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黄河流域宁夏段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利用

2020-03-30张治东

宁夏党校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黄河流域

张治东

摘要:地处黄河中上游的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在千百年的农业劳动实践中,宁夏各族群众依黄河之利,创立了包括工程类、特产类、物种类、聚落类和民俗类等在内的各项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这些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在有效节约水土资源、维护生物多样性、保障粮食安全、改良土壤环境、修复生态环境和塑造乡风文明、推进农村社会治理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体现了独特的动态保护思想和农业可持续发展理念。

关键词:黄河流域;传统农耕文化;现代农村治理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2991(2020)02-005-014

习近平总书记2019年9月在河南省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要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以水而定、量水而行,因地制宜、分类施策,上下游、干支流、左右岸统筹谋划,共同抓好大保护,协同推进大治理,着力加强生态保护治理、保障黄河长治久安、促进全流域高质量发展、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让黄河成为造福人民的幸福河。”[1]。黄河孕育了中华民族的古代文化,黄河流域是中华农耕文明的发祥地之一。地处黄河中上游的宁夏,依黄河而生,因黄河而兴。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通过对黄河流域宁夏段传统农耕文化在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价值、对掣肘传统农耕文化发展的瓶颈因素、将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嵌入现代生态农业体系的经验启示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期为宁夏保护黄河流域生态平衡和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做出尝试性探索奠定基础。

一、宁夏传统农耕文化在现代社会秩序建设中的价值探析

(一)积累了丰富的农业生产实践经验和农业发展理念

传统农业最显著的特点是发掘土地增产潜力,提高土壤有效生产率。在千百年的农业实践中,宁夏各族群众积累了在不同自然气候条件和不同土壤环境下如何进行有效耕作的农业生产经验。各地农民群众在不同水资源条件下,对不同土壤种植什么作物有着十分清楚的认识,即使相同属性的土壤,因其类型特点和灌溉条件不同,对作物的种植要求也不尽相同。针对不同的土壤、水利等自然资源条件,各地耕作方法也各有差异。例如,宁夏南部山区干旱缺水,种植业以旱作农业为主。抗旱耕作、蓄水保墒是旱作农业的基础。长期以来,当地农民创造了耕翻纳雨蓄水,耙耱镇压保墒等抗旱耕作经验。

(二)崇尚以乡规民约为约束的乡村礼仪

乡村礼仪是村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形成的约定俗成的、律己敬人的行为习惯,對于规范村民的礼仪和处理村民邻里纠纷具有一定的强制作用。在黄河流域宁夏段流传着诸如祭河神、民间祭山、游九曲等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民俗活动,反映了当地乡土社会的观念与信仰,表达了人们趋避灾祸、乞求平安的情感诉求,折射出人们法天敬人的思想。习近平总书记2018年9月在主持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八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我们应该通过振兴乡村,开展城乡融合发展和现代化建设新局面。”[2]传承千年的乡村礼仪与村民的价值观念有着极大的契合度,以德服人和以和为贵的处世之风,对于维持乡村有序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乡村振兴在宁夏全区的实施,乡村礼仪制度被重新提起,如何融入传统乡规民约和乡村礼仪,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使村民在思想上更好地与现代社会生活相融和,将是当前政府和社会共同关注和研究的焦点问题。

(三)珍惜土地,用养结合,集约经营,注重以精耕细作为核心的传统耕作体系建设

珍惜土地,用养结合,集约经营,是人们对中国传统农业精华的高度概括,主要是指由种植制度、耕作技术和田间管理技术等构成的综合技术体系[3]。在种植制度方面,经过长期的实践探索,水资源较为匮乏的宁夏中南部山区自汉代开始,经魏、晋、南北朝,逐渐形成了以耕、耙、耱、压、锄为主的整套旱地农业生产耕作制度,包括撂荒耕作、轮荒耕作制等;水资源相对丰富的银川平原则形成了稻旱轮作、间作套种和多熟种植为主的种植制度;有些地区还实行在土地连种制基础上的轮作复种、轮作倒茬等灵活多样的耕作方法。同时,人们还创造了许多合理有效的生产耕作技术,包括作物品种穗选、作物虫害防治、植物嫁接、畜禽杂交等技术。此外,宁夏引黄灌区还形成了以稻田养殖为代表的土地综合种养技术,就是将传统的种植业和水产养殖业有机结合起来,利用水稻种植和水产养殖互为生态链的原理,使种植系统利用水产养殖中的营养,水产养殖利用稻田种植系统的水源,在保证水稻产量的前提下,实现“一地两用,一地双收”的农业生态模式。在田间管理技术方面,人们一贯坚持用养结合的方式利用耕地资源,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发展出了平翻耕法、保墒耕法、深松少耕法、砂田耕法、轮作耕法、水平沟耕作法和垄沟耕作法等田间管理制度。

