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将安全护理措施应用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的价值

2020-04-02赵丽陈春梅祝双张萍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手术室小儿患儿

赵丽,陈春梅,祝双,张萍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四川 泸州)

0 引言

小儿群体是易患病的一个人群,在临床上很多小儿疾病患者要接受手术治疗才能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但是手术往往对患儿造成较大创伤,若在手术护理过程中忽视安全护理,那么将会给患儿造成不利影响,甚至影响治疗效果,所以,医护人员一定要做好患儿手术室安全护理工作[1],以不断提升护理效果,提高治疗效果。下面将安全护理措施在小儿手术室的影响情况进行详细介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资料均来自本院,是在2018年12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要接受手术治疗的小儿患者共计60例,全部患儿均符合本次研究标准并由家长代替签署同意书,随后将患者平均分成两组: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纳入患者30例。对比两组患儿的基础资料情况,没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具备较强的可比较性。

1.2 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手术室常规护理干预。

观察组:实施安全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

1.2.1 手术前

术前护士要准时到病房访视患儿,与患儿和家长进行交流,通常这个时候患儿家长的情绪都是不稳定的,他们对患儿的病情十分担忧[2],对此,护士要安慰他们,并及时向他们讲解疾病与手术治疗相关情况,增强他们的认知度,减轻他们的负性情绪,对于患儿可以通过做游戏、讲故事等方式分散其注意力,同时提高患儿的信任度。

1.2.2 手术中

手术当天患儿由熟悉的护士陪同一起,护士要简单向患儿讲解手术中的相关事项,并表扬患儿勇敢,不断鼓励他们。协助患儿摆放正确的手术体位,提升他们的舒适度,注意监测各项生命体征变化,注意保暖等措施及时到位地实施,确保手术顺利实施[3]。

1.2.3 手术后

手术后,护理人员陪同患儿回病房,并给患儿及家属讲解可能出现情况及相关预防措施,对待患儿要态度和蔼,并针对患儿的情绪实施有效的心理护理,采取有效的方法缓解术后疼痛,以不断提高治疗效果。

1.3 统计学方法

将两组患儿的相关数据录入到表格中并采用SPSS2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数据资料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以±s)来表示,应用t进行检验;计数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

见表1。

表1 比较两组患儿家属的临床护理总满意度[n(%)]

2.2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见表2。

表2 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情况

2.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

见表3。

表3 比较两组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分)

3 讨论

护理是临床医疗工作中很重要的内容之一,是提高治疗效果与确保患者安全必不可少的护理内容,也是开展护理安全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尤其是在为小儿进行手术治疗的过程中,加强安全护理尤为重要。原因是小儿患者均年龄较小[4],他们的身体各项机能还处于比较弱的状态,在对患者实施手术治疗过程中容易给患儿造成伤害,这样会影响手术治疗效果,甚至给患儿造成额外伤害,因此开展安全护理势在必行。安全护理干预措施目前在临床中应用的范围比较广泛,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这种护理方法连贯性较强,在手术前、手术中与手术后均要实施,贯穿在患儿手术治疗的全过程中,并且在安全护理过程中,医护人员重视细节护理,在全面了解患儿情况的基础上开展护理[5],使护理具有针对性,这样能够为患儿实施更加优质的护理。通过各方面的安全护理干预,可有效分散患儿的注意力,有效缓解其疼痛感;通过加强与患儿家属的交流,大大提升了他们的满意度,显著提升患儿生活质量,取得理想的治疗效果。本研究将安全护理措施应用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结果对家属总护理满意度、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护理后生活质量评分方面做了两组间的对比,结果显示:观察组干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经比较,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充分证明了将安全护理干预措施应用在小儿手术室护理中是具有很高价值的,在提升手术治疗效果方面具有重要作用[6-8]。

综上所述,临床结合手术患儿的疾病特点、年龄特点及心理特点,在实施手术治疗中联合安全护理干预措施,能够达到理想的治疗效果,是一种有价值的护理干预方式[9]。

猜你喜欢

手术室小儿患儿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维生素D联合GnRHa在特发性性早熟患儿中的应用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唇腭裂患儿家长围手术期的心理需求
KD患儿急性期h-FABP、PAC-1表达与冠状动脉受损的关系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小儿涵之三事
小儿难养
小儿惊厥紧急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