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常规、铁代谢检查在不同类型妊娠期贫血孕产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分析

2020-03-26赵晓宁胡玉芳

关键词:性贫血孕产妇血常规

赵晓宁,胡玉芳

(中国科学院大学附属北京怀柔医院妇产科,北京 101400)

贫血(anemia)[1]指全身循环红细胞数量减少,在临床上表现为外周血单位容积中血红蛋白量、红细胞数量和血细胞比容第一参考区间下限的临床征象。诊断依据通常以单位容积血红蛋白(hemoglobin,Hb)水平第一参考区间下限为标准。妊娠期贫血属于妊娠期常见并发症,其发生主要与孕妇消化吸收功能减弱、机体消耗大有关,一旦发生贫血,孕妇机体抵抗能力往往会出现下降,对分娩较为不利,还会对宫内胎儿的生长发育造成不良影响,因此,临床上应对妊娠期贫血进行及时的诊断和积极的防治[2-3]。血常规检验是筛查妊娠期贫血的主要方法,血清铁(SI)是妊娠期贫血早期诊断的金标准,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能够有效反应缺铁的程度[4-5]。但是目前血常规、铁代谢检查在不同类型妊娠期贫血孕产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尚未见报道。故本文,选择2017年1月~2018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妊娠期贫血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旨在探究血常规、铁代谢检查在不同类型妊娠期贫血孕产妇鉴别诊断中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7年1月~2019年2月在我院就诊的98例妊娠期贫血孕产妇作为观察组,之后根据其贫血类型的不同,又将其分为大细胞贫血(52例)及小细胞贫血组(46例)。选择同时期在我院就诊的45例健康孕产妇作为对照组。纳入标准:①符合“《妊娠期铁缺乏和缺铁性贫血诊治指南》”中妊娠期贫血相关标准[5];②非恶性肿瘤及血液病患者;③符合医学伦理学相关标准;④征得患者本人及家属的同意。排除标准:①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②严重的心、肾等部位疾病患者;③不积极的配合本次治疗的患者。对照组45例,年龄21~38岁;体重48~80kg;体质指数18.97~23.96 kg/m2;分娩次数1~3次。大细胞贫血52例,年龄20~38岁;体重49~80kg;体质指数18.77~23.93 kg/m2;分娩次数1~3次。小细胞贫血46例,年龄21~37岁;体重48~78kg;体质指数18.65~23.46 kg/m2;分娩次数1~3次。三组患者在年龄等方面无显著差异(P>0.05),可以进行比较,详见表1。

组别 年龄(岁) 体重(kg)体质指数(kg/m2)分娩次数(次)对照组(n=45) 27.99±2.1356.89±3.67 19.31±0.87 1.56±0.39大细胞贫血组(n=52)28.32±2.3257.72±3.78 19.56±0.67 1.67±0.78小细胞贫血组(n=46)28.56±1.9858.01±2.67 19.59±0.43 1.61±0.54

1.2 方法血常规检查:使用EDTA-K2抗凝的真空采血管,静脉采血2 毫升,使用五分类血球计数仪(深圳迈瑞公司生产,型号BC5600);试剂:M-5D稀释液(深圳迈瑞公司生产);质控血清:全血质控品(深圳迈瑞公司生产)。室温2小时内完成检测。质控:每次检测前均用全血质控品作室内质控,全部在控。

铁代谢检查:采集患者静脉血5mL,利用免疫比浊法,使用sTfR测定试剂盒(生产厂家:上海泽叶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患者的sTfR水平;利用比色法,使用SI测定试剂盒(生产厂家:上海江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检测SI水平。利用电发光法,使用ADVIA CENTAUR XP全自动化学发光分析仪(生产厂家:德国西门子公司)检测SF水平。

1.3 观察指标①不同妊娠期贫血孕妇孕周。②血常规指标:主要包括Hb、RB、MCV及MCH,一般认为(Hb)< 100 g/L,可判断为贫血[6]。根据 Hb、MCV将其分为小细胞性贫血(Hb<115 g/L、MCV<82.6 fl)、大细胞性贫血(Hb<115 g/L、MCV>99.1 fl)。③SI、STfR及SF等铁代谢指标。SI<7 umol/L和sTfR>2.3 mg/L,即为妊娠期缺铁性贫血。④血常规及铁代谢检查对于诊断不同妊娠期贫血敏感性、准确性及特异性。

1.4 统计学分析选择SPSS 18.0软件进行数据的统计于分析,计量的数据采用mean±SD来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进行,计数的资料采用[n(%)]来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进行,等级资料的比较采用秩和检验进行,当P<0.05时,则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不同妊娠期贫血孕妇怀孕周分布分析小细胞贫血发生的孕周显著的早于大细胞贫血(P<0.05);大细胞贫血主要发生在孕晚期,而小细胞细胞贫血主要发生在孕早中期(P<0.05),详见表2。