(四)重视生态种养,利用生物技术防治农业病虫害

在传统农业种植中,人们总结了很多抗御各种生物灾害和自然灾害的办法和措施。在防治生物灾害方面,发明了生物防治和物理防治等技术。以虫治虫和以鸟治虫是生物防治技术的典型代表。譬如,在中宁枸杞种植系统中,当地农民利用人工饲养瓢虫和寄生蜂的方法来防治蚜虫对枸杞的侵害。在宁夏引黄灌区实施的稻田综合种养技术,就充分利用了生物防治技术。在这一复合生态系统中,水稻为水产养殖物提供庇荫和有机食物,鱼、蟹、虾、泥鳅和鸭(雁)等水产养殖则发挥为水稻耕田除草、松土增肥、提供氧气、吞食害虫等功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对农药、化肥等外部化学物质的依赖,形成了一个绿色健康的营养循环体系。在物理防治技术方面,人们发明了人工扑打、铒诱、除虫器械等技术措施。譬如,在花果苗木栽培过程中,人们用煮过烟叶的水来喷淋苗木,用来防止蚜虫的产生和繁殖;在果树地里栽种蓖麻,引诱害虫集中到蓖麻上,然后将蓖麻拔除集中烧毁,以防止虫害。

(五)注重节气对农耕活动的指导作用,遵循不违农时的种养观

与农业生产联系最直接的是时间与节气。人们根据月亮的阴晴圆缺、万物的荣枯盛衰,通过长期观测天文、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对农作物生长变化的影响,积累和掌握了大量有关农事季节与气候变化的二十四节气,对保证农业生产不误农时发挥了重要作用。二十四节气覆盖了农业生产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宁夏各族群众用歌谣和民谚的形式总结了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警示和指导作用。如有以气象预兆雨雪的,“头年小暑热,二年雨水多”“入春寒,有灾年;入春暖,是丰年”“春雷响得早,收成一定好”“五月旱,不算早;六月旱,连根烂”等。众所周知,农业生产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耽误一时,损失一年”,每一个节气对农民来说都有其固定的任务,《吕氏春秋·审时》曰:“凡农之道,候之为宝。……其早者先时,晚者不及时,寒暑不节,嫁乃多菑实。”[4]以时为令,不违农时是世代农民必须严格遵循的时间表。然而,随着农业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农业生产中出现了温棚种植、反季节种植等技术,传统的二十四节气对农业生产的指导功能逐渐弱化,但是作为一种历经千年的应时法则,它依然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二、掣肘宁夏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和发展的瓶颈因素分析

(一)历史欠账及对土地过度开发造成的土壤环境退化

宁夏地处我国干旱、半干旱农业区域与畜牧业区域交错的地带,人们很早就在灌溉较为便利的宁夏平原地区进行了农业垦殖,而遍布丘陵、涧地的地区则更适合发展畜牧业,在未垦荒前这里曾经森林覆盖,草木茂盛,牛羊成群。然而,历史上的屯田制度打破了这一平衡,尤其在明清更甚,“(明代对)宁夏镇东部不适宜发展农业的花马池等地也不断遭到开垦,……寧夏镇屯田规模之大,已从适宜耕种的平原发展到草地、甚至山地。”[5]由于明清以来,人们在垦殖过程中,采取粗放的耕作方式,加之屯田时普遍种地不养地,导致土壤肥力下降、土地盐碱化、沙化严重,“这种严重沟蚀现象的出现和迅速发展,主要是由于天然植被经过大规模开垦以及过度的樵采和放牧之后,坡面径流强度增大、土壤失去庇护的结果。”[6]习近平总书记于2019年9月在河南省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强调:“推动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要从实际出发,宜水则水、宜山则山,宜粮则粮、宜农则农,宜工则工、宜商则商,积极探索富有地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7]水土流失对土壤造成的破坏不可小觑,黄土丘陵沟壑区主要分布在宁夏中南部山区八县,是宁夏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地区,其中侵蚀模数在5 000吨/平方公里以上(强度及极强度)的面积8 409平方公里,占宁夏土地流失面积的21.6%,仅宁南山区每年向黄河输送的泥沙约9 600万吨[8]。从宁夏中南部山区本身来说,多数水库因库容淤积,汛期不能蓄水,降低灌溉效率,导致土壤环境退化农作物减产。

