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指动脉顺行V-Y岛状皮瓣修复指腹缺损

2020-04-03岳震曾文超赵兴长赵洋王福宁巩超尤建宇梁文勇

实用手外科杂志 2020年1期
关键词:植皮指腹皮瓣

岳震,曾文超,赵兴长,赵洋,王福宁,巩超,尤建宇,梁文勇

(济宁医学院附属济宁市第一人民医院 手足外科,山东 济宁 272000)

手具有丰富的感觉神经,所以也被称为人类的第二双眼睛,尤其手指指腹,具有丰富的血管网及最密集的神经末梢,对手指日常生产活动及精细活动至关重要[1]。在工业生产活动及日常劳动生活中,手指的意外损伤所引起的指端或指腹软组织缺损在临床较为常见,同时又因为大部分软组织缺损伴有骨质或肌腱外露,故临床上需行皮瓣修复治疗。目前临床上可供修复指端或指腹缺损的皮瓣较多,如邻指皮瓣、腹部皮瓣、指动脉顺行或逆行岛状皮瓣、指背筋膜蒂皮瓣、游离足底内侧皮瓣等[2-7],由于指动脉神经伴行顺行推进岛状皮瓣具有可靠血供及神经支配,对指体损伤小,故我们在2015年3月-2018年6月,对20例手指指腹缺损采用指动脉顺行V-Y岛状皮瓣转移修复,不仅获得饱满的外观,同时获得了理想的感觉,取得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20例20指,男15例,女5例;年龄25~55岁,平均40岁。损伤原因:压砸伤2指,挤压伤6指,电锯切割伤12例。损伤指别:示指15指,中指5指,损伤创面均有骨或肌腱外露,缺损面积:1.0 cm×1.0 cm~1.5 cm×1.5 cm,均急诊Ⅰ期手术治疗。

1.2手术方法

皮瓣设计:手术均在指根神经阻滞麻醉、气压止血带下进行。术中首先彻底清创,修整皮肤创缘,测量皮肤缺损面积,根据创面形状及大小,选择一侧指神经血管束作为皮瓣轴线,设计“V-Y”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皮瓣呈三角形,尖端指向近侧端,近端最远可达中间指横纹水平,皮瓣的尺侧缘与桡侧缘宽度要大出缺损区2.0 mm,于三角形皮瓣蒂部向近侧沿血管神经束走行画“锯齿”状切口线。

皮瓣切取:术中根据画线以“V”形切口切开皮瓣,切取的层次应在指屈肌腱腱膜浅层,切勿损伤腱膜,血管神经束周围保留固有的筋膜脂肪组织,并注意保持血管神经束与皮瓣的连续性。向近侧沿血管神经束走行呈“锯齿”样切开,游离指固有血管神经束,根据皮瓣推进长度游离3.0~5.0 cm,略屈曲近指间关节,同时伸展拉直迂曲的指固有神经血管束,将皮瓣向远端推进覆盖皮肤缺损区。间断缝合皮瓣创缘后,皮瓣蒂部采用皮下稀疏拉拢缝合直接闭合,敷料松软包扎,露出皮瓣,以便观察血运,若皮肤缺损面积较大,供区可于旁边小块植皮。

2 结果

术后20例皮瓣全部成活,皮瓣及手指外形满意。术后随访3~6个月,平均4.5个月,两点辨别觉3~5 mm。指间关节屈曲活动18例均无明显受限,2例因手指屈曲位缝合皮瓣,出现手指远指间关节屈伸轻度受限。按TAM法评定标准评定,优良率90%。

典型病例:患者1男,40岁。电锯伤致左示指末节指腹不规则缺损伴骨质外露。术中设计“V-Y”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皮瓣Ⅰ期成活,手指外观及运动功能良好(图1,2)。

患者2男,35岁。机器冲轧伤致左中指末节指腹不规则缺损伴骨质外露。术中设计“V-Y”顺行指动脉岛状皮瓣修复。术后皮瓣Ⅰ期成活,手指外观及运动功能良好(图 3,4)。

3 讨论

在工业生产活动及日常生活中,意外损害所导致的手指指端缺损在临床较为常见,恰当治疗对手指甚至整个手的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手指指端缺损的修复可遵循一定的原则,即根据创面大小及损伤部位的不同,用次要部位组织修复主要部位组织,做到“宁简勿繁、宁近勿远、宁同勿异”,并尽量保持手指正常长度,不影响指间关节功能,最为重要的是提供有感觉的软组织修复创面[8]。

