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补气助阳汤对变应性鼻炎患者的炎症状况及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分析

2020-03-26

关键词:变应性补气鼻炎

李 倩

(四川省骨科医院制剂室,成都 610041)

变应性鼻炎又叫过敏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黏膜非感染性疾病,其发病机制复杂,传统观点认为该病的发生与Th1/Th2免疫反应失衡机制有关,新的研究发现其与Treg、Th17也密切相关[1]。西药治疗能一定程度上缓解症状,延缓疾病进程,但难治愈、易复发。变应性鼻炎属中医“鼻鼽”范畴,因肺气不宣、脏腑虚损、鼻窍不利等而发病,补气助阳汤有温肾壮阳补虚,健脾益气通窍之功效,治疗该病有较好的效果[2,3]。为了探讨补气助阳汤对变应性鼻炎的应用效果,分析其对患者炎症状况及Treg/Th17细胞平衡的影响,本文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开展研究,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 2018年1月~12月在我院接诊的80例变应性鼻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的相关标准[4];②变应原皮肤点刺试验阳性;③临床资料齐全者;④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且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①伴鼻炎、鼻窦炎、哮喘及阿司匹林耐受不良者;②最近1个月内接受糖皮质激素、抗生素及免疫治疗者;③孕妇和哺乳期妇女。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将患者分为两组,每组40例。观察组患者包括男23例,女17例,年龄18~50岁,平均(34.26±6.14)岁,病程1~7年,平均(3.92±1.79)年;对照组患者包括男21例,女19例,年龄18~52岁,平均(35.00±6.59)岁,病程1~7年,平均(4.05±2.01)年。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补气助阳汤治疗。补气助阳汤方剂为:黄芪30g、当归10g、白术20g、茯苓15g、附子10g、白芷 15g、防风10g、细辛3g、炙麻黄10g以及炙甘草6g。上述诸药加250mL清水煎服,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内服。

对照组采用常规西药治疗。患者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广东彼迪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103387,10mg*6片*1板/盒)治疗,1片/次,1次/d。两组均连续治疗14d。

1.3 观察指标①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评价标准[5]为:显效:症状改善,中医证候积分减少>66%;有效:症状缓解,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5%~66%;无效:症状无缓解,或加重,中医证候积分减少<25%。中医证候积分计分标准[5,6]为:主证(发作性鼻痒、喷嚏连作;清涕量多或黏稠涕;鼻塞、鼻黏膜偏红、肿胀、鼻甲肿大)和次证(发热、烦热;咽干、口干,咽痒、咳嗽,眼痒;嗅觉异常;鼻出血)按照症状的正常、轻度、中度、重度依次记为0分、2分、4分、6分。

②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患者的IL-2、IL-4、IL-5、IL-10水平。

③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Treg/Th17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因子表达。Treg/Th17细胞百分比使用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包括Th17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Treg/Th17细胞因子表达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检测,包括白细胞介素-17(IL-17)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

④比较两组的不良反应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 16.0进行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炎症因子水平的比较治疗前,两组的IL-2、IL-4、IL-5和IL-10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IL-2和IL-10均高于治疗前,IL-4和IL-5均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IL-2和IL-10均高于对照组,IL-4和IL-5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Treg/Th17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因子表达的比较治疗前,两组的Th17、TNF-α、IL-17和TGF-β1水平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Th17和IL-17均低于治疗前,TNF-α和TGF-β1均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的Th17和IL-17均低于对照组,TNF-α和TGF-β1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1 两组临床疗效的比较[n(%)]

表2 两组治疗前后的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Treg/Th17细胞百分比和细胞因子表达的比较

2.4 两组不良反应情况的比较观察组发生不良反应3例(7.5%),其中头晕、嗜睡、舌下肿胀各1例(2.5%);对照组发生不良反应4例(10.0%),其中头晕、口腔干燥、嗜睡分别为1例(2.5%)、2例(5.0%)、1例(2.5%)。两组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变应性鼻炎病程长、易复发,且近年来的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目前西医治疗该病的方法通常是采用抗组胺、类固醇类及抗胆碱类药物治疗,可延缓疾病进程,但难治愈、易复发,且易产生药物依赖性。中医认为,变应性鼻炎多与肺肾相关,因肺气虚寒、脾气虚弱以及肾阳不足致病灶上犯鼻腔,治疗该病应以温肾助阳补虚、健脾益气通窍为主,辅以清热宣肺,则可有效改善患者鼻炎症状[7,8]。

在本研究中,采用补气助阳汤治疗的有效率为90.0%,显著高于西药治疗(72.5%),表明补气助阳汤在提高临床疗效,改善鼻炎症状方面有明显优势。补气助阳汤方中黄芪性温,具有补气升阳、益气固表之功效;附子辛热能够温壮肾阳;白术可健脾益气、燥湿利水;当归善活血化瘀、益气补血;细辛、麻黄、白芷、桔梗可温肺祛风、散邪通窍;甘草则可调和诸药[9~10]。诸药共用,可益气温阳、祛风邪、清湿热、通鼻窍。

本研究显示,相较于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采用补气助阳汤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炎症因子均有明显改善,表明补气助阳汤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Th1/Th2细胞比例失衡是引起变应性鼻炎的因素之一,其中IL-2可促进T淋巴细胞和NK细胞的增殖,刺激B细胞合成抗体;IL-4 能刺激B细胞分泌IgE,IL-5则可使嗜酸性粒细胞增殖趋化,两者协同发挥作用。IL-10能抑制TIgE,促进IgG4的产生,抑制过敏反应[11]。此结果表明补气助阳汤的成分有不同程度的抗炎和抗病毒作用,能收缩小平滑肌,保护黏膜,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

本研究还显示,采用补气助阳汤治疗的患者治疗后的Th17、TNF-α、IL-17和TGF-β1均明显优于常规西药治疗的患者,表明补气助阳汤可调节Treg/Th17细胞的平衡状态。Treg可有效抑制T细胞增殖,具有免疫抑制作用,通过抑制APC激活,加速效应性T细胞凋亡[12]。Th17是一种独特的Th细胞亚群,主要分泌IL-17,具有促进炎性反应的生物学功能,在变应性鼻炎患者血清中升高,能调节IL-5来调控该病的发生与发展。TGF-β1在Th17细胞分化和Treg功能发挥中起着关键性作用,是调节和稳定Treg/Th17的重要细胞因子[13]。维持Treg/Th17免疫细胞平衡对于稳定内环境,改善鼻炎症状等具有重要意义。本结果显示,提示补气助阳汤可有效维持患者的Treg/Th17细胞平衡,现代药理观点认为,黄芪中的多糖可抑制炎症反应,减少炎症细胞浸润;白术可调节 T 细胞亚群,增强细胞免疫;防风能抑制炎症反应及迟发型变态反应,甘草中所含甘草素可抑制乙酰胆碱等过敏物质释放,影响免疫调节介质,从而发挥抗炎、抗过敏作用[14,15]。

综上所述,补气助阳汤治疗变应性鼻炎疗效较好,可改善患者的炎症状况,维持Treg/Th17细胞平衡,可在临床上推广。

猜你喜欢

变应性补气鼻炎
“补气之王”黄芪,你吃对了吗?
生物制剂治疗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菌病的研究进展
夏季养生 重在补气
脑梗死合并变应性支气管肺曲霉病行呼吸康复的探讨
万物复苏话过敏性鼻炎
过敏性鼻炎的治疗方法
补气补阴就吃黄精炖瘦肉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误诊变应性鼻炎一例
长蛇灸联合四逆汤加减治疗过敏性鼻炎验案1则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变应性鼻炎临床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