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并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的疗效观察

2020-04-03李政王平李长树李雳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肩峰二头肌肩袖

李政,王平,李长树,李雳

(深圳平乐骨伤科医院 深圳市坪山区中医院 骨关节科,广东 深圳 518010)

肩袖损伤是因扭伤、肩部慢性撞击、组织退行性 改变引发的骨科疾病,患者主要表现为肩部疼痛,随时间推移其疼痛程度逐渐加剧,且其肩关节内旋、外展功能受限,对其日常生活、运动影响严重[1-2]。临床上对于该病多采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治疗,其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点,但应当注意的是,肩袖损伤通常会伴有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若不对其加以处理,会导致患者疼痛难以缓解[3-4]。因此,本研究提出,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基础上联合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治疗,并在临床中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肩袖损伤患者60例,按照两种不同的手术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对照组30例,男16例,女14例,年龄 32~71岁,平均(48.26±5.13)岁;观察组 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34~70岁,平均(49.22±5.30)岁。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

对照组:行单纯肩袖缝合固定术。患者取侧卧位,行全麻及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由前、后侧入路置入手术器械、关节镜。利用关节镜探查盂肱关节腔、肱二头肌长头腱、盂唇及冈上肌关节情况。关节镜退出盂肱关节,进入肩峰下间隙,由外侧入路清理肩峰下间隙滑膜组织并磨除肩峰端增生骨质,行肩峰成形术。若冈上肌张力过高需行肌腱松解术。肱骨大结节部采用磨头打磨,制造松质骨床面。将缝合锚钉置入大结节贴近软骨缘处,锚钉数量根据撕裂情况决定,缝线使用过线器缝合,缝线两端打结行内排固定,拉紧缝线后使用2枚复合缝线骨锚钉固定其于大结节外端5~10 mm处,确认冈上肌肌腱与大结节部紧密贴合后冲洗关节腔并缝合手术创口,术后予抗感染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行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术,完成单纯肩袖缝合固定后暂不缝合创口,利用射频刀将肩袖间隙下方的肱二头肌长头腱显露出来,沿肌腱向远端分离,打开滑车和腱鞘以显露下方骨床,将1枚双缝线锚钉置入滑车远端。在维持肱二头肌长头腱张力同时,将1根缝线一端用过线器穿过肌腱,另一端绕过肌腱下方打结固定;另1根缝线一端绕过肌腱下方,于另一端反向穿过肌腱打结固定。确认肌腱张力良好,固定牢靠,则于线结近端切断肱二头肌长头腱,取出残段及软组织,根据损伤情况进行固定修补,术后予抗感染治疗。

1.3观察指标

临床疗效评价标准:⑴显效:肩袖损伤症状完全消失,肩关节活动功能正常;⑵有效:肩袖损伤症状有所好转,肩关节活动功能改善;⑶无效:肩袖损伤症状仍存在甚至加重,肩关节活动功能受限;⑷治疗有效率:(显效患者例数+有效患者例数)/总患者例数×100%。

采用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评估两组患者疼痛程度,总分10分,评分越低,患者疼痛剧烈程度越低。同时采用Constant-Murley评分评估两组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其包括疼痛、日常活动功能、关节活动度、力量四项内容,总分100分,分值越高患者肩关节活动功能越强。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值±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表示,采用χ2检验,若P<0.05,则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两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n,%)

2.2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VAS评分低于对照组,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表2 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比较(x±s)

3 讨论

肩袖是指肩峰和三角肌下方,与关节囊紧密相连的区域,其覆盖了冈上肌、冈下肌、小圆肌等多部分肌腱组织,是影响人体上肢外展功能重要部分[5]。肩袖一旦损伤,其会无法维持肱骨头与关节盂的正常支点关节,导致上肢功能受限,且患者会表现为强烈疼痛,随时间推移其疼痛状况不断加剧,会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6-7]。因此,肩袖损伤患者需要尽早进行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治疗是临床首选的治疗方法,其相比传统开放性手术,可以更为全面地检查盂肱关节腔,客观地评估损伤情况,对软组织的损害较小,术后疼痛应激也较轻[8-9]。但应注意的是,肩袖损伤通常会合并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单纯予以肩袖缝合固定治疗,会导致肱二头肌长头腱损伤被忽略,疼痛情况难以缓解[10-11]。

因此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治疗基础上联合使用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已成为目前临床治疗肩袖损伤的新型方法。该术式根据固定位置不同可分为远端固定术和近端固定术,其中近端固定术是通过切断肱二头肌长头腱,将其残端固定于结节间沟位置,让其维持肌肉正常长度和张力,避免肌腱切断引发的挛缩痛和肌肉萎缩,在临床上更为常用[12]。但该术式固定后的肌腱在肩峰下仍可能产生撞击,固定后的肌腱会发生慢性磨损甚至再断裂,导致患者上臂外观畸形[13]。对此,本研究提出采用远端固定术,开放切口将肱二头肌长头腱残端固定于滑车远端,由于术中完全切开了肱二头肌长头腱的滑车和腱鞘,可以避免术后残留疼痛问题,同时将锚钉固定于肱骨大结节处,可有效避免与肩峰发生撞击,且更不易拔除。本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前,两组VAS、Constant-Murley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采用联合治疗的患者相比单纯采用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治疗的患者有效率更高,且VAS评分更低,Constant-Murley评分更高,数据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关节镜下肩袖缝合固定并肱二头肌长头腱锚钉固定可有效纠正关节损伤,改善疼痛状况及肩关节功能,治疗效果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肩峰二头肌肩袖
MRI 测量肩峰角在肩峰下撞击综合征中的意义
肩袖肌群训练联合电针对肩袖损伤的疗效
关节镜下肩袖修补术后联合针灸治疗肩袖撕裂的效果分析
股二头肌长头肌腱断裂1例
肩关节镜下改良前肩峰成形术治疗Ⅱ型肩峰下撞击综合征的疗效
肩峰指数与肩关节疾病关系的相关研究进展
2 种不同训练方法对肱二头肌增肌效果的影响
——以长治学院学生为例
中老年人易发的大力水手征
肩袖损伤是什么病
打招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