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气管、支气管结核疗效分析

2020-04-02吐送江买托合提米日古丽托合提吐尼沙古力买买提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22期
关键词:抗结核校验结核

吐送江·买托合提,米日古丽·托合提,吐尼沙古力·买买提

(新疆和田地区传染病专科医院呼吸科,新疆 和田)

0 引言

气管、支气管结核主要指发生于气管、支气管黏膜外以及粘膜下层的结核疾病,为结核病特殊病理类型,既往临床称之为支气管内膜结核[1]。随着临床结核病发病率短暂上升,气管、支气管结核发病率随之增加,受到临床高度重视[2,3]。气管、支气管结核临床主要以持续性咳痰、咳嗽为主要病理表现,疾病临床表现特异性不高,早期诊断难度较大,极易被患者及医生所忽视,其诊断漏诊率及误诊率较高,若没有及时治疗干预,疾病进展极易导致气管狭窄情况的发生,继发肺不张,加重肺功能损伤,进而威胁患者机体生命安全[4,5]。既往临床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多采用抗结核药物治疗;但是考虑其病灶解剖特异性,药物输送于病灶成分较低,临床疾病治疗效果不甚显著。随着临床医学不断发展,临床针对气管、支气管结核发病机制,于常规抗结核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给予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技术,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6]。本研究笔者现针对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技术于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平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课题分析指标为笔者单位于2017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气管、支气管结核患者,共计62例,模拟随机抽签方式均分小组,31例设为参照组,男13例,女18例,年龄中位值(35.96±1.05)岁,其中5例患者合并喉结核,16例患者合并肺结核;15例患者入院时初始表现为咳痰、咳嗽,7例患者伴有胸闷气喘情况,3例患者伴有声音嘶哑,5例患者咯血,1例患者伴有全身不适症状;31例设为研究组,男14例,女17例,年龄中位值(37.04±1.15)岁,其中6例患者合并喉结核,15例患者合并肺结核;13例患者入院时初始表现为咳痰、咳嗽,8例患者伴有胸闷气喘情况,5例患者伴有声音嘶哑,3例患者咯血,2例患者伴有全身不适症状;统计校验两组入组患者基线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比对价值。

1.2 方法

参照组患者予以常规抗结核治疗,给予患者四联抗结核药物治疗,采用利福平、异烟肼、乙胺丁醇、吡嗪酰胺;研究组患者在常规抗结核治疗基础上,联合开展气管镜下冷冻治疗术,采用德国研制的冷冻治疗仪,采用奥林巴斯气管镜进行治疗,于治疗前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包括血常规、病毒标志物、凝血功能及心电图等检查;术前予以患者2%浓度的利多卡因行吸入麻醉,控制给药速度为2-3L/min;给予患者鼻腔插管,确保插管到达病灶后,对支气管内的坏死组织进行清除;针对清除困难的组织,采用冷冻探头,插入坏死组织内,冷冻15s后将探头拔出,对坏死组织进行清除,该方式为冻切;针对切除病灶出血量较大,可采用去甲肾上腺素进行止血;针对结节样肉芽组织,可将冷冻探头置入坏死组织内,冷冻2min后观察探头组织,是否发白脱水,拔出探头后,加热解冻,反复进行冷冻,每次冷冻时间2min,两组患者均持续治疗1个月后比对疗效。

1.3 评价标准

本研究借助《结核病诊治指南》中对疗效的评估依据,若其症状缓解不满30%,或持续性恶化,疗效判定为无效或恶化;若临床症状缓解介于30%-75%之间,疗效判定为好转;若缓解超过75%,疗效判定为显效,总有效率为转归占比加显效占比[7];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后进行免疫指标检查。

1.4 统计学分析

课题借助统计学软件SPSS23.0对组间数据进行统计校验,组间样本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用(%)表示,χ2检验,P<0.05设为统计学差异基础表达。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研究组患者治疗无效及恶化患者1例,转归患者10例,显效患者20例,总有效率96.77%;参照组患者治疗无效及恶化患者6例,转归患者17例,显效患者8例,总有效率80.65%,两组差异经统计校验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2.2 治疗前后患者免疫指标比较

治疗前统计校验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差异均衡具有比对价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指标均显著提升,CD8+指标降低;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参照组数据,CD8+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两组差异经统计校验表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治疗前后患者免疫指标分析n=31,%)

表2 治疗前后患者免疫指标分析n=31,%)

组别 时间 CD3+ CD8+ CD4+ CD4+/CD8+研究组 治疗前 59.62±4.6131.05±1.2437.41±2.111.08±0.06治疗后 69.93±5.5723.17±0.8649.28±2.68 1.79±0.21 t 6.593 7.142 8.526 10.485 P 0.008 0.000 0.000 0.000参照组 治疗前 60.01±4.5831.16±1.2837.64±2.09 1.09±0.07治疗后 61.48±4.6828.59±0.9839.86±2.10 1.28±0.13 t 3.012 4.253 3.296 5.152 P 0.185 0.059 0.142 0.019

3 讨论

既往临床多采用抗结核药物进行结核病治疗,但于临床应用显示,全身抗结核药物于溃疡坏死型及血肿水肿型病变具有显著疗效,针对瘢痕性病变或肉芽结节性病变,临床效果不甚显著,因气管、支气管结核疾病多表现为瘢痕型病变或肉芽结节病变,开展常规的抗结核药物治疗临床效果不佳[8,9]。气管、支气管结核病对肺部功能及呼吸功能具有严重影响,开展及时有效的治疗干预具有重要临床意义[10]。支气管镜下冷冻技术为临床新型的治疗手段,其主要作用原理是借助CO2高压机制下,借助小孔制冷,可于冷冻探头前端形成-80℃环境,并且冷冻治疗,完全适配水分含量较多的组织,例如溃疡性病变及肉芽结节性病变,经临床探究,有效抑制其病灶内炎性反应,促使其疾病转归[11,12]。本研究表明,研究组患者治疗无效及恶化患者1例,转归患者10例,显效患者20例,总有效率96.77%;参照组患者治疗无效及恶化患者6例,转归患者17例,显效患者8例,总有效率80.65%,两组差异经统计校验表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统计校验两组患者免疫指标,差异均衡具有比对价值(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CD3+、CD4+、CD4+/CD8+指标均显著提升,CD8+指标降低;研究组患者CD3+、CD4+、CD4+/CD8+指标均高于参照组数据,CD8+指标显著低于参照组数据,两组差异经统计校验表统计学意义(P<0.05);数据显示,经气管镜下冷冻技术干预组疗效更佳。

综上,于气管、支气管结核治疗中采气管镜下冷冻技术,可显著改善其炎症表现,促使疾病转归。

猜你喜欢

抗结核校验结核
南京地区2017—2020年结核及非结核分枝杆菌菌株分布及耐药情况分析
艾滋病合并结核病患者结核分枝杆菌耐药分析
免疫功能和SAA、MMP-9、MMP-14在抗结核药物性肝损伤中的临床评估
使用Excel朗读功能校验工作表中的数据
电能表在线不停电校验技术
抗结核药物不良反应376例分析
莫西沙星联合常规抗结核方案对初治肺结核患者病灶吸收情况的影响
长得丑?但价值无限!
基于FPGA的CRC32校验查找表算法的设计
抗结核药+保肝药≠预防肝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