表2 不同妊娠期贫血孕妇怀孕周分布分析[n(%)]

2.2 大、小细胞贫血与健康孕妇血常规指标比较两种贫血孕妇Hb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RBC与对照组无统计学差异(P>0.05);小细胞贫血孕妇MCV、MCH含量明显低于对照组,大细胞贫血孕妇MCV、MCH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小细胞组妇MCV、MCH含量明显低于大细胞组,详见表3。

表3 大、小细胞贫血与健康孕妇血常规指标比较

2.3 大、小细胞贫血与健康孕妇铁代谢指标比较

大、小细胞贫血孕妇SI、及SF水平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STfR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且小细胞贫血组SI、及SF水平显著低于大细胞孕妇,详见表4。

表4 大、小细胞贫血与健康孕妇铁代谢指标比较

2.4 血常规及铁代谢检查对于诊断不同妊娠期贫血的意义血常规和铁代谢联合检查诊断不同妊娠期贫血的效果显著优于二者单独检查(P<0.05),详见表5。

表5 血常规及铁代谢检查对于诊断不同妊娠期贫血的意义[n(%)]

3 讨论

贫血是妊娠期常见的一种疾病,时一种高危的妊娠因素,据统计,约有 50% 的孕妇在妊娠期会出现贫血反应,妊娠期贫血发生后,孕妇的机体抵抗能力往往会出现减弱,其分娩时风险增高,容易导致难产、产后出血等情况的发生,此外,对胎儿生长发育造成严重影响,,因此,临床上应对妊娠期贫血予以早期的诊断和积极的防治怕[7-8]。目前,临床上诊断妊娠期贫血主要是通过对血红蛋白、血红细胞体积等指标进行检测,来判断机体是否出现贫血[9]。此外,铁代谢也逐渐在妊娠期贫血的诊断中得到广广泛应用,但是二者在不同妊娠期贫血中的诊断价值尚不明确。

研究显示,妊娠期贫血主要分为大细胞贫血和小细胞贫血,本研究显示,小细胞贫血孕周显著早于大细胞贫血,此外,小细胞贫血主要发生在妊娠期的早中期,而大细胞贫血主要发生在妊娠期的晚期。

血常规检查是常见的一种临床医学检查与检验的手段是,可通过MCV对妊娠期贫血类型进行有效划分[10-11]。本研究显示,两种贫血孕妇的hB均明显低于健康孕妇,而在MCV、MCH含量方面,大、小细胞性贫血孕妇明显低于健康孕妇,且小细胞孕妇明显低于大细胞孕妇,故临床对妊娠期孕妇进行血常规检验时,可根据孕妇的MCV、MCH含量变化情况,对其是否为小细胞性贫血或大细胞性贫血进行准确判断。本次研究中,小细胞性贫血孕妇和大细胞性贫血孕妇的RBC与健康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这主要是因为孕早期、孕中期孕妇因妊娠反应而出现食量减少情况,铁摄入量减少,机体对铁的需求增多,容易出现缺铁性贫血,而缺铁主要是对血红蛋白合成造成干扰,对红细胞分裂增殖并不会产生明显的影响[12-13]。

此外,铁代谢检测也是妊娠期贫血诊断的主要指标,本研究显示大、小细胞贫血孕妇SI、STfR及SF水平显著低于健康孕妇,且小细胞贫血孕妇SI、SF孕妇水平显著低于大细胞贫血。分析原因:大小细胞贫血孕妇,由于孕妇在妊娠过程中对于铁的需求量增多,但是孕产摄入量较少,铁代谢减弱,造成缺铁性贫血的出现[14-15]。提示,在临床上,只是通过血常规诊断妊娠期孕产妇贫血是不够的,还需进行铁代谢检测。

通过对单独的血常规、铁代谢及二者联合检测在诊断不同类型妊娠期贫血的准确性、敏感性及特异性分析,我们发现,血常规联合铁代谢检测具有较好的诊断不同类型妊娠期贫血的临床价值。

综上所述,妊娠期贫血的类型主要有大小细胞贫血,此外也会出现缺铁性贫血,血常规联合铁代谢检测具有较好的诊断不同类型妊娠期贫血的临床价值,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猜你喜欢

性贫血孕产妇血常规
儿童门诊中婴幼儿营养性贫血治疗方法及效果
血清甲状旁腺激素检验在评估慢性肾病肾性贫血中的应用
孕产妇分娩准备的研究进展
血常规检验中常见误差原因及解决策略
血常规解读
孕产妇健康教育问题分析及建议
血清肿瘤标志物联合血常规指标检测在原发性肝癌诊断中的应用观察
肾性贫血治疗的研究进展
血常规检验前的准备工作
湖南省长沙市危重孕产妇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