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盐池湾黑颈鹤繁殖分布格局

2020-03-28色拥军窦志刚杨巨才王煜民达布西力特马志兵王博驰

湿地科学与管理 2020年1期
关键词:黑颈鹤盐池鸟巢

色拥军 窦志刚 杨巨才 王煜民 达布西力特 马志兵 王博驰

(1 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甘肃 酒泉 736399;2 北京林业大学自然保护区学院,北京 100083)

黑颈鹤(Grus nigricollis)是一种生活在高原的大型涉禽,隶属于鹤型目鹤科鹤属,为国家Ⅰ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被IUCN评定为易危。其分布区仅限于青藏高原及周边地区,在青藏高原繁殖,在云贵高原和雅鲁藏布江中游及印度等地越冬(窦亮等, 2013)。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黑颈鹤已知的纬度最高的繁殖地(舒美林, 2017),自2013年以来我们就一直致力于监控盐池湾黑颈鹤的数量,但对黑颈鹤在党河流域的繁殖分布情况一直缺乏了解。开展盐池湾黑颈鹤繁殖分布格局研究对于黑颈鹤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1 研究区概况与研究方法

1.1 研究区概况

甘肃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位于祁连山西段高山地带,青藏高原北缘,地处甘肃省肃北蒙古族自治县东南部 ( 图 1),位于 38°26′~ 39°52′ N、95°21′~ 97°10′ E,东西长约 152 km,保护区总面积136万hm2(宝力德等, 2009)。最高海拔5 493 m,最低海拔2 600 m,气候属高寒干旱荒漠大陆性气候类型。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地形地貌复杂多变,包括高山草原、冰川冻土、高原荒漠、河流湿地等,其中党河湿地是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面积最大的湿地,是黑颈鹤繁衍生息的主要场所。盐池湾保护区的地形地貌复杂,除黑颈鹤外,还有诸如灰鹤(Grus grus)、蓑羽鹤(Grus virgo)等35种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和55种有益或者有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野生动物。

1.2 研究方法

1.2.1 调查方法从2013至今,对盐池湾黑颈鹤的数量进行实时监控。2019年4月20日到2019年5月20日调查党河湿地内牧民的分布情况,并采用观察法对黑颈鹤鸟巢的数量、地理纬度进行了记录。

图1 盐池湾黑颈鹤研究区域Fig.1 The research area of Black-necked Crane in Yanchiwan

图2 2019年春季盐池湾的黑颈鹤鸟巢Fig.2 The nests of Black-necked Crane in Yanchiwan in spring of 2019

图3 黑颈鹤的巢址分布格局Fig.3 The nests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Black-necked Crane

1.2.2 数据分析运用ArcGIS 对黑颈鹤的巢址位置进行标注及数据分析,运用Origin对黑颈鹤相关数据进行做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盐池湾黑颈鹤的繁殖分布

调查盐池湾黑颈鹤鸟巢的地理纬度与党河两岸的牧民人口,共记录黑颈鹤鸟巢35处(图2)和牧民214人。最近邻分析结果显示,黑颈鹤鸟巢在党河流域呈随机分布,大部分的黑颈鹤巢址分布在党河湿地东北侧,共计25处,而在党河湿地西南侧仅有10处。记录的35处黑颈鹤巢址中有25处分布在党河湿地的下游地区,仅有10处分布在党河湿地的上游地区(图3)。党河湿地东北侧的雕尔力吉村牧民共计93人,党河湿地西南侧的乌兰布勒格村有7人,南宁郭勒村114人,共计121。在党河两岸,牧民的数量分布与黑颈鹤的繁殖分布呈明显的负相关(图4)。

图4 牧民数与黑颈鹤数量间的关系Fig.4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quantity of herder and the quantity of Black-necked Crane

