肌炎发病机制及治疗措施的相关研究较多,常规治疗中均采用抗病毒+营养心肌模式,通过给予患儿维生素C能够提升人体毛细血管通透性,从而降低心肌组织水肿,促进心肌组织恢复,抑制炎性细胞增殖,诸多学术研究中均十分肯定维生素C在治疗中的效果[4]。

本研究中实验组患儿采用的磷酸肌酸钠药物,临床中一般多作为心脏手术保护心肌的药物,磷酸肌酸钠广泛存在于人体肌肉之中,是肌肉细胞代谢的能力支持。同时,磷酸肌酸钠还能够保护肌肉纤维细胞膜,降低细胞膜的分解作用,因此,磷酸肌酸钠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病毒对于心肌细胞的溶解现象。但是人体心肌组织细胞中磷酸肌酸钠的含量较低,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难以通过自身磷酸肌酸钠抵抗病毒对心肌细胞的侵害,通过注射磷酸肌酸钠提升心肌细胞磷酸肌酸含量,从而维持心脏细胞腺嘌呤核苷三磷酸含量,保障心肌细胞能量[5]。

综上所述,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小儿病毒性心肌炎临床效果显著,能够缓解患儿心肌炎症状,保护患者心肌组织细胞,避免病毒对心肌细胞的侵蚀。本研究结果证实,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模式的实验组,患儿肌酸激酶、肌酸激酶同工酶、羟基丁酸脱氢酶及乳酸脱氢酶同工酶等心肌酶指标得以显著下降,临床治疗效果较好,因此,病毒性心肌炎患儿采用磷酸肌酸钠治疗具有临床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同工酶磷酸肌酸肌酸激酶
大负荷训练导致肌酸激酶异常升高对心功能影响的研究
氨磺必利致精神分裂症患者肌酸激酶增高1例体会
黄孢原毛平革菌抗营养阻遏产漆酶同工酶动态分析
静脉滴注磷酸肌酸钠引起1岁女童过敏性紫绀一例Δ
磷酸肌酸对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肾脏保护作用
[CX2]NaCl胁迫对萌发期甜高粱和春小麦生理生化特性的影响
1例脑梗死合并肌酸激酶升高患者病例分析
心脏病患者血清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及其同工酶检测的临床意义
线鳞型黄金鲫(框鳞镜鲤♀×红鲫♂)mtDNA及同工酶的遗传分析
磷酸肌酸钠注射液致1例荨麻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