(二)在水资源严重匮乏前提下对用水的过度浪费和污染

宁夏深居内陆,远离海洋,是全国水资源最为贫乏的省区之一,地表水资源最少,仅有9.71亿立方米,只有全国平均值的6%[9]。黄河过境水是宁夏最可依赖的水源,在境内流程397公里,多年平均过境流量525亿立方米,国家调配可利用水资源40亿立方米(实际利用仅为33.0亿立方米,且逐年减少)。宁夏全区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黄河流域的1/3,全国的1/12[10]。比缺水更为严酷的现实是,工农业用水存在浪费大、有效利用率低等问题。主要表现在:农业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引水渠道渗漏频发;农田灌溉漫灌、串灌现象普遍,灌入田间水量远远超过需水量,这不仅浪费了水资源,而且提高了地下水位,导致土壤盐碱化。宁夏水利资源在地区上的分布也极不平衡,绝大部分在北部引黄灌区,而中部干旱高原丘陵区最为缺水,不仅地表水量小,且水质含盐量高,多属苦水或因地下水埋藏较深,灌溉利用价值较低[11]。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时指出:“黄河水资源就这么多,搞生态建设要用水,发展经济、吃饭过日子也离不开水,不能把水当作无限供给的资源。要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生产,把水资源作为最大的刚性约束,合理规划人口、城市和产业的发展,坚决抑制不合理用水需求,大力发展节水产业和技术,大力推进农业节水,实施全社会节水行动,推动用水方式由粗放向节约集约转变。”[12]在水资源严重匮乏并浪费严重的情况下,水污染情况也相当严重,除了来自工业排污和城市排污外,农村农业面源污染也是影响农村环境、农业生产和粮食增收的重要因素。

(三)对于以农药、化肥为代表的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过分依赖

随着现代农业技术革命的发展,农民对农药、化肥和农用地膜等化学材料的依赖超乎想象。即使除草这种工作,也基本都由除草剂来代替了。据统计,2010年以来,宁夏全区农业施肥量一直高居百万吨以上,且呈上升趋势,其中,2017年全区农业施肥量为107.5万吨;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约为17 601吨,其中地膜使用量11 440.8吨,地膜年残留总量约为2 437吨,残留量占使用量的21.3%[13]。农药、化肥中含有砷、镉、铅、氟、汞等成分,大量使用会污染土壤,致使其肥力下降;化肥中的氮和磷等元素会导致水体富营养化,而且氮在土壤中由于微生物的作用而形成硝态氮,随水进入地下水,可引起地下水污染;农用地膜使用后残留于土壤,会形成土壤的白色污染。但是,在农业生产中,农药、化肥、地膜是保证粮食增产的必需品。在作物生长过程中如果离开农药,害虫就会出来捣乱;不施化肥粮食产量就跟不上;农用地膜对于抗旱保温具有明显效果。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指出:“我们要建设的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既要创造更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也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活环境需要。”[14]如何发展传统生态农业,减少农药、化肥等化工原料在农业中的不合理投入以及消除农用地膜对土壤的污染,将是当前和今后需要人们深入思考和关注的问题。