在调查中发现,黑颈鹤鸟巢散布在党河湿地周围的各村落中,其中南宁郭勒村1处,乌兰布勒格村4处,雕尔力吉村30处,但仅位于扎丹湾子的7号、8号和10号巢分布在牧民聚居点附近,其它鸟巢都远离聚居点,这体现出了黑颈鹤对人类干扰的回避。

2.2 黑颈鹤巢址选择的趋同性

黑颈鹤的巢址选择具异质性,但在海拔选择上却表现出显著的趋同性,在已记录的35处黑颈鹤鸟巢中,海拔最高为3 212 m,最低为3 068 m,平均海拔为3 112 m,最大差值不超过144 m,共有29处鸟巢分布在海拔3 100~3 140 m,占所有鸟巢的82.9%(图5)。Han等(2017)的黑颈鹤模型预测结果显示,黑颈鹤更加倾向在海拔2 800 m以上的地区繁殖,这与我们的调查结果相吻合。我们推断,海拔很可能是影响黑颈鹤繁殖的主要因素。相比于其他鹤类,影响黑颈鹤繁殖的主要因素显然与其他鸟类不同,大多数鹤类,如白头鹤(Grus monacha),巢址水域面积、水深以及巢址植被覆盖率是影响其繁殖的重要因素(Jiao et al,2014)。在罗布泊洼地等低海拔地区(海拔790 m)也有报导称有黑颈鹤分布,但并没有调查表明黑颈鹤在罗布泊繁殖,在繁殖季节出现在该地的黑颈鹤很有可能是阿尔山和昆仑山的扩张种群,或者是个别迷鸟(马鸣等, 2011)。黑颈鹤主要集中于盐池湾海拔3 100~3 140 m,可能是黑颈鹤对栖息地、食物资源、人类干扰等各种因素的综合选择。

图5 鸟巢的海拔分布Fig.5 The altitude distribution of nests

2.3 黑颈鹤卵的孵化及数量变化

在35处黑颈鹤的巢址中,有34处巢的鹤卵都顺利孵化,仅35号巢的幼鸟被天敌捕食。在秋季的统计中,观察到30只羽翼丰满的幼鹤,在黑颈鹤成年个体数比2018年减少10只的情况下,黑颈鹤幼年个体数却比2018年增长7只,幼鹤数量的增长可能受益于2019年党河湿地的限制放牧。2019年盐池湾黑颈鹤亚成体个体仅40只,较2018年减少了12只,亚成体数量的减少可能是黑颈鹤扩散或者迁徙模式发生改变的结果,并不能说明栖息地环境恶化,尤其对于迁徙距离较远,且寿命较长的物种更是如此。Campioni等(2019)对猛鹱(Calonectris borealis)的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长,猛鹱亚成体个体的迁徙模式会不断调整,在哺乳动物中扩散行为更加明显,而且扩散总是由雄性亚成体个体来完成。Daniel等(2003)对美国弗吉尼亚州黑熊(Ursus americanus)的研究发现,1~2岁的雄性个体有着强烈的外迁倾向。因此,盐池湾黑颈鹤亚成体个体数量减少,归因于其扩散或迁徙模式的改变是较为合理的。从2013年至今,盐池湾黑颈鹤的数量有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尤其以非繁殖个体较为明显。盐池湾自然保护区黑颈鹤种群数量稳定向好(图6)。

图6 盐池湾黑颈鹤的数量变化Fig.6 The population variation of Black-necked Crane in Yanchiwan

3 讨论

党河湿地是甘肃盐池湾自然保护区内集河流湿地、湖泊湿地和高山草甸湿地为一体的综合性湿地(王煜明等, 2011),我们发现共计35处黑颈鹤鸟巢分布在党河湿地,黑颈鹤鸟巢主要集中分布在党河湿地下游,湿地两侧鸟巢数量差异大,原因可能有以下几点。

