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2020-04-06冯亚军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习质量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冯亚军

摘要:多数学生在学习初中历史时会感觉到枯燥乏味,难以在课堂中发挥主动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提升学生的历史学习热情,进而使兴趣成为推动学生学习的内在动力,促进其学习质量和效率的提升,优化历史教学。在此过程中,教师需对学生的实际情况有充分认识和了解,保证策略在运用时的针对性。

关键词:历史教学;学习兴趣;学习质量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992-7711(2020)09-0004

历史教学的实施,能够使学生对我国历史发展进程以及世界发展有深入的认识和了解,这也是实现爱国教育的重要手段。在应试教育的影响下,多数教师在教学时会用“满堂灌”的方式进行教学,对学生能动意识的发挥重视不够,以致于学生在进行历史学习时,难以对历史事件产生深刻认识。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运用多元的教学方法,重视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

一、重视课堂导入

课堂教学能否成功以及最终取得什么样的成果和课堂导入紧密相关,因此教师需给予课堂导入充分的重视。良好的课堂导入能够增强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兴趣,使学生在无意识的状态下进入到学习中,使整体教学获得更明显的效果。例如,在学习《昌盛的秦汉文化》这部分内容时,为了减轻学生在学习中的抵触情绪,在正式讲授这部分内容之前,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展示出土的刘胜金缕玉衣,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准确来说,这种殓服只有天子才能够享用。但实际上,很多王侯贵族为了凸显自己的地位也会偷偷使用。在展示之后,教师可以以此为切入点为学生导入汉朝文化。通过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时的求知心理被充分调动,使其更加渴望进入到学习中,进而使整体的历史学习获得更明显的效果。

二、融入历史故事

初中历史不仅是一门内容丰富的学科,其趣味性也比较强,在历史中通常会包括地点、时间、人物、事件等,因此历史往往具有一定的情节性和过程性。但是,历史教材中的内容多数只是对历史发展梗概进行了介绍,而教师在教学中也常常会运用照本宣科的方式,在此情况下,学生难以对历史知识产生学习兴趣,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枯燥乏味的感觉。初中生往往有较强的求知欲,对故事性的内容比较感兴趣,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针对学生的这一特点,将历史故事融入到教学中,活跃课堂学习氛围,增强学生在学习中的注意力,提升历史学习兴趣。例如,在讲授《春秋战国的纷争》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讲授卧薪尝胆、老马识途的故事,让学生在听故事时产生一种情境感,自觉进入到学习状态中。通过历史故事的融入,往往能够使学生对历史学习产生更浓厚的兴趣,从而在学习知识和掌握知识时就会变得更为轻松。

三、开展课外活动

在历史教学中,教师除了重视课堂教学的实施,也应注重多样性课外活动的开展,帮助学生开拓视野,强化其对历史知识的掌握,从而逐渐增强学生对歷史的学习兴趣。具体可以通过历史剧表演、故事汇、教具制作、文物展览、遗迹参观等多种形式实施。例如,在学习《鸦片战争》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让学生根据鸦片战争的相关电影,自主编排相关短剧。这种方式的应用,能够提升学生的分析能力、理解能力和动手能力等,同时也能在短剧表演中深化学生对历史变革的认识与了解,增强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是初中历史教学中一种重要的辅助手段。

四、设置悬念问题

多数学生都喜欢充满趣味性且带有悬念性的内容,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可以运用设置悬念问题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对教材中的过渡性问题设置悬念,使学生在悬念问题的引导下提升课堂参与度。一般来讲,课程内容都有一定的衔接性,悬念问题能使学生从一个知识点的学习中顺利过渡到下一个知识点。在设置悬念问题时,教师最好可以将悬念设计在难点或者是重点问题上,这样不仅能够引起学生对这部分学习内容的重视,也能消除学生思考过程中产生的疲劳感。例如,在学习《红军不怕远征难》这部分内容时,教师可以向学生提出:“你们知道长征中遇到了哪些困难吗?长征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呢?”通过悬念问题的设置,不仅能够以自然的状态过渡到下一部分学习中,也能吸引学生注意力,培养其历史学习兴趣。

五、运用激励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在教学中的应用,能够使学生在学习中更充分地发挥其自主性,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应重视激励性评价的应用。对于初中生来讲,每个学生都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教师给予的肯定与表扬能够成为其深入学习与探究的重要动力。激励性评价也会对学生内在情感形成影响,增强其在学习中的力量与勇气,使其形成强烈的求知欲望,提升学生在学习中的兴趣与自信心,因此教师应注重科学评价机制的构建。在评价时,需将学生实际学习情况作为依据,而不是一味运用吹捧的方式,如果一味运用吹捧的方式,往往会使评价在运用时获得适得其反的效果。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评价时应运用不同方式。如在学习《蒸汽时代的到来》这部分内容时,基础一般的学生可能只能针对教材中的内容进行分析,基础较好的学生会根据学习到的内容进行拓展。由于学生的不同层次,因此无论是哪种学习方式,教师都需运用肯定性的评价方式。

总之,为了使学生的历史学习兴趣得到培养,教师应注重自身教学理念的转变,根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运用综合性教学手段,并保证教学手段在运用时的科学性、合理性,找到学生的兴趣点,引导学生以积极的状态参与到学习中,促进学生学习质量和学习效率的不断提升,而课堂教学也能在此影响下得到优化,同时为学生今后的进一步学习打下良好基础。

参考文献:

[1]徐巨堂.基于学生兴趣学习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思考[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20(2):168-169.

[2]葛红岩.创新初中历史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兴趣[J].考试周刊,2020(17):157-158.

[3]王雅兰.初中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提升策略[J].活力,2019(24):268.

(作者单位: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秦岭中学741017)

猜你喜欢

学习质量历史教学学习兴趣
提升小学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教学探究
如何提高小学生的英语词汇学习质量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
高中历史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的策略
论历史教学中生活化教学理念的应用
数学课堂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之我见
如何推动初中数学教学中的素质教育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高中生英语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研究
交互式电子白板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