(四)传承主体存在结构性缺失,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后继乏人

城市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优越于农村,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进城安家创业,使得农村“三缺、三化、三无”现象日益凸显,即村庄缺人气、缺活力、缺生机,村庄空心化、农户空巢化、农民老龄化,村庄建设无规划、无秩序、无特色,部分村庄环境脏乱差。由于以上原因,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传承地的居民对保护和传承传统农耕技艺的作用非常有限,很多当地居民也许是“审美疲劳”,居然对当地独具特色的传统制作技艺缺乏起码的了解和认知。在走访调研中,我们设计了“您对二毛皮的制作流程了解吗?”的调查问卷,有60%的调查对象表示“不了解”;当问及“您对宁夏被选入世界或全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项目了解吗?”有四分之三的调查对象表示“不知道”或“知道一点”。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是一种活态绿色资源,保护传承是其发展的关键,而当前遗产地传承人老龄化问题比较普遍,年轻一代多热衷于打工外出,对于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认同感较低,这大大影响了对它的保护和传承的内生动力,难以实现在保护和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许多民间传统知识、传统手工技艺、节庆民俗、礼仪观念、民间曲艺乐器及山歌等内容多属独门绝技,口传心授,往往因人而存,人绝艺亡。我们在一些具有代表性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地设计了“您认为当前传统农耕文化的传承面临的危机有哪些?”的调查问卷,有75%的调查对象选择了“没人传承,尤其是年青人不愿传承”“学习传统农耕技术难度大、耗时长、收入低”“没有形成规模效应,没有形成产业链”等。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存亡续绝的关键在于培养一代代合格的传承人,很多农民不事农耕的状态,使这一“不可再生资源”的传承主体出现结构性缺失。

(五)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传统农耕文化受到冷落

在现代都市文化的冲击下,传统农耕民俗文化遗产受到冷落、甚至挤压。一些村民在半工半农的职业游离状态下,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导致传承千百年的传统乡村社会的礼仪秩序被打破,有些地方的传统民俗几乎处在断层和失传境地。一些传统农耕民俗保存相对完好的农村,由于地处偏远山区,农户对当地农耕技术、乡规民约和民风民俗有一定的知晓度,但随着劳动力的转移和农户兼业化,近三成的受访者对流传千百年的乡风民俗了解程度较差。譬如,窑洞曾是广布于宁夏中南部山区的主要民居形式,具有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明显的地域特色。然而,随着移民搬迁和砖瓦房的兴起,很多窑洞已被弃置不用,流传千百年的箍窑制作技艺面临被尘封的危机。2013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调研时强调:“农村绝不能成为荒芜的农村、留守的农村、记忆中的故园。”[15]一些传统制作技艺,像贺兰砚制作、原州民间古建筑技艺、二毛皮制作、擀毡等多是靠经验的积累,需要长期的观摩和学习。但是,在追求更高经济利益的驱动下,严重依赖高效的化工技术,对传统技艺制作缺乏应有的耐心,从而难以掌握真正的要领。

(六)规模小、档次低,难以形成产业链优势

相对而言,传承于黄河流域宁夏段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主要存在规模小、层次低等问题,难以形成产业链优势,且有些人文景观和古城遗址分布比较分散。譬如,散落在宁夏各地的古堡子遗址,像原州区的大营城、同心下马关古城、盐池铁柱泉古城、盐池高平堡等遗址,大多遗落在荒草丛生的野滩,虽然当地政府在路道两旁也作了一些醒目的标示,但探寻起来仍有难度。一方面,我们对外的宣传力度不够;另一方面,这些古城遗址周围的基础设施,包括旅游设施都极为薄弱,甚至对古城遗址没有进行像西夏陵那样有必要的简单的复原式修复。另外,传承于黄河流域宁夏段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包括沿途各种景观景点,最大的问题还是过于分散,景点附近也缺乏留得住客人进行休闲观光旅游欣赏所应具备的度假设施。面对这些情况,如何在保护的基础上进行开发利用,就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

三、将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嵌入现代农村社会治理的启示

(一)在政策导向和具体管理上,依据法律法规对传统农耕文化遗產建立有效的保护机制

对于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关键在于政策的实施和法律法规的有效执行。宁夏回族自治区及各市县政府可考虑在已有法律法规的基础上,出台和完善更加符合本地区实际的条例和细则。在宁夏回族自治区政府的努力下,许多重要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及国家、自治区和地级市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有的还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和《国家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但还有很多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散落在落后、偏远、自然条件较差的农村地区。由于不同农耕文化遗产存在的环境不同,对其相应的保护和管理方式也不尽相同。在长期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广大农村居民在资源贫乏的环境下坚持自力更生、不断尝试、适应和创新,积累了丰富的技能知识和经验,为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适应性管理提供了基础。在保护和管理方面,要根据传统农耕文化所涵盖的传统技艺制作技术与经验、传统农耕生产工具、传统农耕种植制度、传统农耕礼仪民俗及农谚俗语等不同内容,采取与之相应的管理方式。

