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故乡过年

2020-04-02莫言

阅读(中年级) 2020年2期
关键词:叫花子财神晚辈

春节一到,意味着严冬即将结束,春天即将来临。对小孩子来说,春节就是一个可以吃好饭、穿新衣、痛痛快快玩几天的节日,当然还有许多的热闹和神秘。

我小时候,特别盼望过年,往往是一跨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熬到腊月初八,是盼年的第一站。这天的早晨要熬一锅粥,粥里要有八种粮食——其实只需七种,不可缺少的大枣算是配料。

过了腊八再熬半月,就到了腊月二十三的“辞灶日”。过了“辞灶日”,春节就迫在眉睫了。终于熬到了年除夕,这天下午,女人们带着女孩子在家包饺子,男人們带着男孩子去给祖先上坟。而这上坟,其实就是去邀请祖先回家过年。上坟回来,家里的堂屋墙上,已经挂起了家堂轴子,轴子上画着一些古人。不可缺少的是要供上一把斧头,取其谐音“福”字。

那时候,不但没有电视,连电都没有,吃过晚饭就睡觉。睡到三星正晌时,被母亲悄悄地叫起来。头天晚上母亲已经反复地叮嘱过了,过年时最好不说话,非得说时,也得斟酌词语,千万不能说出不吉利的词,因为过年的这一刻,关系到一家人来年的运道。

因为草好,灶膛里火光熊熊,把半个院子都照亮了。白白胖胖的饺子下到锅里去了。每逢此时,我就油然地想起那个并不贴切的谜语:从南来了一群鹅,扑棱扑棱下了河。饺子熟了,父亲端起盘子,盘子上盛了两碗饺子,往大门外走去。男孩子跟着把鞭炮点燃,高高地举起来。

回到屋子里,母亲、祖母们已经欢声笑语了。吃饺子之前,晚辈们要给长辈磕头,而长辈们早已坐在炕上等待着了。我们在家堂轴子前一边磕头一边大声地报告长辈:给爷爷磕头,给奶奶磕头,给爹磕头,给娘磕头……长辈们在炕上响亮地说着:“不用磕了,上炕吃饺子吧!”晚辈们磕了头,长辈们照例要给一点儿磕头钱,一毛或是两毛,这已经让孩子们兴奋雀跃了。

年夜里的饺子是包进了钱的,我们盼望着能从饺子里吃出一个硬币,这是归自己所有的财产啊,至于吃到带钱饺子的吉利,孩子们并不在意。有一些孝顺儿媳白天包饺子时就在饺子皮上做了记号,夜里盛饺子时,就给公公婆婆的碗里盛上带钱的,借以博得老人家的欢喜。有一年,我为了吃到带钱的饺子,一口气吃了三碗,钱没吃到,结果把胃撑坏了,差点儿要了小命。

还有一件趣事不能不提,那就是装财神和接财神。往往是一家人刚刚围桌吃饺子时,大门外就起了响亮的歌唱声:“财神到,财神到,过新年,放鞭炮。快答复,快答复,你家年年盖瓦屋。快点拿,快点拿,金子银子往家爬……”听到门外“财神”的歌唱声,母亲就盛上半碗饺子,让男孩送出去。扮“财神”的,都是叫花子。他们提着瓦罐,有的提着竹篮,站在寒风里,等待着人们的施舍。这是叫花子们的黄金时刻,无论多么吝啬的人家,这时候也不会舍不得那半碗饺子。

美食的诱惑、神秘的气氛、纯洁的童心,就是我儿时过年的全部乐趣。

(文字有删减)

莫言先生在文中记述了哪几件儿时新年趣事?你最喜欢哪一件?试着结合自己过年时的趣事讲一讲。

猜你喜欢

叫花子财神晚辈
《红楼梦》中的“打趣”之妙
一个叫花子的故事
遇见财神(大家拍世界)
重生
《弟子规》小绘本
过年世相
财神到
为什么过年要放鞭炮
财神与寓言作家
我是专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