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茵山莲颗粒对急性胰腺炎患者外周血MDA、SOD及IL-2、TNF-α水平的影响

2020-03-26周翔宇

关键词:内毒素氧化应激炎症

陈 俊,周翔宇,杨 辉

(西南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泸州 646000)

急性胰腺炎(AP)主要为各类病因导致胰酶激活,诱发以胰腺局部炎症为标志特征的一种急腹症。AP属于腹部外科主要危重急症,当前尚未明确其具体发病机制,病情发展快,具有较高复杂性,可严重影响机体重要器官功能,甚至出现猝死现象,病死率高。相关报道显示,在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升与饮食习惯日益转变的背景下,AP发病率越来越高,并且女性发病风险高于男性[1]。AP患者临床表现主要包括炎症反应与氧化应激反应,免疫功能下降,胰腺外组织受损。西医一般对AP患者实施化学药物疗法,临床疗效不尽人意。而中医辨证论治则能有效改善AP各种症状,优化患者生存质量[2]。茵山莲颗粒可产生止痛泻火、清热解毒以及利尿消肿等治疗效果。本文将84例AP病例纳为研究对象,观察茵山莲颗粒对AP患者的疗效,同时分析其对外周血MDA、SOD、IL-2、TNF-α水平产生的影响,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资料以本院2016年2月~2017年3月期间所收治84例AP病例作为研究对象,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分2组。对照组男14例,女28例,年龄21~64岁,平均(40.57±5.18)岁,入院接受治疗前发病时间为5~11h,平均(8.14±1.23)h,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量表(APACHE II)评分(38.53±4.65)分,病因:29例胆源性,8例高脂血症性,4例酒精性,1例特发性;研究组男16例,女26例,年龄23~5岁,平均(40.86±5.27)岁,入院接受治疗前发病时间为7~13h,平均(8.25±1.20)h,APACHE II评分(38.47±4.63)分,病因:26例胆源性,9例高脂血症性,6例酒精性,0例特发性。2组年龄、性别构成、发病时间、病情及病因等基线资料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诊断标准与《中国急性胰腺炎诊治指南》[3]有关诊断标准相符,且经影像学检查AP得到确诊。

1.3 纳入标准①胰腺炎处于急性期;②对研究所予以的药物没有过敏史;③通过伦理委员会方面的审批;④对本次研究知情,自愿入组,签署知情书;⑤依从性好,积极配合治疗。

1.4 排除标准①伴随免疫性疾病、糖尿病、消化病以及肿瘤等;②处于哺乳期及孕妇;③有肝肾功能障碍或者严重感染疾病;④存在研究相关药物过敏史或本身为过敏体质;⑤入组前接受其他干扰茵山莲颗粒疗效的药物;⑥认知障碍及精神类疾病,无法配合完成治疗者。

1.5 方法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对患者早期禁食,降低胃肠压,并且纠正酸碱、水与血液电解质平衡;予以吸氧辅助治疗,监测患者心肺肝肾功能,并依据监测结果采取支持措施;给予营养支持,并实施抑酸药物、止痛药与生长素抑制剂等基本疗法,连续治疗8周。

研究组基于以上常规治疗加用茵山莲颗粒(国药准字号:Z20053711,生产厂家:四川国康药业有限公司),每次冲服3袋,且每日2次,1疗程为连续用药8周。

1.6 疗效标准[4]治愈:患者症状与体征全部消失,并且血清淀粉酶水平正常;有效:患者症状与体征得到改善,且血清淀粉酶水平降低或存在降低趋势;无效:患者症状与体征无变化或有恶化倾向,血清淀粉酶水平未降低。

1.7 观察指标观察患者症状缓解时间(主要包括腹痛、腹胀等)、APACHE II评分变化、丙二醛(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白介素2(IL-2)、肿瘤坏死因子(TNF-α)水平、白细胞计数(WBC)、内毒素水平。其中APACHE II评分包含慢性健康状况、急性生理学评分(APS)以及年龄评分三项,评分范围0~71分,病情严重者评分较高。

以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对患者外周血MDA、SOD进行测定;以化学发光法对IL-2、TNF-α进行测定;采用血液分析仪检测获得WBC;以半定量凝胶法测定内毒素水平[5]。

1.8 统计学分析采取SPSS 19.0软件分析并处理各指标数据,mean±SD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表示计数资料,用χ2检验。P<0.05表明比较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2组疗效比较见表1。研究组疗效总有效率为90.48%,高于对照组73.81%(P<0.05)。

表1 2组疗效比较[例(%)]

2.2 2组症状缓解时间、APACHE II评分比较见表2。研究组腹痛、腹胀缓解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且治疗后研究组APACHE I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2 2组症状缓解时间比较