3.1 人类干扰

党河湿地的草场繁盛,春季很多牧民会在湿地放牧,这时正是黑颈鹤的繁殖季节。黑颈鹤在筑巢期间对牲畜放牧尤为敏感(蒋政权等,2017),牛羊的踩踏会破坏黑颈鹤巢址及卵,家畜动物狗也会给黑颈鹤的繁殖带来严重干扰。2012年窦亮等(2013)在四川若尔盖自然保护区的调查发现,牦牛距黑颈鹤最近的距离2~3 m,并观察到牦牛有顶撞黑颈鹤的行为,在党河湿地也有类似现象。党河湿地的牧民会用铁丝栅栏将自己的草场圈起来,黑颈鹤有可能会卡在栅栏内造成死亡(王煜明等, 2011)。党河湿地西南侧牧民数量比东北侧多,黑颈鹤在西南侧筑巢将会受到更多的干扰,所以大部分的黑颈鹤巢址分布于党河湿地东北侧。放牧对其它鹤科动物的繁殖也有明显影响,蒙古国乌尔兹河流域繁殖的白枕鹤(Grus vipio)也会选择在放牧强度较低的地方筑巢,并且在没有牲畜干扰的白枕鹤繁殖成功率更高(Bradter et al, 2005)。另外,党河湿地南侧有一条和党河并行的公路,汽车的噪音可能会影响到黑颈鹤的繁殖,所以黑颈鹤大多将鸟巢搭建在距离公路较远的党河湿地东北侧。

3.2 地形地貌

繁殖期间的黑颈鹤对栖息地的选择、分布与食物的丰富程度有很大的关系(邝粉良等, 2010)。党河下游的湿地面积广阔,北侧山麓交错,这给黑颈鹤的繁殖提供了天然的庇护所。党河流域水生动物资源匮乏,党河湿地下游更加宽广的水体可能给黑颈鹤提供更加丰富的食物来源,所以大部分黑颈鹤鸟巢分布在党河湿地下游以北的广阔区域。

3.3 种内竞争和物种适应性

黑颈鹤到达繁殖地的时间有差异(窦亮等,2013),最先到达的黑颈鹤先占据党河东北侧最好的栖息地,随着黑颈鹤繁殖数量的不断增加,激烈的种内竞争使得党河东北侧的栖息地无法再容纳更多的黑颈鹤,因此,10对黑颈鹤个体选择在党河湿地的西南侧繁殖。以往的研究表明,鹤类尤其是丹顶鹤对火烧地较为敏感(吴长申等, 1999),丹顶鹤筑巢于火烧地,说明丹顶鹤繁殖具有一定的适应性(邹红菲等, 2003),能够适应突然改变的环境。繁殖于党河湿地西南侧的10对黑颈鹤个体也可能适应了干扰较为严重的环境。

4 黑颈鹤保护建议

(1)减少放牧干扰。在盐池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狗、牲畜和人是黑颈鹤最大的干扰因素(Zhang et al, 2017),牛羊会踩踏黑颈鹤的巢址及卵,牧民家散养的狗和野狗会偷食湿地内的鹤卵和幼鹤(Farrington et al, 2013),因此限制牧民的放牧活动就显得尤为重要。在黑颈鹤筑巢及孵化期间,限制牧民放牧的范围和时间,在核心区严禁放牧。调节好牧场的季节性利用(窦亮等, 2013),对牧民在湿地内随意设立栅栏的行为也应予以限制。

(2)减少噪声干扰。杜绝湿地周围的施工活动,同时也不允许车辆在黑颈鹤筑巢期靠近岸边(Wu et al, 2009),以防止噪音对黑颈鹤的繁殖产生干扰。

猜你喜欢

黑颈鹤盐池鸟巢
鸟巢
归来吧!精灵(连载六)
归来吧!精灵(连载四)
映像畜牧业
神奇的黑颈鹤
重回鸟巢
鸟巢大作战
西夏《天盛律令》里的“盐池”初探
调色盘
盐池美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