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观察呼吸护理对急性左心衰患者预防院内感染的护理效果

2020-04-02努尔比亚艾拉吉热则古丽阿卜力孜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心衰急性状态

努尔比亚·艾拉吉,热则古丽·阿卜力孜

(喀什地区结核病防治所暨肺科医院,新疆 喀什)

0 引言

急性左心衰又称急性左心心功能不全,严重呼吸困难、发绀、咳痰是其临床主要表现,患者临床常并发呼吸道感染症状,严重者可致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甚至死亡[1]。因此,临床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等相关并发症的预防,通过有效的呼吸护理干预措施减少发生呼吸道感染,是患者治疗获得成功的有效保障[2]。本文筛选了本院诊治的102例急性左心衰患者,进行相关指标数据的分组分析比较,探讨对急性左心衰患者实施临床呼吸护理对预防院内感染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17年2月至2019年2月诊治的急性左心衰患者,其中接受常规护理干预措施的51例患者作为对照组,另外51例给予了针对性呼吸护理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两组患者相关临床资料数据如下表所示,差异不影响相关指标的比较结果(P>0.05)。见表1。

表1 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数据组间比较[n,

表1 患者临床相关资料数据组间比较[n,

组别 护理方式 例数 男女比例 平均年龄(Y) 所患疾病种类心肌病 风湿性心脏病 高血压心脏 其他观察组 呼吸护理 51 28:23 59.65±1.50 11 13 18 9对照组 常规护理 51 29:22 58.50±1.55 9 10 21 11 P值 - - >0.05 >0.05 >0.05

1.2 方法

1.2.1 两组患者均在入院后给予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包括:营造舒适住院环境,定时对病房进行清理,保证病房的温度适宜、通风良好;加强对患者的病情观测,及时对发生异常情况的患者给予应对[3];对出现负性心理的患者进行临床心理护理干预,通过知识宣教,安抚和疏导患者的不良情绪;指导患者调整膳食结构,养成健康饮食习惯,远离烟酒,多吃富含维生素和钾元素食物[4];引导和鼓励患者进行适当的有氧运动,增加机体的免疫力。

1.2.2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同时,着重给予呼吸护理措施,针对医院感染相关因素的预防。主要护理措施包括:(1)制定针对性的差异化护理方案。针对造成左心衰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及患者的病情和临床症状表现、心理状态等,为患者制定差异化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5];(2)针对左心衰患者呼吸道堵塞,咳痰和呼吸困难疾病,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呼吸道的清理,指导和帮助患者学会正确的排痰方法,指导陪护人员和患者家属采用拍背等方法,协助患者排出痰液,缓解呼吸困难的症状;对一些呼吸受限严重的患者,可予以吸氧的方法进行护理干预[6];(3)加强对病房和医护用具的清洁和消毒,通过紫外线和压力蒸汽等方式,确保患者病房环境和相关用品消毒彻底,防止交叉感染的发生;(4)在引导和鼓励患者进行适当室外运动的同时,护理人员要格外注重患者的保暖,预防因保暖措施不当加重病情[7]。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态改善

使用专业的测评量表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所有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进行打分评价,统计患者的焦虑评分(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抑郁评分(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并进行两组患者评分的分组比较,分析患者在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改善情况。

1.3.2 护理质量及住院时间

护理质量评价,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质量评价表,结合对患者的问卷调查结果进行综合打分评价,总分100分,分值与护理质量成正比;患者住院时间,以相关病历资料的统计记录作为数据来源。

1.3.3 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

对参与本次研究的患者临床出现压疮、附积性肺炎等临床并发症情况的患者进行统计,并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通过问卷调查,对患者进行护理服务满意度的统计,计算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总满意度。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两组患者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如下表数据所示,两组患者在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前,均有不同程度的焦虑和抑郁心理,评分数据无明显差异(P>0.05);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都得到改善,其SAS、SDS评分都较接受护理前下降;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相关指标的评分结果,明显好于对照组,其SAS与SDS评分在接受护理干预后,都降至临界值以下,心理状态改善表现良好。详细数据见表2。

表2 参与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指标数据分组比较

表2 参与研究患者的心理状态指标数据分组比较

images/BZ_204_201_461_2300_579.png观察组 51 59.50±3.15 32.15±1.05 <0.05 62.35±2.50 42.05±2.50 <0.05对照组 51 59.45±3.05 41.50±2.50 <0.05 61.05±3.55 54.15±2.50 <0.05 P值 - >0.05 <0.05 - >0.05 <0.05 -

2.2 两组患者护理质量及住院治疗时间比较

统计数据显示,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的住院治疗时间明显更短;观察组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治疗时间及护理质量评分比较

images/BZ_204_201_1047_1210_1107.png观察组 51 91.50±2.50 14.50±3.05对照组 51 84.55±3.05 21.05±3.15 P值 - <0.05 <0.05

2.3 两组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及护理服务满意度比较

相比对照组患者,观察组仅出现了1例坠积性肺炎患者,经临床及时干预和对症治疗,患者病情得到有效控制,其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96%,低于对照组(13.73%);对回收问卷的最终统计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给予其所接受的护理工作更高的评价,护理总满意度达到98.04%。P<0.05,组间数据差异明显。详见表4。

表4 患者临床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组比较(n,%)

3 讨论

急性左心衰发病急、病情进展快,除心脏体征的表现外,该病会使患者的肺循环压力急剧上升,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患者发生心源性休克、昏迷,甚至死亡。在患者的临床治疗和康复过程中,对患者予以针对呼吸道的有效护理干预,可极大地降低患者发生呼吸道感染的概率,从而防止病情恶化,造成严重的不良后果,影响对患者的治疗[8]。呼吸护理干预,是针对急性左心衰患者最主要的呼吸道感染症状,通过对症的心理护理、灭菌消毒措施、清理患者呼吸道及适当室外活动等措施,改善患者的负面心理状态,让患者减少住院治疗时间,从而极大地降低了患者并发感染的概率,得到患者的广泛认可和好评。本次研究的指标数据统计和比较结果,也证明了这一护理模式的有效性。

总之,呼吸护理干预是急性左心衰患者非常有效的一种临床护理模式,通过对造成患者发生院内感染的相关因素的干预措施,极大地改善了患者的心理状态,有效地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了患者的住院时间,获得患者的认可。

猜你喜欢

心衰急性状态
老人气短、浮肿、乏力,警惕慢性心衰
国外心衰患者二元关系的研究进展
急性心包炎1例
睡眠质量与心衰风险密切相关
讨论每天短时连续透析治疗慢性肾脏病合并心衰
中西医结合治疗HBV相关性慢加急性肝衰竭HBV DNA转阴率的Meta分析
状态联想
生命的另一种状态
坚持是成功前的状态
按摩治疗儿童急性颈僵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