2.3 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见表3。治疗前,2组外周血MDA、SOD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OD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2.4 2组治疗前后WBC、内毒素水平比较见表4。治疗前,2组WBC、内毒素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WBC与内毒素水平均明显降低(P<0.05),且研究组WBC、内毒素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3 2组治疗前后氧化应激指标比较

表4 2组治疗前后WBC、内毒素水平比较

2.5 2组治疗前后IL-2、TNF-α比较见表5。治疗前,2组外周血IL-2、TNF-α水平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2组IL-2均明显升高,TNF-α明显降低(P<0.05),研究组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且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

表5 2组治疗前后IL-2、TNF-α比较

2.6 2组不良反应情况2组治疗期间均未产生皮疹、腹泻或者恶心呕吐等用药不良反应。

3 讨论

AP起病隐匿,并且病情复杂多变,临床常见病因为酒精中毒或者胆道疾病。腹痛为AP患者首发症状,一般呈绞痛样与刀割样,疼痛持续,并有阵发性加剧特点,弯腰抱膝位能够缓解疼痛[6-7]。大部分AP患者起病就产生恶心或者呕吐症状,有的甚至产生麻痹性肠梗阻,伴随中度以上发热,属于休克死亡常见诱因。有报道显示,AP发病率位居急腹症3~5位,且其病死率已经高达30%~50%,患者极易出现严重并发症,故需予以高度重视[8-9]。

中医认为,AP属“厥心病”、“脾心病”等范畴,并且急性期患者有里实内热证,应遵循清热泄下治则[10-11]。茵山莲颗粒所用君药为茵陈与半枝莲,配以臣药栀子以及五味子,引用甘草为佐药,并以板蓝根为使药,诸药混合加工为中成药制剂。其中茵陈具有保肝利胆以及清热除湿作用;半枝莲可产生散瘀止血、清热解毒、缓解疼痛、利尿消肿治疗效果;栀子具有清热利湿、凉血解毒以及泻火除烦作用;五味子可发挥益气生津功效,并且可补肾养心;板蓝根可以清热解毒;甘草则具有缓急解毒以及补脾益气作用。诸药合用可产生止痛、清热解毒、降火消肿等疗效,临床一般用于治疗胰腺炎或者胆囊炎等疾病。

MDA为体内自然生成物质,主要由氧自由基触发机体细胞膜表面多不饱和脂肪酸出现脂质过氧化反应而产生,为氧化应激主要标志物[12-14]。MDA可加重膜损伤程度,故MDA浓度越高,血液氧自由基水平亦随之升高,导致机体组织损伤更加严重。SOD属于消除氧自由基及避免氧自由基引起机体损伤关键指标[15]。白细胞亦有免疫细胞之称,具有吞噬细菌以及预防疾病作用,机体出现炎症能促使白细胞总数增加,因而其可作为炎症变化主要辅助诊断指标之一。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MDA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且SOD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与以上描述一致。说明茵山莲颗粒可有效改善AP患者氧化应激反应状态,缓解机体组织损伤。

内毒素可对机体中性粒细胞以及巨噬细胞等产生作用,提高TNF-α、白细胞介素1(IL-1)与白细胞介素6(IL-1)等炎症因子水平,加重炎症反应。若抗原或者有丝分裂原等对Thl细胞产生刺激,其就会分泌IL-2,促进细胞毒性细胞快速增殖,其于免疫调节中发挥着重要作用[16-17]。急性炎症的出现可引起IL-2水平降低,因为炎症期机体免疫功能下降,Thl细胞明显减少,降低IL-2合成量,同时IL-2受体受到炎症反应刺激时,其含量升高,导致IL-2大量被消耗。TNF-α合成一般依赖活化单核以及巨噬细胞,属于重要炎症介质,可发挥主导炎症因子功能,TNF-α能够提高血管通透性,增加靶细胞对各类细胞因子敏感性,加重炎症反应[18-19]。本组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WBC、内毒素、TNF-α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而IL-2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与邢奋等[20]研究结论一致。说明对AP患者予以茵山莲颗粒进行治疗,可显著改善炎症反应,促进其康复。

综上所述,对AP患者采用茵山莲颗粒进行治疗,能显著改善氧化应激反应,降低炎症因子水平,减轻机体炎症,促进临床症状的缓解,且不会引发严重不良反应,能稳定并且控制病情,疗效确切,值得推广。

猜你喜欢

内毒素氧化应激炎症
灯盏花乙素抗氧化应激机制在防治心脑血管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环状RNA与氧化应激互作机制的研究进展
锻炼肌肉或有助于抵抗慢性炎症
脯氨酰顺反异构酶Pin 1和免疫炎症
《感染、炎症、修复》杂志版权转让约定
欢迎订阅《感染、炎症、修复》杂志
内毒素对规模化猪场仔猪腹泻的危害
间甲酚细菌内毒素检查法研究
消退素E1对内毒素血症心肌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基于炎症-氧化应激角度探讨中药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干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