(二)构建现代乡风文明,将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嵌入现代农村治理

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来源于祖祖辈辈的生产生活实践,是传统儒家思想和农耕社会有机耦合的产物。随着城镇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以乡规民约为代表的乡风文明在现代城市文化强劲态势下显得极度式微。在半熟悉、半陌生的乡土社会里,传统伦理道德和行为处事方式被逐渐淡化。传统农耕文化是原始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特定的审美情趣和价值观念,潜移默化地影响和约束着人们的道德意识和生活行为。他不仅是一个地区在历史积淀中形成的农耕文化,而且是一种约定俗成并世代传承的农耕生产制度和乡村行为准则[16]。有学者提出,乡村振兴不仅是物质的振兴,更是精神的振兴。宁夏各族群众在千百年的农业生产实践中,创造了以传统农耕知识技术体系、农业生产系统和传统礼仪民俗等为主要内容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将他们与农村现代化建设和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结合起来,嵌入现代农村社会治理,不仅能凝聚村民情感、丰富乡村精神生活,还有利于塑造乡村社会价值共同体,达成乡村社会善治目标。

(三)重视重农惜农传统,让农民成为体面职业,通过政策导向吸引有知识、有文化、懂科学、会种养的青壮年成为新型职业农民

随着宁夏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出现了很多农民半工半农现象,这使农村留守农业人群呈现出总量相对不足、整体素质偏低、结构不尽合理等问题。进入城镇或工厂务工的农民,既要打工挣钱,还要不误庄稼农时。这种疲于奔命的生活节奏,让很多农民工穿梭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不仅带来了身心疲惫,还背离了农业精耕细作的优良传统。2015年7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吉林调研时强调:“任何时候都不能忽视农业、忘记农民、淡漠农村。”[17]其实,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首要的是劳动力统筹问题,在让一批剩余农村劳动力尽快融入城镇的同时,还要提高农村吸引力,让一部分高素质专职于农业农村发展的劳动力回归土地。2019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回信时强调:“中国现代化离不开农业农村现代化,农业农村现代化关键在科技、在人才。新时代,农村是充满希望的田野,是干事创业的广阔舞台,我国高等农村教育大有可为。希望你们继续以立德树人为根本,以强农兴农为己任,拿出更多科研成果,培养更多知农爱农新型人才,为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确保国家粮食安全、提高亿万农民生活水平和思想道德素质、促进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为打赢脱贫攻坚战、推进乡村全面振兴不断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18]如何以扶持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为载体,培育新型职业农民,应是当前和今后宁夏构建现代生态农业体系的一个主要方向。

(四)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以宁夏特有的文化资源为抓手,构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生态博物馆模式

传统农耕文化遗产既有物质文化遗产的层面,也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表现形式,作为一种传统农业文化的生产、生活方式,在现代社会的强烈冲击下,极易受损消失。对传统农耕文化的保护我们不能像保护城市建筑遗产那样实施封闭式保护,否则只能造成对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破坏和农耕文化遗产地居民的持续贫穷。因此,对于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需要采用一种动态的管理模式以使之在传承发展中被保护和开发利用。“农业文化遗产与一般文化遗产不同,农业文化遗产是一个开放、动态的系统,在保护过程中,既要对传统生产方式、传统物种等遗产资源进行保护,也要让当地经济有所发展,百姓生活有所提高。”[19]对此,我们可以尝试在保护和传承的基础上,融入现代科技元素,以宁夏特有的文化资源为抓手,构建集休闲度假观光旅游于一体的开放型农业生态博物馆,对涉及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建筑物、场所、遗迹、景观,以及传统农耕文化的生存环境给予整体性保护和开发利用。比如,盐池、泾源等地在夜景中添加了灯光元素,夜晚的城镇、景点在灯光的衬托下显得格外绚烂多彩。宁夏具有工程类、特产类、物种类、聚落类和民俗类等在内的资源丰富、价值独特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要选择在农业生产、生活和民间观念和信仰等方面具有代表性与统一性的群体聚居空间构建相对开放的生态博物馆。在有效保护沿途传统农耕文化的基础上,积极规划和建设沿途的住宿、交通等基础设施,使游客在闲庭信步中欣赏宁夏“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观景致。

