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维导图在初中数学复习课教学中的应用

2020-04-06胡丽香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复习教学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胡丽香

摘要:在数学复习课中,将各单元章节的知识点按照一定的逻辑关系进行梳理与分类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也是学生构建数学知识网络的重要依托。思维导图作为一种梳理知识关系、锻炼学生思维的教学工具,将其应用在初中数学复习课当中既符合知识复习的要求,又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够促进其结合自身的思维方式进行自主学习。教师要合理利用思维导图图像引导学生衔接各部分知识,实现高效率的初中数学复习。

关键词:思维导图;初中数学;复习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06

初中数学教材中各个单元中的知识都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但缺乏一个具象的表达形式,而在复习课中应用思维导图能够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且能够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在初中阶段,学生已掌握一定的数学基础知识,这也为应用思维导图串联新旧知识内容提供了支撑,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结合思维导图的特点设计教学策略,使其与数学学科特点相契合,从而提升学生复习效果与数学能力。

一、绘制思维导图,梳理知识内容

在复习课教学中,学生面对众多杂乱的知识点,难免会出现记忆混淆等问题,影响着复习效率。通过应用思维导图,不仅能够有效解决这一问题,还能够充分展现学生个人的学习特色,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考与记忆方式去绘制思维导图,使建立的知识网络极具个性化,能够有效激发其进行分类总结的动力。

例如,在复习《三角形的全等与相似》这一部分时,全等与相似是两个三角形之间可能具有的关系,这二者之间可以通过条件的变化而画上等号,因而可以将其作为一个主题内容展开复习。在教學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回顾两个三角形全等与相似的知识内容有哪些,使其进行积极思考,并按照之前的学习记忆提前列好思维导图,绘制时要涉及的几个主要方面,这一过程可以通过小组讨论来完成。学生大致梳理了以下几个方向:全等(或相似)的概念、性质、几种重要判定方法与判定依据、全等或相似的联系、常见的全等(或相似)题目分析等。学生沿着这些大方向继续绘制思维导图,如判定依据这一大方向下可以继续分为角角边、边边边、角边角等几个小方向,直至其中一条方向无法继续绘制分支则意味着思维导图完成。这样学生既分别梳理了全等与相似这两部分的知识内容,又能够对比思维导图来强化记忆基础知识内容,同时分析得出二者之间的联系,即“全等一定相似,但反之不成立”。

二、推进师生转化,促进自主学习

基于“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下,学生的课堂主体性明显增强,尊重学生情感变化、促进其自主学习成为教师的一大教学任务。从当前的教学情况来看,部分教师与学生来不及转变教学观念,因而复习课上仍存在教师向学生教授并分析知识内容,而学生被动地接受、机械地记忆等现象,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有效的训练,复习效果也不尽人意。因此,针对以上问题,教师要反思自己在复习课教学中是否也会出现过度讲解等情况,可以通过运用思维导图及时转变这一师生关系,帮助学生发掘自身的数学潜力,并引导其带动复习课堂的节奏,以主人翁的意识与姿态去自主分析、梳理知识内容,改变过度依靠教师传授的惰性心理与行为习惯。

例如,在学习《二次函数》时,教师可以首先提问学生:“我们之前学习过哪些类型的函数?”,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得出:“一次函数、正比例函数、反比例函数”,使学生明确本节课的复习主题是函数,并为教师这一角色赋予引导者的身份。随后,继续引导学生回忆这几种类型函数的概念、表达式以及实际生活举例等,在一系列问题的引导下,学生积极动脑思考,真正地参与到复习课堂知识内容的梳理与总结当中,并通过与同学讨论增强自身的主体意识。紧接着,教师根据学生给出的回答进一步提问,并适当将这些内容进行细分,使学生的复习更加全面化。最后,根据对问题的回答,学生大致梳理了知识的发散式结构脉络,在此基础上自主绘制思维导图,再次加深知识印象,构建函数主题的知识体系框架,复习效果获得了明显的提升。

三、分析经典例题,巩固重难点内容

数学各部分知识之间的衔接性非常强,这在日常的解题练习中就可以看出来,题干当中包含的信息往往不只局限于同一本教材中,这也是部分复习效率不高的学生出现解题失误的主要原因。在应用思维导图的初中复习课上,教师要灵活转变思维导图的应用方式,结合题目考查知识范围,设计题目分析的思维导图。这样一方面能够从多个角度去挖掘题干中蕴藏的关键信息,另一方面能够快速找出该题目所考查的重难点知识,并以此为依据灵活选择解题方法,从而大大提高解题效率。

例如,在《圆》的复习课中,这一部分的知识内容考查方式非常灵活,多以证明题为主,对步骤的要求也很严格,因而不少学生在求解该部分的习题时或多或少地会出现错误,影响得分率。教师可以让学生结合近期的习题练习与改题记录,找出几个具有代表性且不同类型的圆的证明题绘制例题式思维导图。首先从题干分析出发,找出几个关键解题信息作为分支,并在分支后写出该部分知识可能会涉及到的公式与定理,如“圆与直线的几种关系——相切、相交、相离”。分析完题干之后大致可以确定几种解题思路,这时也应该提前利用思维导图将解题过程大致推理出来,最后进行对比,选择最合适的方法代入计算。通过长期的训练,学生的解题思维明显获得提升,解题能力也有所提高。

总之,思维导图应用于初中数学课堂与其逻辑性强的特点相契合,化抽象为具体,能够使学生通过绘制思维导图来巩固基础知识,并梳理不同知识部分之间的关系,从而形成独具特色的数学知识网络。在教学改革的大背景下,教师可以将思维导图与其他教学方法相融合,为学生创造多元化的复习环境,从而调动其主动性,为思维导图的绘制与应用过程增添乐趣,保证复习质量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数学兴趣。

(作者单位:云南省丽江市永胜县涛源镇中学674205)

猜你喜欢

复习教学思维导图初中数学
化学“微专题”复习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思维导图在初中物理概念课教学中的应用
思维导图软件辅助初中数学教学的应用研究
巧用思维导图提高初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
高中英语阅读文本中融入思维导图的研究
例谈数学教学中的“顿悟”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创建策略
学案式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培养团精神,开展合作学习
中考语文复习之我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