图2 皮瓣修复

图3 术前情况

图4 皮瓣修复

临床上可供选择的术式较多,如邻指皮瓣、腹部皮瓣、鱼际皮瓣、指动脉逆行或顺行皮瓣等,这些皮瓣在临床治疗中均能取得较为满意的外观。但由于手指不仅要求有良好的外观,同时更要求具有灵敏的感觉功能,正因为手的这种特殊性,在保留患指长度的情况下,如何恢复患指感觉及功能是目前指端缺损修复的难点与重点。

传统的“V-Y”皮瓣,于指腹设计成“V-Y”形,将皮瓣周围纤维组织的切断,向远端推进覆盖缺损创面,能够获得较好的外观,临床效果较为满意。但由于皮瓣依靠皮下组织微血管供血,不能做广泛皮下组织游离,导致其推进程度受限,一般不超过5.0 mm,所以对于面积大于1.0 cm2的指端缺损,传统“V-Y”皮瓣不能满足要求[9]。对于无指骨肌腱外露的指腹缺损,游离全厚植皮也可以修复创面,但植皮术后面临的问题较多,如指腹感觉差、色素沉着、耐磨差、指腹不饱满等,故临床较少使用;在修复指端缺损的方法中,使用指动脉逆行岛状皮瓣、邻指皮瓣较为多见,逆行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虽取得一定效果,但皮瓣感觉恢复较差,且切取时,由于损伤患指一侧指固有动脉,天气寒冷时对患指的舒适度影响较大[10];邻指皮瓣需二次断蒂,Ⅱ期需要供区植皮,不仅手术操作复杂,而且多次手术治疗,增加了患者费用,且术后供区植皮瘢痕较大,影响供区手指运动功能[11]。

根据徐跃根等[12]报道,应用五种微型岛状皮瓣修复手指皮肤缺损,并提出根据创面的大小及损伤部位的不同,用次要部位的组织去修复主要部位组织的缺损,并尽可能采用非主干血管皮瓣修复的原则,我们选用指动脉顺行“V-Y”岛状皮瓣,该皮瓣是以指固有神经血管束为蒂,手指固有神经血管束略迂曲走行于指屈肌腱鞘两侧,且神经血管有一定伸缩弹性,这是本术式皮瓣推进转移的应用解剖学基础。我们在使用该皮瓣时,利用“V-Y”皮瓣设计的方法,向远端推进覆盖指端缺损区,蒂部呈“Y”形,供区可直接闭合。

本术式的优点:⑴结合“V-Y”推进法向远端推进,推进距离大,蒂部多可直接闭合,如皮肤缺损面积较大,可于旁边小块植皮;⑵皮瓣血管神经束位于中末节,较为表浅,容易显露,手术操作简单安全,血供可靠,不牺牲主干血管及神经;⑶皮瓣蒂内包含有指神经,术后指端感觉恢复满意;⑷皮瓣切取手术时间相对较短,技术要求较低,Ⅰ期完成,大大降低医疗费用;⑸皮瓣与缺损区组织结构相近,具有同样的色泽、质地及弹性,具有较好的耐磨性,供区不需植皮,瘢痕小,可极大限度地保留手的外观及功能;⑹手术在同指内完成,患者易接受。缺点:⑴修复面积有限,不宜修复缺损面积超过完全末节指腹的创面;⑵不宜修复手指一侧血管束严重损伤的患者,以免影响手指血运;⑶指端缺损面积较大时,或需屈曲位勉强缝合,后期可导致指间关节屈曲挛缩。

综上所述,指动脉顺行“V-Y”岛状皮瓣手术操作简单,不需要吻合血管、神经,皮瓣成活稳定,同时可为指腹缺损提供良好的感觉恢复,优质的皮肤覆盖,恢复了患指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是修复指腹缺损的理想方式[13]。

猜你喜欢

植皮指腹皮瓣
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修复的皮瓣选择
三种皮瓣移植修复足跟区损伤或足跟部肿瘤切除术后皮肤缺损的疗效对比
游离股前外侧穿支皮瓣修复足踝部软组织缺损
趾腓侧皮瓣修复手指指腹皮肤软组织缺损的疗效分析
髂腹股沟接力皮瓣修复股前外侧皮瓣供区
疼痛护理管理在VSD联合自体游离皮片植皮治疗糖尿病足感染创面中的应用
全程综合保温措施在小儿大面积烧伤清创植皮术围术期的应用效果观察
烧伤植皮手术及其注意事项
皮下注射低分子肝素钙预防烧伤植皮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效果评价
焕“发”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