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发性骨髓瘤伴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临床特点分析

2020-03-24郑楠

健康之友 2020年1期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

郑楠

【摘要】目的:观察多发性骨髓瘤患者伴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点及探究其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02至2019.03收治的80例多发性骨髓瘤患者的临床资料,观察MM患者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的临床表现及探讨发病机制。结果:MM伴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的发病率为47.5%。其中老年(年龄>50岁)、分期为Ⅱ、Ⅲ期及应用长春新碱、硼替佐米、沙利度胺药物的MM患者更易发生胃肠功能紊乱及神经系统损害,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合并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发病率较高,发病机制也较复杂,临床应给予重视及深入分析。

【关键词】多发性骨髓瘤;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临床表现

【中图分类号】R473,7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8714(2020)01-0289-02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血液科自2011年2月-2019年3月收治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80例,其中男性39例,女性41例,年龄35~78岁,平均52岁。临床分期:Ⅰ期19例,Ⅱ期30例(其中Ⅱ期A18例、Ⅱ期B12例),Ⅲ期31例(其中Ⅲ期A19例、Ⅲ期B12例)。38例中先后出現胃肠功能紊乱或神经系统损害,其中男性20例,女性18例,年龄41~78岁,平均51岁。

1.2研究方法

对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包括年龄、临床分期、血常规、肝肾功、血免疫球蛋白、血轻链、血清蛋白电泳、尿常规、尿轻链、脑脊液等

1.3统计学分析

应用统计学软件SPSS13.0进行数据分析。测定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x±s)表示,对计数资料采用Pearson拟合优度X2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差异。

2结果

MM患者伴有胃肠功能紊乱、神经系统损害发生率为47.5%(38/80)。表现:腹泻12例,便秘15例,肢体麻木无力18例,恶心、呕吐5例,言语不清4例,精神障碍1例,颈强直2例,认知功能障碍2例,带状疱疹1例,脑梗塞6例,脑动脉硬化症3例,脑浸润1例。

2.1与发病年龄分析

患者分为<50岁和>50岁。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9.82,P<0.05),见表1。

表1

2.2与临床分期

结果显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7.67,P<0.05)。见表2。

表2

2.3与贫血关系分析

结果显示:在贫血程度无明显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CP>0.05)。见表3。

表3

2.4与肾衰竭因素分析

结果显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2=3.36,P>0.05)。见表4。

表4

2.5与应用药物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5。

表5

3讨论

多发性骨髓瘤在造血系统肿瘤中发病率大约占10%疼痛及病理性骨折使患者被迫卧床,高龄患者消化性疾病、神经系统损害相对发生率也会增高。化疗药物也可引起腹胀、便秘及末梢神经炎等症状或使症状加重。硼替佐米引起神经病变的机制是与线粒体凋亡通路激活导致线粒体及内质网损伤,阻断神经生长因子介导的神经元存活信号的转导,沙利度胺可引起轴突长度依赖性神经病变,改善亦需很长时间。

其中神经病变的主要临床表现及发病机制如下:脊髓损害:表现为神经根性疼痛或受损平面以下的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压迫脊髓也可导致截瘫,发生率约为10%。脑症状可出现压迫症状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偏盲、失语,颅内高压和脑局部受损病症,癫痫发作、精神障碍估计与尿毒症、高黏血症等因素有关,可有血管病变。周围神经病变:表现为双侧脚趾和或手指的刺痛、麻木、感觉障碍和或肢体末端疼痛、肌肉萎缩,腱反射消失等。POEMS综合征机制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似乎具有重要作用。

50岁以上、分期为Ⅱ、Ⅲ期、出现不明原因的胃肠功能紊乱、神经损害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应尽早发现,预防并发症的进展及恶化。及时完善髓细胞学检查、球蛋白测定、骨胳X线或ECT、血清免疫球蛋白电泳等,以尽快确诊是否MM,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猜你喜欢

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表现
自拟补肾化瘀方联合PD化疗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疗效观察
沙利度胺、雷那度胺、硼替佐米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预后因素分析
低剂量沙利度胺联合常规化疗治疗多发性骨髓瘤临床观察
环磷酰胺联合 VAD方案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评估
DCEP方案治疗复发或难治老年多发性骨髓瘤疗效观察
大肠埃希菌肠道外感染及其治疗的研究近况
脊柱淋巴瘤的CT及MRI表现
成团泛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
克雷伯菌感染及其诊治的研究近况术
三氧化二砷联合来那度胺和地塞米松治疗复发难治多发性骨髓瘤的临床分析