(五)积极吸纳当地居民尤其是非遗传承人参与其中

传统农耕文化遗产地居民是当地农耕文化的创造者和传承者,要合理吸收他们的意见和建议,使他们在合理利用自然资源的同时,自觉担负起保护、传承和开发利用的责任。有学者认为,生态博物馆必须遵从底层视角与区域经验的原则,“对生活在历史进程中的普通民众的日常生活、风俗习惯等‘民间琐事给予关注和关怀,……使参观者不仅看到一个民族外在的物质形态,而且深入、系统地了解该民族传统的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社会体系等。”[20]宁夏全区传承着形态各异、特色迥异的传统农耕文化遗产,遗产项目传承人,包括生產生活中积累起来的民间传统知识,以及传统手工技艺、民俗节庆、礼仪、民间曲艺乐器及山歌等,无不反映了人们对生活的细心观察和认真回味。对于参观游览者来说,到当地居民的日常生产生活中进行亲身体验,本身就是一种对传统文化遗产的活态展示,更能增强对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亲和力。当然,对宁夏传统农耕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更重要的是要激发和增加文化本身的内生动力,使它在传承中进行创造性转化。在这个过程中要注重传统与现代的对接,使其从现代文化中汲取养料。“在民众的生活世界里,传统与现代只是相对而言的概念,没有绝对意义上对立的传统与现代,传统是过去的现代,现代是传统的延续,又会是将来的传统,仍然在传衍的传统则分明有着现代的色彩,绝非散乱的碎片。”[21]当然,我们也要注重挖掘传统农耕文化自身所蕴含的自我革新元素,使其以一种活态开放的形式从苍茫的历史中来,再走向民众的日常生活,真正实现在传承中永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B/OL].学习强国,2019-09-19.

[2] 习近平论农业农村现代化[NB/OL].学习强国,2019-09-21.

[3] 姚兆余.中国农耕文化的优良传统及其现代价值[J].甘肃社会科学,2008(06).

[4] 陆 玖,译,注.吕氏春秋(下册)[M].北京:中华书局,2018:981-987.

[5] 王 群.明代宁夏镇屯田与农业生态环境变迁[J].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6(03).

[6] 陈育宁.宁夏地区沙漠化的历史演进考略[J].宁夏社会科学,1993(03).

[7] 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B/OL].学习强国,2019-09-19.

[8] 李禄胜.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以宁夏为例[M].北京:经济科学技术出版社,2015:33.

[9] 中共宁夏回族自治区党校,宁夏回族自治区行政学院,宁夏回族自治区统计局.2018~2019宁夏区情手册[M].银川:阳光出版社,2019:62.

[10]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19.

[11]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19.

[12] 习近平在河南主持召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座谈会[NB/OL].学习强国,2019-09-19.

[13] 《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项目组.中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下册)[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7:1022.

[14] 《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编写组.党的十九大报告辅导读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7:49-50.

[15] 丰收节里,重温习近平的“三农”情怀[NB/OL].学习强国,2019-09-23.

[16] 王思明,李 明.中国农业文化遗产名录[M].北京:中国农业科学技术出版社,2016:45.

[17] 习近平总书记的“三农”寄语[NB/OL].学习强国,2019-09-23.

[18] 习近平给全国涉农高校的书记校长和专家代表的回信[NB/OL].学习强国,2019-09-6.

[19] 闵庆文.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J].资源科学,2006(04).

[20] 蔡 琴.论博物馆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的原则[J].中国博物馆,2008(03).

[21] 岳永逸.传统民间文化与新农村建设:以华北梨区为为庙会为例[J].社会,2008(06).

猜你喜欢

黄河流域
黄河流域资源型产业集聚对城市全要素生产率的影响
黄河流域湿地保护与生态修复
黄河流域博物馆联盟成立
论丝绸艺术发展历程
论丝绸艺术发展历程
西区黄河流域入境旅游客源市场结构变化研究
黄河流域县域经济密度测算及空间分异研究
黄河流域档案信息资源云共享平台构建研究
基于生态环境视角下的黄河污染治理创新创意设计应用研究
三十六计之顺手牵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