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银屑病患者趋化素样因子1、T淋巴细胞亚群及炎性因子的水平分析

2020-04-03刘容君吕仁杰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20年6期
关键词:银屑病外周血淋巴细胞

刘容君,徐 淼,吕仁杰

(荆门市第二人民医院:1.皮肤科;2.中医康复科;3.肾内科,湖北荆门 448000)

银屑病不但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也是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银屑病不及时治疗,会导致各种疾病的发生,累及心脏、肝脏、肾脏等器官,如果患者发生感染还会危及生命。银屑病春冬季发病率较高,临床以鳞屑和红斑为主,是在多种环境诱导因素的刺激下发生的免疫异常性、慢性炎症性、增生性皮肤病[1]。银屑病的诱因较多,发病机制至今尚未完全阐明,涉及许多免疫分子和细胞因子[2]。趋化素样因子1(CKLF1)是影响银屑病的一种因子,和银屑病有密切关系,位于染色体16q22,由4个外显子和3个内含子组成[3]。CKLF1是由免疫细胞和非免疫细胞分泌的细小蛋白颗粒[4],可对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进行调节[5],在造血和血管生成等一系列生理过程中发挥非常重要的作用[6]。银屑病的皮肤损害可发于全身各处,但多见于头皮、四肢伸侧[7]。CKLF1的调控在机体的免疫反应及白细胞的趋化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8],本研究主要对银屑病患者CKLF1、T淋巴细胞亚群、炎性因子水平进行了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3月至2019年2月于本院门诊确诊的寻常型银屑病患者34例作为观察组,然后根据疾病发展程度又分为进行期组(26例),静止期组(8例);年龄23~59岁,平均(41.6±4.2)岁;病程为5个月至1.5年。纳入标准:年龄为20~60岁,无过敏史,近2个月内未接受过任何免疫抑制剂、维A类外用药物者。排除标准:2个月内使用过药物治疗者;合并其他严重疾病的患者。另外,选取21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上述所有纳入研究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仪器与试剂 流式细胞仪(Thermo公司)、生物显微镜(Olympus公司)、淋巴细胞分离液(美国Pierce公司)、CKLF1抗体(Tanon公司)、甲醛溶液(上海苏彭化工)、冰箱(青岛海尔公司)。

1.3方法

1.3.1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液标本的采集 抽取外周静脉血5 mL,将采集的血液标本放入离心机,以3 000 r/min离心5 min,离心后将血清与红细胞分别置于EP管中保存。

1.3.2外周血细胞的纯化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用含肝素的采血管采集静脉血4 mL,然后以2 000 r/min,离心15 min处理。去上清液后分装,于冰箱贮存1 h。取出细胞,加入溶血剂使红细胞充分溶解,得到纯化后的外周血细胞。然后滴加适当比例稀释的生物素标记抗体,于37 ℃孵育10 min,生物显微镜下观察CD3+、CD4+、CD8+阳性细胞比例。

1.3.3采用流式细胞检测CKLF1和炎性因子水平 用生理盐水调整细胞密度为2.0×107/mL备用。待测的多管细胞悬液中加入PBS缓冲液50 μL,然后在不同的管中分别加入CKLF1、IL-1β、IL-6和TNF-α抗体(2 μL,1∶10稀释),充分混匀,4 ℃避光放置40 min。加入PBS液2 mL混匀,1 500 r/min离心5 min,去掉上清液后以1%甲醛溶液固定,测定细胞中CKLF1和炎性因子IL-1β、IL-6和TNF-α阳性细胞所占百分比。

2 结 果

2.12组间外周血细胞中CKLF1的表达水平分析 观察组外周血细胞中CKLF1的表达水平为(3.76±1.31)%,对照组外周血细胞中CKLF1的表达水平为(13.29±5.05)%。对照组外周血细胞中CKLF1的表达水平高于观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T淋巴细胞亚群的检测 观察组CD3+、CD8+T淋巴细胞比例分别为(46.41±8.21)%、(20.13±2.38)%,低于对照组的(68.16±1.84)%、(23.64±3.34)%,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外周血T淋巴细胞各因子在银屑病患者的表达

2.3外周血细胞中炎性因子的表达分析 观察组外周血细胞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分别为(78.65±3.62)%、(74.76±5.52)%、(69.58±3.78)%,均高于对照组中相应指标的表达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IL-1β、IL-6、TNF-α对外周血细胞膜表达

2.4银屑病患者治疗前、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中CKLF1表达水平的比较 治疗前银屑病患者T淋巴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中CKLF1表达水平均低于治疗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 在治疗前、后CKLF1表达

3 讨 论

银屑病发病较急,会导致皮肤破损,有红斑生成[9],伴随关节发炎疼痛,虽然银屑病是一种基因遗传疾病,但此病的发生并不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10],他的诱发因素较多,主要涉及遗传、免疫、感染、神经介质等方面[11];CKLF1并不是信号传导受体,更多的是作为一种高效的清除受体,发挥清道夫的作用,清除血液中的趋化因子[12],参与促炎性细胞因子调控,作为调节因子在炎症的免疫反应过程中发挥调节和缓冲作用[13]。研究表明,银屑病患者存在天然免疫紊乱现象[14],天然免疫系统失调及过度活化导致了炎症反应的发生是银屑病真正的启始因素,引发自身免疫性T淋巴细胞反应而最终导致银屑病发病[15]。

观察组外周血细胞中CKLF1的表达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观察组的CD3+、CD8+T淋巴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对照组与观察组的CD4+/CD8+细胞比值无明显差异。外周血细胞炎性因子IL-1β、IL-6、TNF-α的表达分析显示,观察组外周血细胞中IL-1β、IL-6、TNF-α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银屑病患者治疗后T淋巴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中CKLF1的表达水平明显高于治疗前。

综上所述,CKLF1能改变炎性因子的趋向化,使外周血淋巴细胞、红细胞、中性粒细胞得到修复,其水平能反映临床治疗银屑病的效果。

猜你喜欢

银屑病外周血淋巴细胞
遗传性T淋巴细胞免疫缺陷在百草枯所致肺纤维化中的作用
外周血B细胞耗竭治疗在狼疮性肾炎中的应用进展
白血病外周血体外诊断技术及产品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中医辨证论治联合308nm准分子光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效果观察
结肠炎小鼠外周血和结肠上皮组织中Gal-9的表达
探讨CD4+CD25+Foxp3+调节性T淋巴细胞在HCV早期感染的作用
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IL-17和IL-23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妊娠与银屑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